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选取1993 ~2013年安徽省的人口流动以及三大产业产值的数据,将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加以综合运用来分析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大产业与人口流动之间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并且第二、三产业是人口流动的格兰杰原因,由此表明加工贸易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使得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省外转移减少,这为中部地区能够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托达罗模型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ichaelP.Todro)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结果不仅使城市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而且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应该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与托达罗模型极为吻合,用户籍制度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城市化水平严重落后于工业化水平,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产生了不利影响。实际上,托达罗模型在理论和实践上是有其自身缺陷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对于提高我国人力资本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是一个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的省份,根据劳动力的供需情况将安徽省各市分为四个等级。通过对安徽省流入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分析发现安徽省流入人口的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和结构特征等。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流入人口迁移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该地的经济总量和人口集聚效应,因此,提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和吸引本省外出人口回流,加大城市宣传力度,探索多种劳动力需求信息发布渠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现状解析 安徽是一个中部农业大省,也是农业劳动力输出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农民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当前,劳务经济已成为安徽省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起到了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作用,已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据省农调队资料,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经济全球化使得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成为可能并得到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会有更多的劳动力向境外输出并且接纳更多的外来劳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跨国流动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跨国流动合理有序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教育是促进劳动力流动、变人口包袱为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从力的三要素作为切入点分别探析教育水平对劳动力工作流动的作用力大小、教育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力方向、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力点,来阐述教育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力。提出启示和建议来消除劳动力流动中的教育障碍,化解我国劳动力流动中的矛盾,以期实现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教育是促进劳动力流动、变人口包袱为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从力的三要素作为切入点分别探析教育水平对劳动力工作流动的作用力大小、教育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力方向、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力点,来阐述教育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力。提出启示和建议来消除劳动力流动中的教育障碍,化解我国劳动力流动中的矛盾,以期实现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研究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问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寻找原因.从宏观角度看,劳动力流动是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排斥力"和城镇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是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动力.而政策起了闸门作用.从微观层次看,每次流动行为的产生,关键取决于该主体对流动收益和成本的权衡.  相似文献   

9.
人口流动是全球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本文所考查的是广西西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动.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侧重探讨流动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使人们对本地区的人口流动有一个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将经济生产中两部门结构转化为三部门结构,包括本地传统部门、本地资本部门和外地资本部门。通过分析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得出人口流动对输出地经济影响路径,证明对于人口输出地,人口流动会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并将其效果划分为“生产效应”和“转移效应”。以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省为例,估算出1992年至2011年间,人口流动解释了安徽省人均产出增长的16.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