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在大学校园里,我只做过一件不可告人的事———发行了50张面值为10元、一张面值为百元的幸运彩票。这一切只因为一个叫简爱的女孩儿。元旦前夕,班主任很慎重地把我叫到她的家里。在那里我见到了简爱的母亲,了解了发生在简爱身上的一切。高考最后一天,她的父亲在送她去考场的路上,被一辆飞驰而过的奥迪撞成了终身残废。简爱被好心的路人扶进了考场,但是发挥得很不理想,一心想去北京大学的她,最后来到我们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师范专科院校。她母亲含着泪水告诉我:自从她爸爸出车祸之后,简爱就从来没有笑过,她开始认为自己是不祥之物,会给身边的人…  相似文献   

2.
“2012年高考考上清华大学的有63人,考上北京大学的有33人;2011年高考考上清华大学的有49人,考上北京大学的有20人;2010年高考考上清华大学的有43人,考上北京大学的有35人。”这是某中学近三年来高考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人数统计,成为陔校证实自己办学成绩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3.
春节越来越近了,小女孩儿的爸爸还没有回来,她的心开始微微地痛,她不希望今年的春节爸爸不在。"妈妈,爸爸是不是该回来了?"她有些担心。"还不到时间……"她的母亲长长地叹了口气。"为什么还不回来?我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孩子有些不耐烦了。母亲没有办法告诉孩子,因为他们还需要等一年。"妈妈也希望爸爸回来,比  相似文献   

4.
王晓健 《中国德育》2012,(12):71-72
小雨是一名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错。2010年年底,她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参加某大学提前录取考试也失败了,她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感觉自己快崩溃了”。在自我陈述中,她写到:“高考在即,我感到乐力越来越大,可学习根本不在状态,上课听不进去,下课无法集中精力,整日恍恍惚惚,感觉茫然极了……我的理想是考上清华大学建筑系,我从...  相似文献   

5.
【模拟新题】傍晚,一个孩子站在窗前望着西边的落日。母亲叫他吃饭,孩子摇摇头,指着窗外说:"要看太阳。""明天再看吧!太阳还会回来的。"母亲告诉孩子。"可是,明天的太阳就不是今天的太阳了!"孩子睁着那双大大的眼睛望着母亲。  相似文献   

6.
刘波 《大学时代》2003,(6):15-17
20岁的白云苹是不幸的,家庭的贫困,沉重的生活,压弯了她的腰,几次险些辍学。白云苹又是幸运的,一份份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又使她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在贫困面前,她没有退却,更没有求得别人的施舍。而是用自己的双手,艰难自救,走出了一条自强之路。她更把这种爱心,这种自强,凝聚成一种精神在校园洒播。困难前,选择坚强面对  20岁的白云苹出生在邓州市张楼乡门庙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她的印象中,贫困一直是这个家庭的主题。1999年,白云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邓州市二中。当她把录取通知拿回家里时,母亲的话就像兜头泼…  相似文献   

7.
梦醒几回     
涉过高考失败的沼泽,猛然发现,还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自己还有圆梦的机会,自考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向我招手。从此,我不再似流浪儿迷失方向,也有了梦的海港。于是,我也把自己看为一名大学生,心中的失落也终于得到补偿。可是,这位母亲却从不溺爱她的孩子。一次考试,我报的三科专业竟然全军覆没,我知道这是我心态不正的结果,怀着侥幸的心理,没有真实力,想徒手混个文凭,不劳而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多少个夜里,同宿舍人员已酣然入梦,而我却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多少个梦中,梦见自己重又参加高考,梦醒时分却又是茫然的痛楚。失去的机会再也不会回来,…  相似文献   

8.
妈妈娘     
“妈妈娘”是个称谓,这个称谓是我妹妹的创举。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过谁这么喊母亲的。我觉得这个叫法很好,新鲜、贴切、亲情浓浓、韵味十足,可是我一直就没能喊出口。母亲为人严谨,她总是把任何一件事都做得最完美、最好,可是我永远也达不到那高标准严要求。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女孩,没有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由于讲不清数学题,不到一周被学生轰下台。母亲为她擦干眼泪,安慰她说:"没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后来,她离开家乡到外打工,不幸的是,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她的手脚慢,做的衣服质量不过关。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的,别人已经干了许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是半途而废。然而每次女儿沮丧回来时,母亲总是安慰她,从没有报怨。  相似文献   

10.
网恋的悲剧     
2000年9月11日23时,一辆出租车风驰电掣般地将一位奄奄一息的姑娘送进了渝西某医院急救室。经医生和护士的全力抢救,姑娘还是没有逃脱死神的魔爪,永远紧闭上了她那双明亮有神的大眼睛。死者姓刘,年仅18岁,出身在普通知识分子家庭。自从呱呱坠地来到人世,她就受到父母的特别关爱,也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她从小学到中学,都担任班干部,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99年高考结束后,她盼望着上帝能把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降临到她的头上,然而,最终盼来的却是一张极为普通的师范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她捧着通知书伤心地流下了眼泪,但转念一想,母亲不也是一名教师吗?自己将来从事  相似文献   

11.
这段时间以来,女孩儿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不是妈妈的亲生女儿?女孩儿偷偷看过妈妈的体检单,知道妈妈是A型血。虽然女孩儿自己也是A型血,可这并不代表她一定是妈妈的亲生女儿。天底下血型相同的人太多了,总不能说他们都有血缘关系吧?女孩儿想去做DNA亲子鉴定,可是做鉴定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工作基本上已经结束。考上大学的自然是欢天喜地,没有考上大学的落榜者也大可不必心灰意冷,因为如今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很多,没有考上大学仍然可以圆大学梦。下面是几种继续深造的途径,高考落榜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9,(6):16-16
王捷5月10日在《羊城晚报》撰文:近日,湖南邵阳姑娘罗彩霞考上贵州师范大学被人冒名顶替一事成了舆论焦点。在此,笔者不想谈冒名顶替的事,这类的评论已经很多。笔者注意到,罗彩霞当年(2004年)高考考了514分,虽然没有达到湖南省当年531分的二本录取分数线,但当年有少数高校降分录取,而且她填报了第三批专科院校志愿,结果罗彩霞没有收到任何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原来她被王佳俊顶替了。而当年(2004年)王佳俊的高考总分为335分,其中数学i9分,英语53分。  相似文献   

14.
去年中考,我成绩不好,后来收到了省城一所职业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鉴于学校的原因,我并不是很想去上学,所以我当时是想和表哥到广州去打工,这样还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可是不知道我妈怎么就把我藏得严严实实的录取通知书给翻出来,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劝我去读书。她哭着说,听别人讲考上职业学校并不等于没有前途,将来还可以考“高职”,还可以读研究生,还可以读……  相似文献   

15.
李小彤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她本来是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儿,从小学习就很好,在同伴中一直是佼佼者。可是到了高中以后,她在学习上碰了钉子,成绩开始下滑。她气过,哭过,后来慢慢挺过来了,成绩也渐渐地好转了,但是始终没能恢复到原来的领先地位。在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小彤就像变了一个人,完全没有了原来的自信,常常感到自卑。更糟糕的是,小彤的好朋友阿曼以前成绩不如她,现在成绩却遥遥领先,这让小彤既嫉妒又无地自容。小彤总想在考试中超过阿曼,但越是这样想,  相似文献   

16.
录取通知书是那天晌午拿到的,我正在田里割谷子,母亲刚赶集回来就跑到谷田里来说,大娃,你考上了。我把镰刀搁在稻把上,两步跑上田埂,拿起通知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的手一直在微微颤抖。父亲立在谷田里问,是哪所学校?是乐山师范学院,是中文系。挨田的村民也都跑来看,你一言我一语地跟父亲母亲开着玩笑,说我有出息,言语里含着几许羡慕。我那天干活特别起劲,也不觉得累,那些黄谷割起来是那样轻松。我想,我就要走进向往的大学校园了……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成绩一直不太好。其实我学习真的很努力,但是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每次考前我都憧憬着自己的努力能有回报,可是成绩出来一次我就受一次打击。想到明年就要面临的高考,我就有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我妈妈对我的期望也很高,常常会对我说要我考上某某大学,我也很想有一天能考上,但是我的成绩离妈妈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我现在的压力很大,我很担心自己会让妈妈失望,一点信心都没有,感觉被压得透不过气来,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妈妈不再哭     
那年,我高考落榜。 父亲不在家,他远在南方的某个地方 给人修马路。寄回来一张汗津津的信。信 中说,他前三个月当建筑工人,房子没修 完,刚领了一半的工资,包工头便卷款跑 了。后又害了场重病,口袋的钱早用完 了。说到我,只有两句话:考上了重点 大学,拼死老命砸锅卖铁也要上学;没 考上,便下广东去和他一道打工。母亲 回了信,没有写我分数的事,只说正在 录取中。  相似文献   

19.
自信的太阳     
一个女孩儿,平素对自己的一切都显得马马虎虎,漫不经心。她常常衣衫不整,丢三拉四,甚至吊儿郎当,浮皮潦草,学习成绩很差。她的母亲为此也一筹莫展。一天,母亲把女儿带到一位心理学教授面前,说起女儿的情况,“她如今都17岁啦,还这么不懂事,这可叫我如何是好?”教授笑着说:“请允许我单独跟她谈一谈,好吗?也许我能了解她对自己和周围一切漠不关心的秘密所在。”母亲走了,教授仔细观察着女孩儿。这位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少女长得很美,但她的美却被邋遢的外表掩盖了。姑娘成熟了,而心理却很幼稚。教授跟她聊天,她似听非听。教授沉默了一会儿,突…  相似文献   

20.
张翔 《高中生》2012,(34):23
我有一个很有个性的朋友,她从小到大都住在城西的小平房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喜欢这座古幽幽的老城。我这个同学的笑闻很多。比如她从小学习成绩很好,还跳过级。就在大家都期望她考上清华、北大而为校争光的时候,她却报考了西安的一所大学。成绩出来的时候,她的分数远远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大家都问她怎么犯傻了,她却很羞涩地说":我就喜欢西安,不想去别的地方。"据说校长都忍不住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