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苏教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有三篇文章:《鼎湖山听泉》、《黄果树瀑布》和《莫高窟》。如何通过这三篇课文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初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如何让学生通过赏读美文,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感受浓郁的人情风物,并进而拥有爱美的心灵?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我们渐渐明白:本单元的课文是要让学生在读美文的过程中欣赏美景,在心中升腾起对美丽祖国、美好自然、绚烂历史和文化的由衷热爱,由此激发学生美感,进行理解美、亲近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传统的经典名篇。文章辞藻华丽、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显现着小兴安岭的魅力和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在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在读中感知美,在读中感悟美,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起他们对小兴安岭美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正《荷花》是叶圣陶老先生所作的一篇美文。课文记述了作者到公园里看荷花的情景以及感受,文质兼美,读来清新悦目。据文析义,这节课的教学我力求将学生带上欣赏美、品悟美、创造美的旅程。《荷花》是苏教版小语三(下)第四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以叙写大自然美景为线索串连了三篇文章。编者的意图之一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是本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课文描写细腻,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是学生积累语言的范本,而课后练习题也有相关要求,因此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中国石拱桥》、《北京立交桥》是教读课文,《短文两篇》、《巴黎的桥》是自读课文。其中《短文两篇》又包括《吴门桥》和日本作家水上勉的《母亲架设的桥》。这四篇课文的题材同是写桥,但文体不一,内容各异,因此,进行本单元教学必须紧紧扣住重点,否则学生就会学得支离破碎,不着边际,不得要领。第三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本单元是第三册的开首单元,如何将上一册的记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设想 《清兵卫与葫芦》是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另一篇足德国小说家伯尔的《在桥边》。本单元中心话题足“情节”。本单元教学主要是借助“情节”这一小说元素来达到欣赏小说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第四册的《日月潭》,是一篇描写祖国宝岛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文章。课文通过对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景色的具体描写,赞美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这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美丽河山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那么,如何凭借教材,通过教学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呢?一、观赏画面,感知环境美《日月潭》的彩色插图,画面鲜明,赏心悦目,与课文的第一段第三句内容相配合。由于学生在“归类识字(一)”中已见过此图,因此,教学时教师可先出示放大的彩色挂图,问学生这是什么地方?以唤起情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了…  相似文献   

7.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极富表现力。教学这篇课文重点不能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而应该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本教学案例依据"交流预习"、"研读共赏"、"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四个板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画面美和语言美,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桥之美"。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语五册第八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很有特色,文中有插图,语言文字优美,所描述的事物学生很感兴趣。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并进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一、利用图片感受美《喜鹊》是本单元的讲读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喜鹊的图画,并根据课文上色。  相似文献   

9.
《小镇的早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我国江南水乡小镇——桃源,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的景象,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小镇新貌的赞美。学习本课,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江南水乡的景象美,而且还能欣赏到课文的语言美和结构美。教学后的所得所思如下:  相似文献   

10.
拿到《苏州园林》这一赛课篇目的时候,我首先对课文进行了定位.我认为,如果单纯地把这篇文章作为一篇说明文来教学,一是老生常谈,缺乏新意,根本体现不出一个“异”字;二是这篇文章是叶老为摄影集写的序,文质兼美,在教学时应该体现出这一点;三是这是一篇经典的说明文,总分式结构层次清楚,是学生阅读、写作说明文的典型范例——这也应该是所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的一点.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以“美”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将美进行到底”,让学生在读品赏析中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样就既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苏州园林总的特点,又得到了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海滨小城》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字字珠玑、文质兼美,是发展学生审美素质,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那么,怎样在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美育渗透呢?一、由图及文,感知美。课文插图以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示了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2.
《绿色的和灰色的》是冀教版第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一位教师教学此课时指导书写生字的过程令我产生颇多感想,现撷取片断与同行商榷:一、细心观察,欣赏美师:同学们,“张、块、叹”这三个生字宝宝想和大家成为最好的朋友,希望小朋友们不仅认识它们,  相似文献   

13.
本单元四篇课文:《地球是圆的吗》、《看云识天气》、《苏州园林》、《核舟记》。本单元是本册书的第三个纯说明文单元。学生们对说明文的结构、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学本单元时,教师可从单元教学重点出发,对整个单元宏观掌握,引导学生对四篇课文进行联篇比较阅读,找出它们在说明文文体特征几个方面的异同点,从而巩固所学的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4.
《带刺的朋友》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拟声词、称谓词等,感受小刺猬的可爱和作者的喜欢之情,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15.
《草原》是一篇文笔雅逸、图文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教学本文,可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画面,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促进情感升华。教学伊始。让学生阅读课文,感知内容,再要求学生逐句逐段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注意文章的详略安排——十册第七单元单元分析及教学建议○黄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详写和略写。围绕这个重点训练项目,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三篇讲读课文中,除《狼牙山五壮士》是原重点训练项目的首课外,《丰碑》...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的《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本课应凭借画面与课文,把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理解、欣赏能力融为一体。可采用以下的几个步骤。一、观察图面。在学课文前,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感知画面内容,并展开合理的想象。1.看图。板书课题后,先...  相似文献   

18.
一、解读文本1.认识课文。《桥之美》是著名作家吴冠中的一篇美学小品。文章在让人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一些美学常识。其中极富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2.领会编者意图。《桥之美》安排在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的说明文单元,打破了过去说明文单元单调、枯燥的格局;又放在《中国石拱桥》一课之后,既方便进行比较教学,又方便学生归纳小结、拓展延伸与桥相关的知识。因而,上好上活这一课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二、教学思路依据以上分析,教学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欣赏画家…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叙事散文”单元。五篇课文中除《听潮》是“抒情散文”外,其余四篇都是叙事散文。学习本单元后,学生要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理解散文的结构、语言。这是该单元的教学要求。三篇讲读课文《背影》、《记一辆纺车》和《听潮》的学习重点分别是:叙事散文的特点,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组织材料,记事与抒情相结合;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事物,通过讴歌大海的壮美抒情。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议论的基础,情感的载体——对事物的叙述和描写,准  相似文献   

20.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编排在初中语文(非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小说。关于小说,学生不陌生,一方面,有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积累;另一方面,在前五册的教材中,已经学过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范进中举》、《麦琪的礼物》等。而且,在第五册还学过一篇《谈谈小说》的语文知识短文。联系本册教材中“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教学重点和本单元“在已有基础上,重点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教学重点,处理好这篇课文的思路,应抓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