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来纠正或者说确定一种说法,改变一种视角。历来都说“批改作文”或者“作文批改”,我觉得有必要在“作文”和“批改”之间强调“学生”一词。“批改作文”或“作文批改”是一种只见文本或者说以文为本的视角。而“批改学生作文”是既见文本,更见作者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会作文的批改,可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批改作文,使学生学会批改作文,从而达到会作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在“精批细改”学生作文方面付出了巨大劳动而收效甚微.经老师精心批改后的学生作文,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从字、词、句到标点符号,无不篇篇见红.可是学生拿到作文本,往往只看分数或批语就束之高阁.根本不去考虑老师如此批改的道理.学生一篇篇地写,教师一篇篇地批,学生作文水平却并无多大提高,对写作反失去了兴趣,教师也把评改作文看成是沉重的负担.怎样才能把作文批改从收效不大变为有效劳动呢?本人从1985年起,针对两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形式指导学生进行相互评改作文的尝试,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倡导学生习作个性化。让学生抒写自己的心灵,展示自身的魅力。按理学生对作文应该感兴趣,可实际情况是有些教师在作文训练时重应试技巧,轻素质提高。在作文的批改中重“打分”轻批改、评讲。结果使学生对作文无兴趣,甚至害怕作文。也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两难”境地,学生认为难写。教师认为难教。  相似文献   

5.
作文批改,意见或建议不要多到让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把握不准作文要求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怕写,往往在于教师对作文的要求偏高.其实,“要求”未必在于高或低,而在是否“适当”“适时”.学生发展情况不一样,作文趣味和优势也会不同,在学习阶段,“要求”须合理,“合理”即是正确的,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或是评分式,或评级式,或是评语式……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是,教师大多在越俎代庖——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真正的“主角”学生呢,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呢?笔者在教学改革中构建并运用了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范式.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修改题目,批改语言,批改内容,批改开头与结尾,批改作文的写作方法.这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不仅是写作文的主人,而且也是批改的主人,较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想把批改作文比做“开锁”。如果说,老师手里拿着批改作文的“钥匙”,那么,老师的责任,就是要把“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开锁”。这就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批改作文的“钥匙”?第二,怎样教学生“开锁”?第三,怎样让学生养成“开锁”的良好习惯?现就自己改革作文批改方法的初步探索,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9.
把作文批改交给学生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92级甲班王木清叶圣陶很早就提出把作文批改交给学生,他认为:“教师给修改不如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指出:“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认真消化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教师批改作文辛辛苦苦,学生对待批改马马虎虎,这是长期以来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了使教师的批改劳而有效,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教育,重视“消化”。教育学生明确消化作文批改的意义,提高他们的自觉性,我们的做法是“三针对,三讲清”:针对学生“消化批改没有必要”的思想,讲清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认为提高写作水平要“慢慢来”的思想,讲清当前大好革命形势需要我们迅速提高写作水平;针对学生认为消化批改“伤脑筋”的思想,讲清革命导师提出的“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四七八页)的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贵在有效.所谓“有效”,至少要包括两点:一是学生写作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快;二是教师批改作文花费时间少,精力少.现在就试图从改进批改方法,提高批改效果方面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很多教师在作文批改过程中却经常忽视学生实际情况。笔者据此提出,作文批改必须针对学生具体特点,以最适合的策略和形式进行,方可收到实效,由此又提出“当面批改、精写批语、指导自改、互相批改”等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师对学生作文批改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作文效果,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我感到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做到“七要”。  相似文献   

14.
作文批改.一则耗时费力,二则收效甚微.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事。叶圣陶曾对每学期的七八篇作文这样评价过:“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来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批改作文的辛劳来说,实在太重了。”但是,我们作为教师都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作文是必须要批改的。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的批改富有成效呢?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作文批改的弊病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上.这样就使学生认为,批改是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  相似文献   

16.
批改作文也应让学生参与刘大松批改作文,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语文教师戏称之为“般山”。批改作文,增、删不说,还要加眉批、总批,投入不少心血,但对学生来说,这种“指导”,多为“隔靴搔痒”。我曾做过一些改革尝试,比如让学生互改,学生反映:我们半斤五两,充其量...  相似文献   

17.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作文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本文认为作文批改要抓“主要”,抓“效果”;“批”要准确到位,“改”要以点带面;批改倡导面批面改;批改要从源头抓起,为现行的中学作文批改优化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作文批改贵在有效.所谓“有效”,至少要包括两点:一是学生写作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快,二是教师批改作文花费的时间少、精力少.本文试图从改进批改方法,提高批改效果方面再作一些探讨.必须掌握一把尺子作文批改究竟应当掌握怎样的尺度?《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有明确规定,“评改是要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有什么优缺点,领悟到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一把标准尺子.这段话中关键是三个“词”,一是“认识”.通过批改,学生能认识自己作文的好差、正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按照这一模式进行作文教学,尽管教师都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但学生由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自能作文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如何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最终达到“自能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呢?我在小学高年级尝试了指导学生分组自改作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下面是主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快速作文是当今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快速作文教学有四个环节,即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其中后两个环节比前两个环节难度要要。因为,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由教师一人修改,对学生作文不但要“精批”,还要“样改”。可结果是学生只见批语,不见文路。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