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目前异地高考的实施效果来看,各方的不满之声依旧很多,还未能达到“人民满意”的政策效果,突出表现为“异地高考”参与情况远低于预期。本文针对异地高考面临的政策实施难度、单边政策突进局限性等现实困境,结合各地相关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短期和长期的政策建议,以期不断完善异地高考制度,更好地保障高考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异地高考是从教育起点上解决务工随迁子女升学考试、促进教育起始公平的政策.文章从教育公平视角分析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困境:本地考生与异地考生利益冲突致新的教育不公,诱导隐患中的“高考移民”现象爆发,引发寻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通过促进政策内容设计的科学化、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与管理、改革名户籍制及分省配额制完善异地高考政策.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24):5-6
国家对异地高考的管理和规范,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教育政策来实现的。具体的教育政策包括政策的对象、目标和措施。本文将运用教育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异地高考政策的文本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完善异地高考政策的内容来提高异地高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异地高考”前瞻:政策过程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规模人口流动和集聚的社会背景下,异地高考问题愈发突出.从政策过程的视角分析,异地高考存在许多障碍.在政策层面,决策主体的定位仍存在很大争议;在组织层面,地方政府的选择具有制度惰性;在操作层面,固有的利益分配结构会影响政策的现实效果.制度变革是推进政策的关键.为缓解改革内部控制与自由的根本矛盾,需要在户籍、高考和教育行政等制度上进行全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异地高考本身属德政,但高考招生指标调节难解京沪等地不敢开放问题,比异地高考更重要的是异地中考,比异地中考更关键的是异地教育。浙江、江苏、福建等人口输入大省异地高考门槛虽低,但实现的关键还在异地中考及异地教育。过于细碎的异地高考政策会导致混乱、不公、寻租、限制流动自由等弊端,且效果有限。结合以统一高考等,庶几可匡异地高考之失。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现“异地高考”的阻力分析与消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洪池  梁燕  彭元珍 《高教探索》2013,(1):16-18,29
“异地高考”指的是户口在流出地、但在流入地高中就读并注册学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学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录取的一种方式.教育资源差异导致的利益之争、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高校招生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难以实现“异地高考”的主要阻力,而依据户籍考生和非户籍考生的比例分配招生计划、建立“以学籍为主”的高考报名制度以及实施多元化的高考录取方式和评价标准是消解“异地高考”阻力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7.
《陕西教育》2014,(6):36-38
今年28省份实施异地高考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人地参加高考的问题,被称为“异地高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2013年,中国异地高考艰难“破冰”,共有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庆、云南等12个省份启动实施了这项政策。  相似文献   

8.
熊玲 《湖北教育》2014,(12):41-4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大规模涌入城市,其迁移方式逐渐由个人迁移转为家庭迁移.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限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的问题日益凸显,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当前,异地高考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矛盾、各地准入细则认定难、高考移民的隐患等困难.对此,中央应出台更为明确有效的异地高考政策,建立以学籍为主的高考报名制度,着力推进区域间教育资源均衡化.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孤军深入,必须有相应配套措施做支撑,必须与全面综合改革相协调 2012年岁末,“北上广”异地高考方案揭开面纱。由于设限多、门槛高、难度大,再加上有些社会高度关注的内容缺失,各种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但是,北京、上海、广州“分步实施、逐步解决”的思路和举措充分表明,异地高考改革的大门已然开启,高考户籍制度不再是难以融化的“坚冰”。  相似文献   

10.
异地高考方案执行面临困境,在相当程度上与政策本身的问题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政策目标多重且冲突与政策内容模糊;央地权责关系不当,政策主体重心下移;准入门槛过高,政策目标群体惠及面窄。解决异地高考方案本身的政策问题,首先需要确立异地高考政策目标优先序与加强政策监督。其次需要明确责任,合理调整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的权力结构。同时需要优化异地高考决策的协商网络,扩大民众参与的广泛性,完善各方利益的表达机制和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1.
汉斯立克是西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奠基者,他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集中阐述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其主要内容由序和七章构成,序是全书的归纳与总结.主要包含正反两个基本命题,而后面的七章则是对序的演绎与推论。《论音乐的美》是西方音乐美学方面的巨著,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它的问世形成了西方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与他律论二元并存的思想局面,树立了西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专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专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强化意识、创新观念、创新思维、改革“两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抢占网络阵地和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以《礼记》作为重心,着重从文化学角度对礼学进行专题研究,是礼学研究的最聪明之举。《礼记研究》一书有如下特点:一、纵横驰聘,游刃有余,二、笔之所致,广有新意;三、借助优长,填补空白,大量融汇有关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也是它的特点。这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是当今礼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4.
词学界李清照的《论词》虽不乏研究,但少有人认识到它为宋词发展奠定理论的价值,本文指出,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是“小歌词”的理论,作为中国词学的开山纲领,规范并引导了宋代词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韩愈是唐宋散文家之一,其《原毁》论述了毁谤产生的原因。该文从翻译《原毁》感想出发,讨论古文翻译中的问题,并在古文英译方面提出了探讨,从而逐步提高古文翻译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歌曲     
歌曲是融合学和音乐两大领域的艺术品类,有着学和音乐都不具备的表情达意的广阔空间。歌词和曲调好比两翼,使情、意的巨鸟在情感的空间里展翅飞翔。  相似文献   

17.
论述契诃夫的天才观 ,从“勇于向逆境斗争”、“培养崇高的责任感”、“把天赋变成实际才能”、“磨炼刚毅的意志”、“必须不断超越自我”四个方面对契诃夫天才的精辟、深刻而独到的看法作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水平低下是当前制约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持久有效地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即:国家与政府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经费上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建立继续教育基地并加大质量监控的力度;教师继续教育机构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和深化教学改革;教师本人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李贽论学,片言只语,但崇新尚变,提出了一种有机发展的学史观;主“童心之自”,把“童心”作为学的本体,人性化了学的内容;“以自然之为美”,用运动性、创造性、狂想笥规范学的创作,不成体系,自成体系。其体系既有谨严求实的科学性,又有浪漫前卫的创新性,具有巨大的理论张力。  相似文献   

20.
《史通》一书集中体现了刘知几的史学理念。他关于史学变革原则与方法的阐释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的形成与刘知几个人的才识和当时社会的大环境紧密相连。它是在批评旧史学与讨论史法义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体现了中国学术"不离事而言理"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