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关于交流输电的电压损失的问题,现行高中物理课本(试验修订本,选修加必修)第二册第200页作了这样的叙述:"对交流电来说,既有电阻造成的电压损失△U=IR又有电抗造成的电压损失,在输电线路的电压较高,导线的横截面积较大时,电抗造成的损失比电阻造成的损失还要大".由这段叙述我们不难得出,输电电压U,输电电流I,输电线的电阻R及用户得到的电压U有以下不等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二册226面“电能的输送”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交流输电线路来说,既有电阻造成的电压损失△U=IR,也有感抗和容抗(总称电抗)造成的电压损失……当输电线路电压较高,导线截面积比较大时,电抗造成的电压损失常比电阻造成的还要大!”对于这段话,由于受高中物理知识的限制,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他们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电抗与导线截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电抗与输电电压有关吗?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一解释.  相似文献   

3.
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 一,造成电压损失的几种因素 1.线路电阻 电流流过输电线时,会在线路的电阻上产生电势降落,使输电线路末端的电压U′比起始端电压U低.会造成电压损失,即ΔU=U—U′.  相似文献   

4.
一、远距离输电的三条线索如图1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的简单示意图.图中的U0、U1、U2、Ur、U3、U4分别为电源的输出电压、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电导线上损失电压、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输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由于输电导线的电阻很小,往往忽略不计.但实际上,由于导线电阻的影响,往往带来实验的误差,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弄清误差的原因,从而对某些结论产生怀疑.现列举两例: 1 导线电阻对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的影响 如图1所示,通过实验,应得出的结论是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U1=U2,从而得出并联的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的结论.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一般将电压表接在B、C之间,测L1的电压U1.接在D、E之间测L2两端的电压U2,由于两支路上导线电阻不一样,两支路上导线上的电压损失就不一样,结果U1和U2存在差异,电流强度越大,这种差导越大,从而使学生对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这一结论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6.
1.某发电站的输出功率为104kW,输出电压为4kV,通过理想变压器升压后向80km远处供电.已知输电导线的电阻率为ρ=2.4×10-8Ω·m,导线横截面积为1.5×10-4m2,输电线路损失的电功率为输出的4%,求:(1)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2)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2.一个小型水电站输出的电功率为20kW,输电线总电阻为5Ω,如果发电机输出电压为400V,且直接进行输电,输电线上损失  相似文献   

7.
在人教版三年制初中教材《物理》第二册的十二章第三节《电能的输送》中讲到:高压输电为了减少在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又不减少输送功率,只能提高输电电压。与之配套的教师用书《第二册物理教案》(人教版)P125作业一栏出示了一个题目: 葛洲坝电站发电功率约2.715 ×106kw。如果用 1000V的电压输电,输电电流是多少?如果输电线电阻是200Ω,每秒钟导线发热损失的电能是多少?如果100kV的高压输电呢?  相似文献   

8.
<正>电阻的测量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内容,测量的方法有伏安法、等效替代法等。不同方法的测量原理不同,造成误差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一、伏安法1.依据电阻的定义式R=U/I测电阻。需要测量的量有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该电阻的电流。用到的仪表是一块电压表和一块电流表,测量电路如图1、图2。误差分析:在图1测法中,电流表的示数I等于被测电阻的电流,而电压表示数U大  相似文献   

9.
电压分配和电流分配问题是电学中的基本问题,灵活运用电压分配和电流分配的原理解决电学问题,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1.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如图1所示,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有U=U1+U2,也可以说电源的电压分配给了各个电阻.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结合欧姆定律U1=IR1、U2=IR2可得UU12=RR12.这说明串联电路中,电阻两端分得的电压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也越大;进一步还可以得到U1=R1R+1R2U,U2=R1R+2R2U.对于n…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新课标人教版《物理3-2》的"5-5电能的输送"一节的学习中,同学们存在诸多疑惑,现将其分析讨论如下.一、本节内容核心要点如图1,在发电厂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怎样在输电过程中减少电功率的损失?设发电厂输出功率为P,输出电压为U,输出电流为I,输电线的电阻为r,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ΔP,用户得到的功率为P R.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 ,串 (并 )联电路中的电压 (电流 )与电阻成正比 (反比 )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两个与之非常形似的性质 ,现整理如下 :1 .与串联电路中分压性质形似如图 1所示 ,电阻 R1、R2 串联后接入电压图 1恒定为 U的电路 .现用同一电压表依次测量 R1、R2 两端的电压 ,测量值分别为 U1、U2 ,则有 U1/U2 =R1/R2 .即 :电压一定时 ,串联的两电阻被同一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值与电阻成正比 .证明 电压表是个特殊的“电阻”,第一 ,它的电阻阻值 RV 较大 ;第二 ,该“电阻”的电压是已知的 ,可以从表盘上读出 .当 RV 可看成无穷大时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  相似文献   

12.
电能的输送是对所学有关电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容易出现以下一些问题:1.将“输电电压”与“输电线两端的电压”相混淆.如图1所示,电能输送电路由导线、用户组成串联电路,电能输送过程中,由于导线有图1电阻,电流通过时要发热产生电损耗,在考虑这一损耗时要注意正确区分“输电电压”与“输电线两端的电压”这两个概念.“输电电压”指的是输电站输出的电压,而“输电线两端的电压”指的是由于线路电阻的存在而出现的电压降.    P线损=U线2R线.R线——输电线总电阻.U线——输电线(R线)上的电压降…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 ,由于输电导线的电阻很小 ,往往忽略不计。但实际上 ,由于导线电阻的影响 ,往往带来实验的误差 ,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 ,学生无法弄清误差的原因 ,从而对某些结论产生怀疑。现列举两例 :1 导线电阻对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的影响  如图 1所示 ,通过实验 ,应得出的结论是灯L1和L2 两端的电压U1=U2 ,从而得出并联的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的结论。实验过程中 ,同学们一般将电压表接在B、C之间 ,测L1的电压U1。接在D、E之间测L2 两端的电压U2 ,由于两支路上导线电阻不一样 ,两支路上导线上的电压损失就不一…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在纯电阻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呈线性关系,也就是U—I曲线是条过原点的直线,此电阻为线性电阻。但是实际电路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U—I曲线可能不是直线,即为非线性电阻。笔者就下面其非线性电阻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在非线性电阻中某一状态下的导体电阻例:一个标有“220V、60W”的白炽灯炮,加上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题中绘出的四个图线(如图1),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图1解析:U—I图象的意义:斜率表示电阻,斜率越大,电阻越大,如果是曲线,可以用该点曲线的…  相似文献   

15.
1.理解欧姆定律的实验过程欧姆定律是通过两步实验得出来的. 第一步.固定导体的电阻R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U.分析得出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 第二步.保持导体两端电压U不变,改变导体的电阻R.分析得出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跟导体的电阻的R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
1实验器材稳定学生电源、一块待测电压表,两个固定电阻(R1=400Ω,R2=550Ω),一个电阻箱(只能用×100Ω档)电源E、开关两个、坐标纸。2实验处理2·1半偏法:如图1(半偏法电路图)图1半偏法电路图此方法要求电阻箱必须是连续变化的。2·2伏安法测电阻:因本实验中没有电流表,有电压表和电阻箱,可以用下面方法:如图2(伏安法测电阻)图2伏安法测电阻因本实验有学生稳压电源,总电源电压是不变的。当电阻箱电阻为R1时,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U1;当电阻箱电阻为R2时,读出电压的读数U2,利用公式U1+R1U1Rg=U2+R2U2Rg(电压表的内阻为Rg)…………………  相似文献   

17.
在中考时候,串联电路是必考内容之一,而串联电路又有其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快速解决问题,下面我们首先来推导这些特点.例1如图1所示,两个电阻串联接在电源电压为U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利用欧姆定律我们来推导:U1=  相似文献   

18.
一、伏安法伏安法是测电阻的基本方法,用电流表测出流过待测电阻电流I,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则待测电阻Rx= U/I。  相似文献   

19.
初学者进入电阻串联和并联计算时,容易乱代公式,思路不清,解题有些困难。为了让同学们顺利掌握,下面介绍一种利用表格分析求解。两只电阻R1、R2串联或并联,如图1和图2所示,把电流I、电压U、电阻R很容易在图形中表示出来,其中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都用I表示电流,而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用U表示电压。把图1、图2中物理量对应放入表格中,相同物理量放在上面,串联为表1,并联为表2。电流I电压U1U2U电阻R1R2R表1电压U电流I1I2I电阻R1R2R表2表格中横向用加减法,纵向用欧姆定律求解。(说明,并联电路中电阻1R=R11+R12)两…  相似文献   

20.
题1 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3V增大到6V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3A.求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多少? 错解1 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了△U=U2-U1=6V-3V=3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化了△I=O.3A,所以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P=△U·△I=3V×O.3A=0.9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