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一种语言,应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丰富的语言感性材料。学习古代汉语,我们只能通过对语言感性材料的学习,来体味其语言环境,弥补缺乏语言环境之不足。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多读、多思是学习古文、掌握古代汉语的根本途径,但读的范围总是有限度的,一味求“多”,既不可能,也不必要,这就要处理好“文”(文选)与“理”(理论)、“读”与“思”的关系。处理好了,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充分说明“读”的有效性。学生只要把课读熟读透,课中的知、情、意、景就会随“读”潜入心。但弱智儿童由于生理心理的缺陷,读的能力较差,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的能力低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讲究教学技巧,把“读”的训练搞得扎扎实实,让学生带着兴趣读,带着思想情感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在读的过程中有丰富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根据洪镇涛先生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学习语言的思想,我在诵读和阅读的教学中突出“读”字,尝试了“以读为本,沉淀语感,学习语言”的教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一、以读为本,披文入情所谓以读为本就是课堂上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背诵、复述等方式,做到眼看、口诵、心语,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书读通顺,读连贯,真正能够做到“披文入情、入境悟神”。正像洪镇涛先生所说的“抓住学习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语文课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课堂上不应该是教师滔滔不绝的分析讲解,以讲为…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大纲强调语言内化要多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中,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因此读一定要落实到实处。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反复地阅读,读通,读懂,才能发现问题,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围绕一个“读”字来展开,通过“读通”“读懂”“读熟”这三个“读”,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一、读通——指导朗读。扫清朗读障碍文言文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学生无法运用现代的语言思维和语言习惯来阅读文言文。学生刚接触一篇新的文言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扫清朗读障碍,要求学生把文章“读通”,弄清生僻字,把字词的读音读准,读出感情,并且知道在哪里该停顿、哪里不该停顿。  相似文献   

6.
新大纲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和语言积累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突出强调了语文“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指导、诱导学生自主读书,启发学生阅读的心智,把“读”与“思”结合起来,以读促悟,以悟导读,从而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读”的活动归纳成四点:一、初读求通、整体感知每篇课文教学,都应把自能读书放在首位。给予学生充分读书的时…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立足工具,弘扬人文”,需要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品味语言、咀嚼文字、体验情感。本节课的教学旨在捕捉课文的关键旬段及灵动的字词,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品味,读中悟情,读中明理,以语言训练为基础,将“工具”落实到位,让“人文”润物无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施教之功,贵在导学。”语文教师应凭借教材导读、导思、导议、导疑、导练。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三读三问”教学法之精髓就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课堂操作要领大体如下:   “一读一问”:读通—感知。一般在首堂课教师范读之后,学生朗读或默读全文 3遍,随即提出“一问”。通过一读一问,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梗概,然后自学生字词,自思回答,互议启发,自练过好字词关。使字求其读,词求其解,篇求其意。最后提…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把“自主学习”引进课堂,摒弃传统的“师讲生听”、“师教生学”的被动教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达到“自能研究,不待老师讲”的最终目的。一、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语文教学,实际上是通过学生的读书活动,把课本的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质的过程。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能促进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可以领悟遣词用语的精妙。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读…  相似文献   

10.
“用自己的口气说书上的话”是我们所进行的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改实验的主要要求,这个实验摒弃了繁琐的分析和微言大义式的挖掘,让学生把规范、丰富的书面语言内化为口头语言,从而达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的目的。在教学中,我采用“读—说—演”的教学程序进行“用自己的口气说书上的话”的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读是基础读是说的基础,只有把课文真正读熟、读好才能说好。因此,老师可采用多种阅读形式,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一)自由读。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汉语拼音,反复朗读课文,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朗读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形成语感,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学生主体学习语言的方式是外在“读”与内在“悟”统一的心理活动方式。从小学生学习语言字的吸收与运用.实现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内化,必须有学生主体真正参与的积极的实践活动。这一主体实践活动不仅是外在表现于“读”的语言学习活动.更是内在体现为“悟”的心理活动。即对语言字表达的内容,蕴含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2.
本的自读目的.编在“单元提示”和课的“自读提示”中已明示。需引起注意的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良好的语感是学好语的重要目的,因此对这篇语言富丽、生动、恣肆的自读课来说,学生朗读就显得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王晓云 《甘肃教育》2009,(23):60-60
叶老曾经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可见“读”的重要性。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通过读,学生可以加深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理解,培养其概括能力;通过读,学生可以了解句与句、段之问的逻辑关系,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读,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为其表情达意打下基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相似文献   

14.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5.
以“练”代“讲”五法□酒钢二小汪水兰一、导“读”代讲。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会读、读懂,所以,“读”应当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基本模式。课文容易处当然不必讲,可指导学生自己去读,即使一般的疑难处,教师也不必讲,不妨利用课文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读中去“瞻前...  相似文献   

16.
生气的骆驼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显然口头语言表达清楚,才有书面语言的流畅。要读懂课文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必须加强读的训练,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却忽略读的环节,学生不愿意读,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以为多做题就能学好语文。其实古人很早就有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精辟之见。可见,惟有多读,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有了良好的语感,才能有充足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抓语文教学,应从“读”抓起,从课堂抓起。 众所周知,语文能力主要包括读、写、听、说四个方面,其中,“读”是基础,是前提。读能使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汇,领悟为文之道,逐步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读”不过关,写、听、说就失去了依托,学好语文就成了一句空话。教语文先抓读,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8.
“读读背背”是新课标颁布以后,出现在人教版小语教材中的一种新的语文训练形式。编排设计这类训练,旨在让学生积累词语、句子、诗歌等精彩的语言材料,以丰富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文涵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可见,“着眼发展,着手读背”应是其教学的基本思想。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这种训练缺乏认识和研究,不少课堂只是为读而读,为背而背,致使这类本来充满新意的训练步人了呆读死背的歧途。  相似文献   

19.
一、多读,读有所获“多读多背”是传统的教学经验之一。人们熟知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等都是古人读书经验的精辟概括,说明了“读”的重要。新大纲强调了朗读和默读训练的重要性,“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多读,理所当然地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为了调动学生多读的积极性,我们采用了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引读、同桌对读、评读、感情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多种方法,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反复…  相似文献   

20.
王辉勇 《四川教育》2009,(10):29-29
从课堂结构看,本课以“读”为贯穿全课的线索。仔细研究本课的“读”,你会发现,“读”是显性的事件,隐性的事件则是语言训练和精神铺垫的同构共生,“读”是串起语言与精神的“珍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