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怀谦  源丰 《出版参考》2007,(12):34-36
夫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然又必遇非常之时,而后其功可成。 ——张居正致南京工部右侍郎徐拭[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茶起源于中国,在本土已历三千年以上的发展演变,且东传韩、日,远被欧美,流布世界,成为人类饮文化中最为摧璨的一支。它早在日本开花结果,发展出日本茶道。随着近代日本国势的增长与文化的传播,“茶道”一词与“花道”、“棋道”、“剑道”等流传世界,几被世人视为日本之固有文化,而不知其别有更早的根源与延绵的传统。故今日言“茶道”,必及日本,也必及“和、敬、清、寂”,且视之为日本茶道之精神,而忘其所自出。“和、敬、清、寂”原为中国之旧物。镰仓末期,日人南浦绍明(即大应掸师,1235——1308)渡海赴来求法,…  相似文献   

3.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寻根认祖是人类的共性之一,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类记录祖先、认同祖先的意识,久已有之。超越了族别与国界,各个民族都有这种传统。世界各地都有自己形式的家谱。中国家谱记载的内容与西方家谱不尽相同,中国家谱通常记述了家族的兴衰,如世系繁衍、人口增减、居地迁徙、婚姻状况,以及重要成员的社会地位、文化著述,  相似文献   

4.
微记录     
正@历史袁老师:林语堂说社会十大俗气:腰有十文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贵戚;遇美人必急索登床;见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与朋友聚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施人一小惠广布于众;与人交谈借刁言以逞才;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被人索偿时其态如王;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  相似文献   

5.
<正>为助力城市品牌建设,2023年9月1日起,河南商丘日报重磅策划了“殷商之源探源大美商丘寻美”大型融媒体主题报道。“殷商之源探源”采访组以商丘为起点,分赴洛阳、郑州、开封、安阳、新乡、鹤壁等地,探访商朝的历史进程,寻访商朝在中原大地留存的厚重文化,印证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大美商丘寻美”采访组,聚焦商丘近年来的发展,以图片展现商丘城市和各县(市、区)城市美、乡村美、产业美、文旅文创美等。一个多月的深入采访,多元传播,全方位展示出真实、立体、丰富、生动的城市文化、城市风貌、城市品质,让“殷商之源大美商丘”的城市品牌具体可感,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是商丘师专88级中文系新生,因我酷爱写作,经常给校广播站写稿,最近被校广播站聘为编辑。一天,在学校宣传部有幸看到《新闻爱好者》,倍感新鲜,读之甚喜,觉得刊物很有特色,适逢  相似文献   

7.
家谱与档案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根祖文化源远流长,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所有炎黄子孙不变的情结。改革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子纷纷归国寻根,而寻根问祖最直接、最权威的依据,便是家谱和档案。  相似文献   

8.
王永华 《兰台世界》2007,(6S):64-65
商丘师院是一所年轻的本科院校,但其前身历史悠久。她几经分合,曲折发展,其间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是整个社会的缩影。1993年编辑出版的《商丘师专校史》较为完整的记录了学校变化发展的历程,但是对学校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的商丘师范部分,《校史》却记录得过于简略。因此,拂去历史的烟尘,钩起尘封的记忆,对于今天商丘师院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新的意义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山东档案》2011,(6):70-70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每个人都有过考问自己从哪里来的经历,家谱可以告诉你答案。家谱能使族人溯本清源,了解族系传承,悉谱不忘宗,知源不忘本,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为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自己的根,  相似文献   

10.
李锋 《编辑学刊》2023,(2):97-100
由于科技类图书专业性强,内容艰深,因此编辑加工难度高,易错点多。带着怀疑精神对此类书稿进行编辑加工,能够有效地提升对书稿的加工处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使编辑工作更能够得到作者的认可。培养怀疑精神途径主要有二:一是编辑自身知识储备与积累,二是出版社制度引导与培训。在具体编辑加工中践行怀疑精神需要坚持三个原则:疑之必有据、疑之必有效、疑之必有结。如此编辑方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珍稀古籍善本书录》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津 《图书馆杂志》2006,25(2):70-71
对于中国的善本书录或藏书志始于何时,我没有作过仔细的考证。但是在唐韩愈的《进学解》中有“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的话。宋元人的集子就不要去说了,就说明末清初好了,一些重要学者的集子中,也都收有题跋之作,如钱谦益的《初学集》之卷八十三至八十五、《有学集》之卷四十六至五十、朱彝尊的《曝书亭集》等等。然而有专书并为一式的,似乎自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始,在图书版本的著录以及鉴定上,从字体、纸张、墨色、版刻等特征来考订雕版的年代,并从初印、重印,  相似文献   

12.
“桃李遍天下!”如果要我用最想说的一句话来评说《解放军报》,我就只说这一句。此言之可立,我想是无须论证的。而我又想,这桃李之情,唯察之者方感其有、其贵,且当叙之、颂之,以发扬光大;感之愈深、愈久,畅叙之心、颂扬之愿愈切,而存此切切之愿的,必莫过于桃李。我是这万千桃李中的一株小树。1970年8月,我被从生产部队调到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工作。“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弱冠重荷,童子扶犁。信“取法其上,得乎其中”之理,借春风于远道,期期细阅军报新闻业务刊物《先是《解放军报通讯》,后改为《新闻与成才》》,…  相似文献   

13.
一、雅乐之名 雅乐之名,当源于歌辞"典雅纯正"之意.在<毛诗序>中云"雅者,正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大雅焉".<毛诗说>云:"雅者,正也.雅本鸟名.雅之飞也,必满张斜亚,其翼之大翎,如牙之列而使其身使正.犹歌诗者必咏言摇曳其音使之合律,而后其声始正也.  相似文献   

14.
<正>去年的金秋十月,奏响华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举世瞩目、举国关注。作为主流舆论阵地,河南商丘日报社举全社之力,聚焦主线、提前布局、精心谋划,策划推出一系列有创意、有深度、有水准的全媒体报道,营造了喜迎、共庆盛会的浓厚氛围,两次得到河南省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围棋史话     
在中国古代的棋类运动中.围棋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不光是因为围棋棋局纷繁复杂。棋势变化无穷,能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还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正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弈旨》中所说:“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小小的棋盘之中.既包含阴阳之理。又蕴有王道政治.可见围棋的发明者必具超人之智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河南商丘军分区志愿兵报道员李顶,分管分区新闻报道工作3年来,共在中央级报刊电台见稿近200篇,其中头版头条4篇;三次转干不成,工作干劲不减;军分区连续3年被省军区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1994年底,商丘军分区新闻干事转业,担任分区放映员的李顶便被推上了“新闻干事”的工作岗位,分管全区人武系统的新闻报道工作。当时,宣传科只有科长和他俩人,事情之多,困难之大,可想而知。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和一些同志的冷嘲热讽,车顶并没有退却,他深知要想让大家心眼口服,自己必须干出成绩来。为此,他苦战两个月,终于在1995年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17.
原君     
【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②,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③,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④;此其入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⑤.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⑥.故古之人君,去之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⑦;入而又  相似文献   

18.
花木兰作为商丘历史名人之一,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建战功,在外保家卫国,回家孝敬高堂,其忠孝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丘如何把木兰精神发扬光大,把它打造成商丘文化产业,提升其知名度,增加其影响力,文章做了大胆构想。  相似文献   

19.
<正>声音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诵”与“读”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引起过许多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处于剧变期,各种思想和文化碰撞出激荡的历史,“诵”与“读”的实践与学术研究在这一时期亦非常活跃。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探查20世纪上半叶期刊、图书、报纸等公开出版物中对于“诵”与“读”的认知与解读,对当下的声音表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由高国庆整理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诵读史料点校与研究》一书近日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20.
山东泰安龙门口遗址出土两件青铜簠,器盖与器身内底部铸有相同铭文,根据铭文内容可将铜簠定名为"商丘叔"簠,其时代为春秋早期。有学者认为"商丘叔"簠系卫国铭器,笔者则认为其为春秋早期宋国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