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翠云 《湖南教育》2003,(11):44-44
一次在课堂上,我宣读学生交来的英语优秀习作。当念到A生短文时,台下有人嘀咕起来。一名学生鄙夷地喊道:“抄的!抄了课外书上的!”紧接着,几名女生把这课外书亮出来,一时课堂哗然,A生羞得低头不语。我拿来那本书一对照,果然不差。我稍思片刻,问道:“你们说,这篇短文好不好哇?”“好!”学生异口同声的说。“Verygood!到底是英雄所见略同”我笑着说,“A生能把这篇短文选出来,说明她有很高的欣赏水平,对么?”学生点头赞同我的看法。“当然,如果说明一下这篇文章的出处,那就更好了。”课堂平静了,A生抬头听课。课后A生找到我谈及此事,她羞愧…  相似文献   

2.
去年第12期,本栏目刊登了两篇描写冬天的习作,供同学们借鉴;并建议同学们,在春天到来之时,描写春天之际,能参考那两篇习作,把自己的习作写出特点、写出新意来。现在,春天真的就要来了,编辑部也确实收到了不少写春的习作。我们从中挑选了两篇,在本栏目中刊出。请同学们看看,他们的习作是否写出了特点,写出了新意。作为主持人,我个人对这两篇习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沈磊同学以拟人化的方法写春雨,开头“我是春天的使者,我担任着一年中最早的工作”这句话,就有使人眼睛一亮的感觉,让人觉得他选择了一个较有新意的,至少是别人…  相似文献   

3.
平素我有一个习惯:文章发表了,编辑部的赠刊到手之后,我总要看看哪些地方编辑作了修改,再想想为什么修改,从中获得了不少教益,使自己在写作上有了明显的长进。《小学青年教师》2001年第1期刊发了拙作《课堂教学“十不宜”》。我发现编辑同志的改笔多多。在惊叹编辑为这篇稿子耗费了大量心血的同时,也从他们的每一处“删”、“增”、“换”的改笔中悟出了一些写作上的道道。  相似文献   

4.
<正>“胡老师,今天是不是由我来当日报的小编辑?”嘉佳走上讲台来询问我。我微笑着点点头,把空白的“日报”模板递给了她。看着她蹦蹦跳跳的样子,我不禁回想起了办“报”的初衷。进入三年级,习作开始提上议程,我也试着让孩子们写日记。习作的练习量上去了,展评也要相应跟上,我认为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管建刚老师曾说,发表可以激活学生的写作动机,于是他在班级中创办“班级作文周报”。我深以为然,小小的发表蕴含着大大的能量。我也要效法管老师,给班级的孩子办一份习作报纸!  相似文献   

5.
批改学生习作是让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事。通常是这篇习作刚批完,那篇习作又接上了,这其中的辛苦暂且不提,重要的是教师的付出没有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收到作文本,打开看一眼等级便匆匆合上,一篇作文就此了事,似乎教师写的评语与他们无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习作评改的能力。”于是,我萌发了要改变习作评改方式的想法,让学生参与评改。于是,我搜集关于习作互评互改的资料学习、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我开始在班级实验了。让人兴奋的是,一个学期后,学生不仅掌握了修改习作的本领,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其单纯追求篇数,叫学生一篇接一篇地写,不如就某一篇某一方面有特色的作文,通过几个反复,提出一层比一层高的要求进行修改,容易收到实效,茅玲芳同学的《写完一封没有发出的人民来信》这篇习作的写作经过,就是很好的证明。 1980年国庆节前,我校语文教研组决定搞一次“国庆征文”。我翻阅了茅玲芳同学的作文本,发现在《给老师讲一件事》那篇作文  相似文献   

7.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也一样,没有素材,就写不出一篇生动形象的文章。在习作课之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搜集素材,准备好与习作话题相关的材料,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注重生活积累,为习作打下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8.
字的故事     
邵雯可 《师道》2006,(8):43-43
每个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勤逊文学社”的活动课,因为上周我要参加在本校举行的“金鳌论坛”,所以活动课没上成。今天就给学生补上吧!我一边将学生的作文本子发给他们,一边想着今天该围绕什么主题写。有了,前些日子我在《成才之路》上发表过几篇《字的故事》,何不让我这些“勤逊”文学社的弟子们也来写写?主意打定,我先拿粉笔在黑板上潇洒地写上一个“强”字,并开始了我的介绍。其实就是把我发表在《成才之路》的那篇压缩了一下——从前,有一个猎人带着一张“弓”去打猎,他在森林里发现一只大“虫”(古人把老虎称呼为大虫),连忙拈弓搭箭…  相似文献   

9.
今天中午,我刚放学回家,妈妈就故作神秘地说:“有一个好消息,你想不想听?”“想听,想听!”我迫不及待地喊道。“那就好……”妈妈卖了个关子,拖着长腔说,“你写的《我给黄瓜“理发”》这篇习作发表在《快乐语文》这本刊物上了!”我一听,真想马上找到我写的那篇习作。妈妈好像看  相似文献   

10.
范金豹 《教育文汇》2010,(11):62-62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我收到《教育文汇》编辑部寄给我的2010年第9期样刊,我的一篇短文发表了,这几年我笔耕不辍终于有收获了。  相似文献   

11.
一次作文课上,我朗读学生的一篇优秀习作。当念到王某作文时,台下有人嘀咕起来。一名学生鄙夷地喊道:“抄的!抄课外书上的!”紧接着,几名男生把这课外书拿出来,一时课堂哗然,王某羞得满面绯红。我拿来那本书一对照,果然不差。我稍思片刻,问道:“你们说,这篇作文好不好哇?”“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到底是英雄所见略同。”我笑着说:“王某能把这篇短文选出来,说明他有很高的欣赏水平,对吗?”学生点头赞同我的看法。“当然,如果说明一下这篇文章的出处,那就更好了。”课堂平静了王某抬头听课。课后王某找到我谈及此事,他羞愧地说:“老师,…  相似文献   

12.
那天,邮递员送给我一个包裹,是《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寄给我的样刊。我有一篇文章在上面发表了。同事问:“你交了多少钱?”我很纳闷:“我没交钱呀。”同事不信:“那你有认识的编辑?”“没有,编辑是男还是女,我都不知道。”同事满脸的怀疑:“不可能,现在论文比赛都要钱,发表文章听说几百到上千的要呢。”我分辨:“真的没有,还有50元稿费呢。”同事满脸的诧异。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初识《教育文汇》时,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记得第一次读《教育文汇》时我十分惊讶:原来教育文章还可以这样写呀!于是,我就停下写了七八年的诗和小说,写了几篇实实在在的属于自己生活的文章投给《教育文汇》。不久,我便接到编辑部的电话,说打算用我的一篇。当时我真的很激动,放下电话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那篇文章发表后,我每年都要在《教育文汇》上发表文章,有一年还发表了4篇呢!  相似文献   

14.
对于爱好足球的众多同学来说,今年暑假有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那就是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了。可遗憾的是,编辑部至今未收到有关球赛的习作。本文的小作者也是一个足球的爱好者,他以此为题材,写成了这篇习作,这说明他在选择写作素材方面很有敏感性。同学们都想提高写作能力,但学习写作绝不能采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方法,关起门来死读书。相反,却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要关心我们所处的社会,要留意身边所发生的事。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世纪,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成长不能离开写作。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我建议每一个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从教20年来,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确实是实践、阅读与写作三者紧密相伴。我有百余篇教育教学文章发表在各级期刊上,200余篇为学生学习而写的稿件发表在各级学生报刊上。为什么要写作?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的习作能力不强的原因有很多,根据我的观察和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提高大家的习作能力. 一、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同学习作时无话可说,望"文"生畏,教师要想打开同学们心里的这个"结",让大家每次作文时都想写,喜欢写,就必须从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激发大家对习作的兴趣人手. 同学们对习作兴趣不高,缺乏自信心,就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习作.教师要让同学们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有一次,我给几个同学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我给他们谈我见到的一件新鲜事和我的体会.他们读了我的信后,非常高兴,因为这是他们收到的第一封信.在作文课上,他们谈了收到信的感受.我乘机启发他们,其实写作文就是与别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还把以前的学生在报刊上发表的作文念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其实习作并不难,只要自己努力,也能写出好作文来.  相似文献   

17.
宽容的美丽     
一次习作课上,我正朗读王某的习作,台下有人嘀咕起来。一名学生鄙夷地说:“抄的!抄课外书上的!”为了证明所说不虚,几名男生还把这本课外书拿了出来。课堂哗然,王某羞得满面绯红。我拿来那本书一对照,果然不差。稍一思索,我问大家:“你们说,这篇作文好不好哇?”“好!”学生异口同声。“到底是英雄所见略同,”我笑着说,“王某能把这篇短文选出来,说明她有很高的欣赏水平,对吗?”学生点头赞同。“当然,如果说明一下这篇文章的出处,那就更好了。”课堂平静了,王某抬头听课。课后,王某羞愧地说:“老师,我会永远记住这件事的。”作为教师,应多给…  相似文献   

18.
叶老说:作文是为了满足发表的需要。现在看来,这句话仍旧经典。如今发表的形式很多,从我痴迷作文教学起,就将向报刊投寄孩子习作和推荐参赛作为激发其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的“催化剂”。因此每有好稿件,总满怀希望地寄、寄、寄。果然,孩子们的习作热情、创作灵感就在这频繁的编读往来中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可是,每当回想起那一篇参赛习作的落榜时,一直令我不是滋味。先来看看它吧,我随文将我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教师每讲一篇新的课文,总要有几句导言.一般的做法是先复习一下前一篇课文,而后引入新课.这样做,如果做得好当然也能收到好的效果,但篇篇如此,学生就不感兴趣了.我除了这种做法外,经常变换些方法,学生感到新鲜,有吸引力,师生一同进入角色,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我的导言常用这几种:一、讲述一个小故事五年级语文课中标点符号的教学重点是分号.导言部分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作家,写了一部书,准备送到出版社去出版,因为事忙,来不及给编辑写信征求意见,只好用一个“?”表示.编辑收到他的信,看了书稿,也用同样的办法,在回信上也只用一个“!”表示.同学们,你们说说看,作家的问号和编辑的叹号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问号表示行不行?叹号表示好得很”.  相似文献   

20.
机缘巧合,我要见偶像当上梁咏琪的保镖,实属偶然。我是一个自由撰稿人。去年冬天的一个中午,我和一个从西安来的杂志社编辑一起吃饭,同桌的还有编辑小姐的一个朋友,我喊她薛姐。边吃边聊,不知怎么的就说起我前段时间刚发表过的一篇爱情小品——《真的,梁咏琪爱上我了》。薛姐问我:“你挺喜欢梁咏琪的吧?”“那当然!”我说,“她是我的梦中情人!”“咦!”薛姐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你有多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