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有位城市青年到乡下游玩,看到一位农民把一头大水牛拴在一个小小的木桩上。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去问:“大伯,您不担心它会跑掉吗?”农民十分肯定地说:“它不会跑掉的,从来都是这样的。”青年有些迷惑,忍不住又问:“为什么这样呢?”在他看来,这么一个小小的木桩,牛只要稍一用力不就挣脱出来了吗?农民走近他,压低声音说:“小伙子,我告诉你,当这头牛还是小牛的时候,我就给它拴在这个木桩上了,刚开始它不是那么老实,有时撒野想从木桩上挣脱,但那时它的力气小,折腾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见没法子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也没有心思跟这个木…  相似文献   

2.
刘彤 《网球》2013,(8):110-111
如果不是真正和高雅坐下来面对面的聊天,你很难相信她会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倒不是说她的性格有多难相处,只是作为曾经的王子中国分公司总经理,她经常会被人们自然而然的划归到高贵冷艳的"女强人"范畴,但是只要你和她聊上两分钟,这个想法就会消失了,她一开腔的京味儿就宣告了她绝不是那种端着架子的"白富美"。"千万别把我归到‘女强人’那类,我真不是。我这人在外面喜欢示弱,做事情上也比较随性,我总觉得凡事别弄太完美,能做到好最好,不能就尽量,别太强求。我从不跟自己较劲,不跟别人较劲。"和那些喜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在一次“夕阳红”电视专栏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主持人对一个60多岁、从事会计工作几十年的老太太说:“您都工作了几十年了,好不容易退休,为什么不在家享享清福,还要出来工作呢?”老太太说:“我觉得自己还年轻,应为社会发挥余热。在家呆着浑身不舒服,觉得自己好似无用之人。”主持人又问她:“现在的公司不再像以前那样办公,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来说,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您觉得能跟上这个节奏吗?”老太太十分自信地回答:“能。”她那充满自信、肯定的回答赢得了在场观众热烈持久的掌声。老太太还告诉主持人,出来工作让她觉得每…  相似文献   

4.
我不太喜欢今年的总决赛,不是不激烈、双方都在火拼,场面火爆,也绝对的投入。但比赛没有悬念。如果一场比赛没有打完就知道了结果。你说还有没有兴趣? 湖人队几乎已经肯定会赢得今年的总冠军,这样他们就完成了他们的第一个“三连冠”。胜利对他们而言似平己成了习惯。棒起奖杯的那一霎那他们也会欢呼,会激动,那剩下的是什么呢?是孤独吗?  相似文献   

5.
人们都说侯牧人是因为写了那首第十一届亚运会的主题歌《亚洲的太阳》才“火”起来的,其实,从一九八一年开始,他就一直在默默地写着唱着他那种独特的城市民谣。同侯牧人聊天,没想到先谈的不是他的音乐而是足球。侯牧人说:“我最喜欢的就是足球,真的,从小就喜欢。我觉得它最能体现出男人那股向前、坚韧以及反叛的精神。特别是去现场看比赛,你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为你喜爱的球队呐喊,也可以发泄一下你积蓄已久的情绪,当然你也别闹事。看完一场球,你会觉得自己轻松了好多,干什么都有劲儿了。其实,音乐和足球在某些感觉上是相通的。”“那您是每场必去了?”我问道。他不假思索地说:“只要有时间,我是每场都落不下的。再说,你生长在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位家长因长期为孩子劳累、跟孩子着急较劲得了一身病,参加了我的学习班,用哲学辩证的方法进行心理调整,把以前对孩子的着急、生气、恨铁不成钢等心理转变了,身体健康了,也不跟孩子较劲了。孩子发现家长变了,问他母亲:“您现在怎么变了,跟以前不一样了?”母亲说:“我学了一个教人想开的心理平衡理论。”孩子说:“您怎么不早学呢?您不容易,您知道不知道,我也不容易。”这个孩子说,我要见见这个老师。我和这个孩子谈了许多,我有很大触动,觉得家长教育孩子不容易,但孩子也很不容易,可是往往站在家长的位置上,对孩子的心理察觉…  相似文献   

7.
这个有争议,肯定有争议。我当然指的不是谁是最美的宝贝儿有争议,这个争议是肯定的。那么我说的“争议”是什么?比如上期拉页的库娃,比如再上期的昂毕斯,比如再再上期的……打住,还是说这期吧。为什么我们老是有争议,或者换个问法,为什么你们爱看?这不是我们的问题,当然也不应该不可能是你们的。  相似文献   

8.
雪人随想期待了很久的2002年就这样匆匆过去了。总觉得时间过的太快,还来不及咀嚼,就已经开始回味。这一年对于我来说,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尽管我并不是这些故事的主角,但我仍旧在非常卖力地扮演好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因为我认定作为一个普通人,这就是所谓的本分。当然,你还有权期待故事的情节如何跌宕,但你千万不要等待奇迹,你也尽可以随着故事的波折而心襟荡漾,但决不能误以为那就是真实,起码对于弱势群体来说,那不是真实。我还记得韩国队在2002年世界杯上输给德国队后,媒体中就有了这样一种说法:世界杯又回到了它原来的轨道上。我已经不记得说这句话的人了,但他在说这句话的口气我一  相似文献   

9.
朱金凤 《当代体育》2007,(12):62-63
“我最欣赏孙凤武的球技,我觉得他很全面,虽然当时只是念国中,看法也许学不是很成熟,但是他那剽悍的拼劲、锐利的眼神就像是枕戈待旦的战士,我觉得作为一名后卫就是要这个样子。”说这话时,颜行书才19岁,才开始自己的篮球追梦之旅;12年时空变换,谁也想不到,颜行书今天会在当年的偶像手下打球。  相似文献   

10.
勒布朗詹姆斯有一份非同寻常的天赋。他是为数不多的拥有“照相机记忆法”的天才,能记住一场比赛48分钟内所有球员在场上的位置。詹姆斯本人也承认这一点:“我一直都是这样。小时候我的队友就会问我关于比赛细节的问题,当我一一回答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很惊讶,他们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记得那么久之前的事情。但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从小就有这种能力,那可能是我的天赋吧!”这种能力造就了今天的这个勒布朗·詹姆斯。  相似文献   

11.
说、学、逗、唱,您称得起是样样精通了。相声演员嘛I都要会一些。尤其是您的“学”功更为见长。这是比较着说。什么都能学,学什么象什么。也不敢说。甲乙甲乙甲乙 坛甲特别是您学那犬吠。乙狗叫。甲那真绝了。乙噢I甲知道的是您在表演。乙不知道的呢?甲都以为狗是真在那叫 唤呢。乙(推甲)去!去I去!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甲您不爱听了。乙本来嘛。甲其实这正是您艺术上炉火纯青的一个标志。不论做什么工作,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倒是。特别是练点绝招,那要下很大的功夫,花很大的气力,象您学狗叫,那不也是”.~行行行了,你就…  相似文献   

12.
开篇“职业之路”是一个酝酿已久的栏目,它原来拟定的名宇叫做“通往职业之路”。作为一个长期喜欢在网站和平媒写一些CS文章和评论的人,我常常会被问到这种:“你看我能打出来吗?”“你看他/她能打出来吗?”我不是什么神仙,从别人拿来的demo中就能判断出一个人的潜力,但在以前,我却有这个胆量,我会很肆无忌惮地说,这个人大局观如何,步枪水平如何,意识怎么样,等等。我那时总觉得让更多有天分的人参与到职业CS行列,会对整个CS圈子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呆得越久,想法就越不一样了。毕竟CS是人打的,人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存在。看到好多孩子执着地追求职业梦想,奋不顾身地或辍学或流离,我总是觉得很难过,因为我一直认为CS是一个好游戏,它本不该让人这么苦。只是,在职业CS世界里,输赢基本就是一切,这种生活的压力不是每一个想打职业的孩子都能明白的。如果CS或者某个电子竞技游戏仅仅是你生活中的一点娱乐,那你完全可以很认真或者很投入地去玩,最多在自己需要忙正事的时侯暂时抛开它,或者买一本《电子竞技》看看现在都有什么新技术新战术新明星出来了……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44′Alex或者Sky,或者Roketboy,你面临的问题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几乎要投入你现实生活的一切,甚至会影响到你的家人,而且,不是你愿意付出或者曾经付出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就因为这条路难走,所以需要跟谨慎。我们的栏目虽说名字叫做“职业之路”,但这个栏目可不是让职业明星来大谈自己当年如何艰辛,如何苦练,如何实力大增再传授一点自己的独家技巧,也不是告诉你世界如何黑暗,游戏如何没有出路的社会新闻版。经常会在编辑部看到来帮孩子预订杂志的父母,我每次都是诚惶诚恐恭恭敬敬,这不但是因为他们是长辈,还因为对那份信任的不安,至少他们觉得我们的杂志会对他们的孩子有正面的影响,或者至少不会有负面的影响。每次遇到有职业梦想的孩子,我总是很难不去想他们背后的家庭因素,而这些想法很难在什么技战术分析或者demo评论中表达出来。对于想要选择职业道路的读者,如果你认真地思考过,而且你觉得你可以,但是你需要机会,如果你在犹豫,而且你觉得你可以,但是你需要建议,我们这个小小的栏目,一定可以给你一点小小的帮助。也希望大家能从别人的故事里得到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13.
我不聪明 为什么觉得自己不聪明? 从小我就觉得自己不聪明。直到现在,有人说我聪明,我还是不相信。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自己一点都不聪明。当然,也没有人说我笨。 那你认为自己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靠什么? 靠教练,靠苦练,不断地寻找一些新的东西,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东西。我是属于比较勤奋的那类人。 队友和对手们都觉得你打球挺聪明? 我打球算落点,讲战术,属于投入型的吧。如果我精力不集中,不投入,这球就没办法打了。虽然在场上我不会大喊大叫,但我会认真去想战术。 到现在为止,你自己比较满意的是哪几场球? 第2届…  相似文献   

14.
有时,你会觉得世界欺骗了你,那么,我告诉你,这也是真实的一部分。 我曾在火箭队打出开季5胜1败高居西部榜首时。做过一个大胆的预测,那就是火箭队一定有问题。这种猜度。不是出自对火箭队的习惯性不自信,也不是弗朗西斯的不受重用,因为我觉得当时的阿德尔曼和火箭队.彼此都在做出一种无奈的妥协。  相似文献   

15.
您想想,球迷眼巴巴地盯着,这个杯那个锦标在那儿放着,可中国队就是屡战屡败,沾不上边,您说败不败兴。可咱也不是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比中国人还中国人的施大爷就认识到:“在亚洲,谁能打垮中国队?没有!我们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这大概不仅仅是施拉普纳的足球心理观。  相似文献   

16.
特华 《桥牌》2009,(6):38-39
在社区活动站门口,董局长刚一进门,网迷马上过来,“老爷子,来了您呐,茶我都给您沏好了”。董老说:“哟,都这点儿了,还沏这么酽的茶,精气神儿上来了,还不把你打得找不找北!”哈哈哈,董局长爽朗地笑了。宋站长过来就给了网迷一巴掌:“就你会耍贫嘴,你看人家护士和李老师来了就摆桌子、发牌。你整个就是一景德镇的破茶壶——就剩一好嘴儿了。”网迷悻悻地嘟囔着:“那黑板不是我擦的呀?不然您怎么展示您那原乡村教师的板书呀。”黑板上写着对阵表:  相似文献   

17.
所有人都说,能去看世界杯的人可真牛啊!我也觉得能去看世界杯很牛。既然是牛,那就一定需要饲料。德国都有什么“饲料”给那些去看世界杯的“牛”呢?客官莫急,待小女子给您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8.
来信选登     
《网球》2012,(6):10
serra先生:每年的泥地赛季我都有一个巨大的疑惑,这个疑惑在内心盘桓了很多年我都不敢说出口,而现在说我觉得也有点冒昧了:那就是为何我们中国不能有泥地赛事?为何整个亚洲的赛事越来越多也不见泥地赛事?——珠海/李文浩  相似文献   

19.
演戏     
早些年没电视,大家都守着收音机听节 目。后来有了半导体,个儿头小了许多,揣在衣兜里,走到哪儿听到哪儿,感觉特先进。那时候收音机(包括早期的电视)里就那么俩台,播的都是板着脸教育人民的节目,没啥选择。老百姓只能是您播啥咱听啥,您放啥咱看啥,习惯了,倒也没觉得那个啥。 现在电视频道多得看不过来,主持人一顺儿的帅哥靓妹,青春可人,和气着呢,从开始问好到末了谢谢,那叫亲热,巴不得你天天看他们的节目,好歹混个脸儿熟。不是有个词儿叫收视率吗,谁的节目好,如今是老百姓说了算。有了这个率,就有市场,就有钱——他们不变着法地哄您高兴才怪。  相似文献   

20.
正甲:有这么一句话您听说过没有?叫做"千里姻缘一票牵"?乙:您说错了,那叫"千里姻缘一线牵",您那一票牵是怎么回事?甲:票就是指收集邮票。集邮你喜欢吗?乙:集邮是一项非常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应该大力提倡,我也喜欢。甲:那我给您提个问题,您说集邮与爱情有什么联系?乙:这我可说不好。您说说集邮与爱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甲:我二哥就是个集邮迷,他哪儿都好,就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前两年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两个人在公园见了面,结果那个女孩儿性格和我二哥差不多,也不爱说话,俩人儿你看我我看你竟相面了,谁也不知说点儿什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