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材只是传达学习信息的一个载体和范本,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可以进行课程的再选择、设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下面是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带领学生“玩”出的一些做法和实践感想。  相似文献   

2.
孙圣福 《贵州教育》2010,(19):37-38
一、领先一步,轻身上阵 对于兼职教师来说,理解和把握教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要大胆借用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参考书中的优秀课例,把它们作为美术教学的“拐杖”。在这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素养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符合自身优势的教案,从而实现自己的教学预设。  相似文献   

3.
现在,教育界流传着一种“教无定法”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本意是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学生情况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说法反映了教学中因材施教的规律,说明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改进,鼓励教师大胆地进行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但是,如果认识不全面“教无定法”也会成为某些教师教学随意性的托词。因此,有必要对“教无定法”这一提法从内涵和外延上进行严格的匡定。在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的一个本质特征,应该是遵循教学规律。具体讲,就是要符合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接受科学知识的规律。凡是成功的教学成果,无一不…  相似文献   

4.
从教20余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必须把一份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既像“严父”又似“慈母”,而最重要的是要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心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班级教育氛围,使教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相似文献   

5.
一次“随而不随”的“随机写作活动”启迪我们:作文教学需要“动情”,需要我们在写作设计、指导讲评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需要“入境”,创设有助学生深度理解、符合文本与生活逻辑的有效情境;需要“双向”,既离不开教师对写作训练题目、过程设计等的斟酌,尽可能调动学生胃口,还要注重师生双向的情感与思维互动,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生活的真实情境和真切体验,真正形成属于自我的“随性写作”。  相似文献   

6.
教育性。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是为了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而设计的。因此,课件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要有利于学习者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并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如高中生物“精子的形成”一节,课件应通过动画演示,突破“精子的形成过程”这一看不清、摸不着的难点。初中物理“连通器——船闸”一节的课件,应使学生直观了解“船如何从上游——下游、从下游——上游”这一重点。   科学性。课件设计要能准确表达教学内容、符合逻辑、符合科学原理与客观规律,不允许出…  相似文献   

7.
我在教学复习课“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对称轴的理解,在练习时就这样设计: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有关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看了题目后,学生非常高兴,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不可能难住他们。在学生依次到黑板上画出了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的对称轴后,最后一个该画圆的对称轴了。看看他们一个个前俯后仰的兴奋劲儿,真想“治治”他们。班上的“小调皮”更不得了了,简直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了?于是我就喊他到黑板上画圆的对称轴,这下他更高兴了,边向我做鬼脸边跑上前来。为了“挫挫”他的…  相似文献   

8.
朱桂红 《教书育人》2014,(10):74-74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有“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幸福负责”的理念,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信心、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成功。因此,我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探索出“讲、范、细、情”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落实,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场”,让每一个走进这个“场”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个“场”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行为更加文明。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成人教育模块化自选课程的必要性 教育同其他产业一样,必须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心理与需要。成人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培养的大都是现实市场的劳动者,因此,必须考虑到教育对象的条件和具体情况,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手段。 传统教学模式不合时宜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我”为中心,不考虑社会需要,不考虑教育对象。在教学计划上强调统一、强调稳定,以不变应万变,愿学是这,不原学也是这。在教学形式上强调课堂,不考虑学生的工作实际,不论你干什么工作,都得照“我”安排的时间来…  相似文献   

10.
一、有一个“活”的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心中要有学生 ,但是如果教师心中只有一个抽象的群体意义上的学生 ,其教学目标必将是全班一律的 ,甚至于今年和去年都一个样。这种心中没有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 ,不考虑学生学习上的具体需要 ,没有个别差异的目标 ,就是一种“死”的目标。因此 ,我们从两个方面使目标“活”起来 :一是变抽象的学生为具体的学生 ,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是变静态的目标为动态的目标 ,使教学目标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 ,而不是硬性地去完成不适当的目标。一个“活”的目标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努力…  相似文献   

11.
马国美 《山东教育》2005,(27):34-34
学期初,各班都忙于设计社会性游戏,为了能设计出既符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又具有特色的社会性游戏,我们可真是动了一番脑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社会教材上看到了向幼儿介绍各地的土特产品,便有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开一个特产超市呢?开设特产超市既新颖又能让幼儿了解、熟悉更多的祖国各地的特产,这样更有利于我园的“幼儿道德启蒙研究”的课题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四川教育》2002,(6):30-30
案例:在学习《影子》一课时,合作二小的蔡晓蓉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节:把“影子常常跟着我”一句改为“影子天天跟着我”,请议一议,这样改可以吗?问题刚一提出,孩子们就低声议论了起来。有大胆的站起来表示反对。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这样改不可以。因为书上不是这样写的。”“对!我也觉得这样改不可以。因为影子不能天天跟着我,阴天、下雨天时影子就不能跟着我了。”另一个学生附和道。蔡晓蓉笑了,第二个学生的回答已达到她设计的初衷:孩子们已经理解“常常”和“天天”的不同之处了。但这时,还有一个学生高举小手,显然还…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推门听课”应该缓行,因为这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就会伤了学校也伤了教师,把领导和老师隔膜起来。“推门”反映出学校领导对教师工作的不信任,强制进入教师正常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对教师工作的不尊重。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设计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案,以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引导、帮助学生成长。它需要教师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执著的教育追求及教育智慧,不是管理者“推门”听一两次课,说上甲、乙、丙、丁几点建议所能指导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中讲到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此我校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采用“单元情景”教学,即选定一个主题,利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对这一主题进行学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我认为,语文老师通过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尤为重要。我是这样利用语文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的。第一,通过阅读教学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陶初中课本上,有很多优秀的文章,每一篇都能挖掘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陶。如,学到布封的《莺》这课,在讨论了莺的特点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既然莺这么可爱,作者为什么要写莺不好看的外表,这是否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呢?”学…  相似文献   

16.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计划出一期以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为主撰写的论文专集,希望我写一个前言。据我了解,这些论文涉及“入世” 与中国市场、经济增长理论、政企关系、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和财务会计等多个研究领域。作者们的研究表现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强调对学生进行素养培养的成果。当然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素养也还有赖于实践。只有“素养+实践”,才有可能让人成功。为此,我想利用这一机会,再次谈一谈…  相似文献   

17.
设计背景: 一次音乐课上,我让学生欣赏广东音乐曲艺晚会的资料片段,问了一些相关本土戏曲知识的问题,发现班上的学生竟然一题都答不上。我心里真的一阵揪心的痛,如果我们广州的孩子对我们本土的戏曲音乐一点都不了解,那还有谁可以传承我们优秀的本土音乐文化呢?我深感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肩上的重任。根据音乐新课标中“文化传承价值”、“弘扬民族音乐”这一指导思想,我设计了《查笃撑-粤唱粤好听》这一主题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粤剧的知识,学习吹奏粤剧小曲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本土粤剧音乐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新世纪新时期的本土戏曲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以准确为前提。“明白”的语言表达必须使表达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学生现阶段认识的客观实际。如《左传》“相传”为左丘明编著,表达中不能省略“相传”这两个字,因为现在的研究成果还只达到“相传”这个认识程度。要符合学生感知理解的实际需要。准确的前提应由客观实际来检验,“明白”应以学生“感知理解”这个实际需要来判定,否则“明白”既失去标准也失去了意义。那么,怎样使教学语言的表达符合学生“感知理解”的实际需要呢?处理“求深”与“求新”的关系。“深度”指表达内容质的规定度。在教学语言中,它表现为要善于形成“坡度…  相似文献   

19.
只会模仿的人不是当今时代多需要的人。时代需要我们培养既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一代新人。近几年来,我在想象作文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尝试。用“发展预测法”、“推测法”,“诗句写意法”、“情况假设法”、“未来设计法”、“编辑童话法”等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怕作文”到“爱作文”,为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开辟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学习李商隐的诗歌时,我即兴讲了李商隐的爱情故事作为穿插;没想到,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种情况多次出现后,我兴奋了,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突破口。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在“讲故事”这个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究。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整合教材与故事,如何丰富自己的故事“仓库”,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我思索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和学生都在“讲”和“听”故事的过程中获益匪浅,可以说“教学相长”。“讲故事”的效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