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实习时,我上过一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还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  相似文献   

2.
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要求:1.…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除武120÷4”,要求学生上台写出除式表示的三种意义.学生甲上台后.写出:①求120是4的几倍,②求120包含了多少个4.③求把1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结果有不少同学纷纷举手,表示异议,认为学生甲的解答是错误的.理由是,学生甲把三种意义的顺序搞错了,应该把第③个意义与第①个意义调换才正确.面对学生这突如其来的异议,怎么办?当时我没正面地表示与否,而是提问上来板答的同学林××,问他在家的乳名叫什么?他回答说叫“阿狗”.(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笑声)接着我叫:“林××!”他站了起来.叫他坐下后我又叫:“阿狗!”他又站了起来.我又叫“阿狗”,又叫“林××”,他坐下后又站起来,如此反复了几次.这时,突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了.”我问:“你知道什么啦?”他说:’“林××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他写出的三种意义都表示120÷4,这跟三种答案的顺序是无关的,就  相似文献   

4.
有节课,由于心情不好,我板着脸走进了班级,大部分学生察觉到了我的变化,便没有像往常那样欢呼雀跃,争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显得有些紧张。而王宇同学(化名)并没有注意到这微妙的变化,依然激情飞跃,抢着答题。“第五题答案是……”“A!”不等我公布答案,他便喊道。“第八题,由于……”不等我把问题讲完,他又机智的抢答道:“B!必然的(学生的口头语,意思是绝对正确)!”他做题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平时他也总是这样很快的把问题弄清楚,并抢先把答案说出来。若在平时,我会很高兴的表扬他。可今天,我无法忍受他“傲慢”的行为,于是冲着他大吼一声:…  相似文献   

5.
1 从一个例子谈起 笔者曾遇见这样一个场景:在讲解“己知直角三形的三边分别为6、8、x,求x.”这个题目,我们知道6、8不仅是两直角边的长,也可以是一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10或2(?)7.有位同学立刻叫了起来:“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我不知道要写哪个答案.”如果这位同学掌握分类的思想,他就不会为要选哪个答案而发愁.平时时教学中,有些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重视不够,或者教师自己重视了,却只体现在自己的备课中;认为没有必要向学生说,担心越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题目刚刚写完,老师还来不及解释题意,有的学生却立刻报出了答案。这样的学生有的数学基础甚差,有时却能直觉判断出结果。若要问他为什么?他则答说:“我想是这样的。”这时其他同学会笑他瞎猜的,这就是数学直觉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小鬼笑翻天     
小明上课时总是睡觉,老师批评他:“你可不可以不要睡觉!”小明回答:“不行,因为我是特困生。”期末考试时,一位老师忽然紧张地对大家说:“现在出了点问题,一个同学不仅领到了试卷,还领到了答案。如果他把答案还给我,我会奖给他15美元。” 一个学生马上答道:“我出60我是特困生试卷答案杰克:“上课时我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忙的人了。”珍妮:“为什么?”杰克:“我一边忙着听老师讲课,一边忙着看小画册,等老师走过来时,我还得忙着把它藏起来。”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学生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地走上台。后…  相似文献   

8.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5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4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要求:1.…  相似文献   

9.
扑克的祖籍     
扑克牌究竟是谁发明的?这个向题在国外曾争论得十分热闹,也十分有趣。意大利人说,世界上的第一个发明扑克牌的是威尼斯商人。古代威尼斯商人出外经商时发明了扑克牌,用它来计算日期和消遣娱乐。法国人说,扑克牌是1392年时,法国的一位学者专门为有精神病的法国皇帝却尔斯六世娱乐而设计的。比利时人说:早在公元1379年,扑克牌就在比利时出现了。英国博物馆里至今仍保存着一份瑞士僧倡的文件,里面记载,扑克牌在公元1377年就流传到瑞士去了。  相似文献   

10.
一次语文练习课上,一个学生对我给出的答案提出了质疑。他坚持他的答案是对的,事实上他的答案确实是错的.面对他坚持的目光,我想,强迫他接受正确的答案效果不会很好。于是我让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结果证明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其他学生开始数落他:“老师说的一定是对的,你还敢说老师是错的。”在学生们的数落下,他低着头,脸红红的。我意识到他能向我提出质疑,一定是鼓着很大勇气的。于是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李同学做得很好,能够向老师提出问题,说明他是个用心学习的好孩子。老师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够向他学习,大胆地向老师提出你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来,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日日夜夜被“四选一”所缠绕。晨读下班,学生问“四选一”;课堂上,讲“四选一”;阅卷,看“四选一”。“四选一”弄得我们晕头转向了!有次到初中监考,语文题也是满版的“四选一”,两个多钟头,如坐针毡,我望着填“答题卡”的少年发呆。有天到朋友家,他10岁女儿拿题目问我:“防微杜渐”的‘杜’正确答案是:A制止B堵塞C阻住D杜绝。”我说四个答案都对;女孩摇头:“四选一只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唉!我原以为  相似文献   

12.
有个学生问我这样一道数学活动课的选择题:“有200盏都熄着的电灯,每2盏共1个开关共有100个开关;按照开关拉线的先后顺序,先拉3的倍数,再拉5的倍数,现在有多少盏灯亮着?正确答案的序号( )。A.12 B.41 C.47 D.82。”他们说:“老师,这道题里怎么没有正确的答案,是不是出错了?”我看后先问他们是怎样解的,其中有位学生说:“把200盏灯的100个开关先看成是100个连续自然数,(把100除以3)先求出3  相似文献   

13.
4和2=?     
宾夕尼亚大学法律系教授艾德里·凯迪博士,教书20年,每学期他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总是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数字:4和2。然后他问学生:“结果是多少?”许多学生都争相作答。有的说:“6。”他摇摇头。有的说:“2。”他摇摇头。最后有人得意地说:“我知道了,那是8。”他也没点头。学生一阵纳闷,凯迪博士说:“你们根本还没问这是个什么题目?是加法、减法、乘法或除法?你们不了解问题,又怎么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呢?我们常常亦是如此。在还没弄清楚问题之前,就急忙下定义,做出似是而非的决定,如此又怎么能得到最正确无误的答案呢?与其不经心地多做事,不如…  相似文献   

14.
一年和一天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画家碰到了法国著名域家门采尔,他当即向门采尔请教说:“尊敬的先生,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你能给我解决的答案吗?”门采尔谦虚地说:“什么  相似文献   

15.
镜头一: 某幼儿园,上课铃响了,一小男孩捏着他的纸飞机进了教室,任老师来到他座位旁俯身耳语道:“这,我帮你保管着,下课咱们再玩儿。”镜头二: 美国某一所小学,一个学生在回答老师“3 4=?”时,计算了好长时间说:“3 4=6”,引起学生哄笑。这位老师走到他身旁,鼓励道:“你的答案离正确答案已经不  相似文献   

16.
我在小学听了一节三年级实验班数学课,教学内容是复习小数大小的比较。在复习中,教师出了下面一道题: “将下面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0.384 0.384 0.3840.384”教师先要求学生自己在草算本上做,并指定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结果,不少学生出现了下面的答案: 0.384 0.384 0.3840.384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只要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可有件事教育了我,使我懂得:有时候,砂子也会发光的。那是多年以前的一个早自习。我走进教室,发现闲聊声与读书声混杂在一起,心情极为不快。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故意在教室里转了一圈。他们依然如此,对我这个只有一年教龄的老师熟视无睹。看到他们没精打采的样子,我只好让他们停下来,教室立刻安静了。我有点激动,说:“谁要是能在十五分钟之内背熟《威尼斯的小艇》,我就奖励他。”  相似文献   

18.
一位留德学者归来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往往答案都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讲20种答案,尽管有些答案非常离奇.”这说明了中国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发展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中学生求异思维便显得尤为迫切.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增强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语文》2005,(9):29-29
杰克霍金斯是美国一所学院的橄榄球队教练,他竭力想物色好球员。但是好球员学业不行,院方不愿录取。有一天,教练带着一位优秀的年轻球员去见院长,希望院方同意他免试入学。经过一番劝说后院长说:“那我最好先问问他几个问题。”最后院长说:“那么,五乘七得多少?”学生想了很久,然后回答说:“三十六。”院长摊开双手失望地看了看教练。可是教练认真地说,“噢,录取他吧,先生。他的答案只比正确答案多二。”  相似文献   

20.
妙语圆桌     
如果……温斯顿·邱吉尔是世界著名的政治领袖。他在担任英国首相期间,一次,他的政治对手阿斯特夫人对他说“:如果我是您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咖啡里放进毒药。”邱吉尔听了,笑着说“:如果我是您丈夫,我一定会把这杯咖啡喝下去。”以牙还牙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去拜访法国名人波盖,波盖是一个喜欢挖苦人的文人,他取笑美国历史很短,说:美国人在无事闲暇时往往爱想念他们的祖先,可是一想到他们祖父一代就不能不停止。马克·吐温立刻以充满诙谐的语句开始反击,说:当法国人无事时,总是尽力想找出他的父亲是谁。文学家与小偷法国大文学家巴尔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