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行宫腔镜检查并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86例,同时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无并发症发生.结果: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既可以明确诊断,又能够定位取活检送病理,根据病理结果或病情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对于无生育要求的病人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这样既可以治疗彻底,又可以保留完整的子宫,根据年龄及激素水平给予适当的激素治疗既可以有效防止复发又可以防止恶变.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创伤小,并能同时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腹腔镜下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施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的5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安全性,可行性。结果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54例,术中出血平均80ml,平均手术时间100分钟,平均住院日5天,无1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发生输尿管损伤,余无术后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安全,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无手术瘢痕,可作为临床选用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结核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对6年来两院诊断子宫内膜结核的13例病人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13例均为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而常被忽略,对伴有月经异常的病人应考虑做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结论:子宫内膜结核是女性生殖器结核中的主要部位之一,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药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收集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Me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RCT,合计患者8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OR=2.66,0.95%CI(1.83,3.86),Z=5.15,P=0.35],此外还可以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如周围神经毒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大肠癌优于单纯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腹腔镜手术(LS)微创手术53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进行分。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损伤小、痛苦轻、痕迹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对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切除效果。方法:对我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的44例患者共46枚息肉行EMR切除术,对术后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即时出血2例,延迟出血1例,以上3例均内镜下处理后出血停止,无穿孔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术(EMR)切除大肠扁平及亚蒂息肉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88例子宫肌瘤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88例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全子宫切除术48例,次全子宫切除术22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8例.结果:88例子宫肌瘤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全部治愈,术后并发症少,无复发病例.结论:依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肌瘤类型及合并卵巢肿瘤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原则上因尽量保留卵巢.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先进的医学技术与医学设备对内镜下电凝电切胃肠道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病人中选取XX例患有胃肠道息肉的患者,他们的年龄在16-80岁之间.在患者入院之后,对他们进行电子胃镜的检查,并根据息肉在内镜下的状态与大小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手术之后要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在经过内镜下电凝电切切除息肉的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精心地护理,没有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运用内镜下电凝电切手术的方式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患者,安全性较高,患者的满意度很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途径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2例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传统腹式子宫全切除术(TAH)273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166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VH)51例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TLH)112例,比较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TAH、TVH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TLH、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相比较,LAVH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主要有出血和脏器损伤,TAH组明显少于LAVH(P=0.022);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比较,LAVH组显著长于TVH、T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术后体温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平均治疗费用比较,LAVH组与TLH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TVH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比较,TAH组明显长于其他三组(P<0.05),TLH组显著短于LAVH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比较,TAH组明显长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与TLH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途径子宫全切除术各有优势,且互不能完全替代,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医院的条件等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微创、经济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评价经内镜高频电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电治疗仪通过内窥镜实施治疗操作 ,将圈套器置于息肉根基部稍上方 ,收紧钢丝 ,通电切除。结果 :12 8例 (14 1枚 )息肉切除均获得成功 ,对直径 <2cm一次治疗成功率 10 0 %。 1枚 4cm息肉 ,4次电凝电切治愈 ,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本方法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安全 ,疗效确切 ,医疗费用低 ,少见并发症发生[1,2 ] ,为临床治疗息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对8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并透明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失去极性,细胞核变大、变圆、核仁突出,染色质粗或呈空泡状.同时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为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子宫内膜样腺癌多数仅累及浅肌层。皆无转移.1例子宫内膜腺鳞癌呈双侧卵巢转移;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40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应注意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鉴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方法,总结降低手术并发症的经验,采用对2003年7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妇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得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剖宫产之后,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在产后,表现为切口部位出现疼痛肿块并随月经周期变化,有较为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因此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手术操作要精细,术中要注意腹壁切口的保护,术后要清洗伤口,预防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其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子宫切口撕裂是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成切口撕裂的原因有很多,如麻醉效果、子宫下段的形成情况、术者的手法以及胎儿等因素,现结合48例临床资料对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撕裂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林明 《考试周刊》2015,(19):139-14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48例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 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63.5%,观察组治愈17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79.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越来越受到医患的欢迎。为了对其临床应用价值作进一步探讨,我院妇科于2000.6~2001.8月,共进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18例,开腹全子宫切除术22例。本文从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超导)可视操作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优越性。方法以90例行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作为观察组,与90例同期行常规人工流产术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疼痛、术后并发症如吸宫不全、阴道出血时间长、月经出血量减少、宫腔或宫颈管粘连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镇痛有效率高、出血感染机率低、子宫损伤小等明显的临床优越性。结论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减少了常见并发症,降低了对子宫内膜功能层的过度损伤,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有效地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方法:应用LIGIQ4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阴道检查36例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状态,并观察病变处血流阻力指数。结果:有效地诊断及鉴别诊断宫颈内膜息肉、黏膜下小肌瘤、内膜增生过长。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所提供的二维及血流信息能较为准确地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给子宫切除术的病人施行硬膜外麻醉(EA)并用脊麻(SA),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对其中20例进行分析,初步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年龄28~60(42.95±7.84)岁,体重45~71(55.84±6.06)kg,手术时间最短70min,最长180min。所有病人为诊断明确需行子宫切除术者,均属ASAⅠ~Ⅱ级。 麻醉方法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0.2,阿托品0.5mg,入室后先给予静脉建立液路,输注林格氏液500~600ml,于L1-2行硬膜外  相似文献   

19.
吗啡作为强效镇痛药已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 ,镇痛效果确切可靠。但由于可能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 ,常常给病人增加痛苦。为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减少吗啡并发症 ,我们采用吗啡与新斯的明合用的方法 ,临床效果确切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180例择期子宫切除术或卵巢肿物切除术病人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 90例。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和手术种类等基本相似 (P >0 .0 5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 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钠 0 .2、阿托品 0 .5mg。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穿…  相似文献   

20.
自19980.1~2004.1月收集5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MCO)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