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这里介绍几组速算法,可以使计算简便,并能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一、被乘数和乘数都是两位数,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相加等于10的。例:29×21=609,37×33=1221,91×99=9009。计算方法:在被乘数的十位数上加1,与乘数的十位数相乘,得乘积的百位(满10进作千位);再把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数相乘,得乘积的十位和个位(不满10只作个位,十位上写0)。二、被乘数和乘数都是两位数,十位数字都是1。个位数字是1~9的。例:13×15=195,19×18=342,19×11=209。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 ,有的学生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出现了两种错误 :其一 ,乘数12去乘被乘数23时 ,十位上1去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所得的积“3” ,不是跟十位数对齐 ,而是与个位数对齐写在个位上 ,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所得的积“2” ,也就写在了十位上。其计算结果是 :第一次部分积46加上第二次部分积23得69 ;其二 ,第一次部分积是先用乘数个位上的2乘被乘数个位上的3 ,得“6” ,写在个位上 ,再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 ,得“2” ,写在十位上 ,得部分积26。第二次部分积“23”对位正确 ,其计算结…  相似文献   

3.
其一,求联系。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大部分新知都是以前学过知识的发展和深化。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建构新的知识网络。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教师先复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让学生回顾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一,要把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的积是表示有多少个十,这时积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  相似文献   

4.
正在与香港同行共同备课时,赫然发现:香港的乘法竖式(港称"直式")计算,是"从左乘起"的。如24×12,其计算过程如图1。2 4×1 22 4 0……24×104 8……24×22 8 8图1当然,说是"从左乘起",却也只是先用乘数左边十位上的数乘被乘数,再向右用乘数个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时,又都是从右乘起的了。像图1的竖式中,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24"时,个位先  相似文献   

5.
<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是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中“生”出来的,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有着内在的联系。怎样做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呢?下面以14×12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掌握算理14×12,因数14和12都是两位数,计算时要分三步完成。第一步:用因数12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即个位写8,十位写2。第二步:用因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在这里,12中的1表示1个十,14×1=14实际上就是14×10=140,所以14表示14个十,即140。第三步:把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积——28和140加起来,得168。这个计算过程的“道理”可以借助下边的点子图来辅助理解,  相似文献   

6.
在教第五册笔算乘法中的一位数乘二位数时,教师复习了后,紧接着出示教材上的例1:,让学生尝试计算,并问学生乘的顺序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个位还是十位。学生甲说:“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十位1得3,积为36。”学生乙说:“也可以先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得3,再用乘数3去乘被乘数的个位2得6,积也是36。”学生丙说:“两种方法都要得。”教师表态说:“还是丙说得对,像这道题,甲和乙的方法都可以。”说完又出示一道题:,让学生探索后,再问学生乘的顺序怎样。这时,学生丁…  相似文献   

7.
在教人教版小学数学笔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复习完表内乘法,紧接着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计算34×2=(),并抛出疑问,计算顺序是先用2去乘34的个位还是十位?学生A说,先用2去乘34的个位得8,再用2去乘34的十位得6,积为68;学生B说,也可以用2去乘34的十位得6,再用2去乘34的个位得8,积也是68;学生C自作聪明地说,两种方法都要得.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一位数乘两位数是在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就知识内在关系而言,表内乘法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工具,一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竖式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在方法格式上的必要准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也是有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由乘数乘被乘数个位的积与乘被乘数十位的积合成的,如13×2=3×2+10×2。这就是乘数既要乘被乘数的个位,也要乘被乘数的十位的根据和原因。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三个问题:一是学生没有学过乘法分配律,对于一位效乘两位数,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案例一】以点呈现教学内容,孤立传授知识学生交流了“12乘3”的估算、口算算法后——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生1:我是笔算的。先从个位乘起,用3去乘2得6,积的个位上写6,再用3去乘1得3,积的十位上写3“,12乘3”得36。生2:我也是笔算的,但不是从个位乘起,我认为从十位乘起也行“,12乘3”得36。师:这两种算法都行吗?生3:我认为两种算法都行,因为它们的乘积是一样的。……(学生争论不休。)师:下节课学进位乘法时,该怎么办呢?生4:(揣摩着)看起来只好从个位乘起了。师:(…  相似文献   

10.
一、两位数平方。先看下列对应数值:再看两例;①37~2=3×4×100 7~2 3×40=1369.竖式示意如下左。②83~2=8×9×100 3~2 8×(-40)=6889.竖式示意如上右。由例可知,求两位数的平方,可用十位数字乘它的后继数(比它大1)的积作千位、百位上的数,个位数字的平方作十位、百位上的数(得数仅一位,则  相似文献   

11.
动脑筋二题     
1.已知下列算式中5C9是3的倍数,试确定A、B、C。1A332B5C9 解:已知5C9是3的倍数,所以5 C 9是3的倍数,从而得C=1、4、7;又由左数第三列得B=6;再由左数第一列得A 2>10,得出A=9,所以C必等于1。即A=9,B=6,C=1。2.将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得一个新的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相乘得下式,求这个两位红花花红3781892268×解:两位数“红花”是378和189的公约数,由于378=2×33×7,189=33×7,所以“红花”只能是21或63。但21×12≠2268,而63×36=2268,从而得出所求的两位数为63。(中学特级教师王克训指导)动脑筋二题$河南太康马头镇刘…  相似文献   

12.
1、坝空6。(10分) (1)珠算乘法的顺序是用()从右到友依 次去乘()每一位上的数。”。 (2)乘数是两位数的珠算乘法,在乘以前,先 从()的个位起向()数()位,定为 ()的个位。 (3)两位数珠算乘法,拨珠的位置是有规律的。 先用乘数个位上的敷去乘,满“10”记()位, ,不满叮”记()俭;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 满“10”改(,)位,,不满“10)y记()位。。2、筋择。(10分) (1)在正确答案下面的O内涂上颜色 1348 x 8 10784 1784 10718 O co o (2)下面哪个算式在计算时要用到顶珠就在哪。 道题的“O”里涂上颜色。 87x2598X7986X67 cOO -(8)下面哪个算式在…  相似文献   

13.
我设想的练习,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使学生富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想象能力。例如:67×58=3886按计算法则计算我设想的练习(1)一步:被乘数个位7,乘数个位上8,相乘得56,被乘数十位上6,乘数十位上5,相乘得3O。(2)二步:乘数十位上的5与被乘数个位上的7相乘得35,被乘数十位上的6与乘数个位上的8相乘得48。(3)三步:整理出积。我设想的练习第一步这样计算:一次定位取值。定位,初步推出积一定是几位数——积是4位数;取值在什么数以上——这个积在3O56以上才正确。倘若计算积的结果低于这个数就是计算…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由于口决句数较多,得数较大,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迅速地熟记“9”的口诀,我在启发学生列出其乘法算式并说出相应的口诀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的如下规律: 1.乘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的积逐次少9。如9×2=18 18比27少9 9×3=27 2.乘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的积的十位上的数字逐次少1,而个位上的数字逐次多1。如9×4=36 3比4少1,6比5多1。 9×5=45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六册第3~4页例题及“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百以内)、几乘几十(积在千以内)。2.通过自主探究口算乘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教学重点:用乘数乘被乘数的个位满了10怎样进位。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提示课题1.填空。20里面有()个十400里有()个百6个十是()12个百是()15个十是()6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2.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10×313×3130×32×202×242×240选择两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揭示课题:这节…  相似文献   

16.
91是个有趣的数。用一个十位与个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去乘以91,只要把这个数的个位和十位数字拉开,分别作为千位和个位数字,再在百位和十位上放两个0,就得到它们的积。例如:11×91=100122×91=200233×91=300344×91=400455×91=500566×91=600677×91=700788×91=800899×91=90  相似文献   

17.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围绕教材重难点,设计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1.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在讲清为什么“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应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的算理后。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2.在教学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试商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下面各题,除数可以看作几十来试商,并说出各题的商是几? 3.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新知,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上运算符号或数字。已知80÷40=2 那么(80×10)÷(40×10)=□ (80×8)÷(40×□)=2 (80÷5)÷(40÷5)=□ (80÷4)÷(40÷□)=2 (80○2)÷(40÷2)=2  相似文献   

18.
(一)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甲、教学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和建立倍的概念。乙、教学难点:①建立倍的概念;②理解求一个数几倍的含义;③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及乘数与被乘数每一位相乘连续进位和积的对应。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认识一位数乘两位数或三、四位数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推算;②能对一个乘法算式用两种读法,即25×4读作25乘以4,或4乘25;③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过程,知道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④掌握被乘数中间、末尾有O的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⑤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结果得0,在连乘算式中,只要有一个乘数或被乘数是0,这个乘式的  相似文献   

19.
对称的算式     
<正>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我们除了要学会计算之外,还要去探讨乘法中一些有趣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比如,比较下面这些乘法算式的乘积,你有什么发现?24×63=42×36=14×82=41×28=我们可以先算出乘积,再比较。24×63=1512 42×36=1512 14×82=1148 41×28=1148从结果可以看出:24×63=42×36,14×82=41×28。我们发现,24变成了42,63变成了36,14变成了41,82变成了28,即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交换,而乘积却不变。  相似文献   

20.
上学期,数学课上,我做了这样一个尝试:讲完竖式后的练习课上,我让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板演,写完后,让孩子讲一讲自己是怎么算的?是怎么想的?比如:15+27=?当时,我记得我们班的王晨是这样说的:“先写个10,再写1和十位对齐,5和个位对齐,2和1对齐,7和5对齐,先算个位上的5加7,因为5个珠子加上7个珠子是12个珠子,满十了就拨回十个珠子,向十位进一,个位写2,再算十位,1加2等于3,再加上进上的1等于4,就等于42.”孩子说得特别清楚,特别细致,超乎我预料的是,孩子会把计算过程和上课拨珠子的过程联系起来,下面听课的孩子也听得认真积极.于是我肯定了她的说法,并大加赞赏了一番,听课的孩子都投来了佩服、羡慕的目光.从她的眼神里,我也看到了成功感和自豪感.从那以后,她上课的状态特别积极.之后,在讲练习题时,我常常让好一些的孩子到前面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