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课程理念。从不同学习理论的视角来解读"以生为本"课程理念得出不同的结论,人本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命为本",行为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动为本",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长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从不同的角度将其解读为以生命、生动和生长为本。  相似文献   

2.
【编辑视角】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随着本体论阐释学、接受美学、文本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当代文本解读观正在发生变革。摒弃过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模式,把文本解读的重心转向文本—读者,视读者的解读为文本的本体存在,把解读活动作为文本构成不可或缺的本体层次。由此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文本解读提法,比如"文本素读"、"文本细读"、"本色阅读",不一而足。本期选刊三篇文本阅读的文章,以激起大家对"文本阅读"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马骉 《现代教学》2011,(11):26-28
"解读什么"的问题是文本解读的首要问题,其包含"知文之志""知文之意""知文之法"和"文之趣"等几方面的内容。"怎样解读"有道可循,也有法可依,其主要通过"知时论文""知人论文""知文论文"和"知言论文"等方法和途径达成。解读程度基本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准确、深刻和独到。但不管是哪个阶段、哪个区域的语文教师,"准确"是不可妥协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吴揽月 《考试周刊》2012,(28):50-5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基于新课程阅读理念背景,反思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现状,探讨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误区;力图寻求新课程文本解读的新思路,努力构建"生成性状态"的语文课堂。一、"文本解读"新解洪镇涛先生认为:"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应立足于文本,紧扣文本,组织和引导学生解读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关于《狂人日记》"序"的研究中,由于采用就"序"论"序"的封闭的解读方法,"序"被认定是对日记的否定与消解,并且与日记在整体上构成一对所谓的"反讽"。文章采用互文性理论对"序"进行重新解读,由字缝里见其"底文",阐释出"序"在话语的深层次中对日记是有所认同的,并且自身存在反讽的结构。由此证明,通常观点所选择的解读方法存在问题,由于偏用反讽概念,导致对"序"的解读囿于表面、孤立,进而得到了片面、绝对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胡启树 《黑河教育》2011,(11):14-14
钱梦龙老师说:"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差异,所以,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文章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但"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也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应该有一定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力生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价值观相应从对文本的"一元解读"转变为"多元解读","多元解读"要建立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文本解读"为突破口,深入探讨中职语文文本解读应该坚持的原则,并从四个维度提出了中职语文文本解读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本多元解读已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有不少的语文教师却矫枉过正,进行无效地解读,甚至是有害的解读。笔者认为,"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文章提出了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研究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卢卡奇(通过自己"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论题而展开的)的哲学思想与苏联版本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异同。试图指出立足于马克思的黑格尔哲学基础的卢卡奇式马克思解读与试图立足于恩格斯思想基础的苏联马克思主义解读方式之间的重要区别,作者在指出后者的做法即完全依赖恩格斯来解读马克思这一做法的不妥之后,进而指出了卢卡奇式解读(即依赖黑格尔来解读马克思)的困境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一、要加强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以人为本"从字面上看,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从不同的理论前提出发来解读。比如从西方人本主义、中国儒家的"仁"学、佛教的"普度众生"、存在主义的"人学辩证法"等,这些解读虽然有某些值得借鉴和吸取之处,  相似文献   

12.
"70后"新绘画艺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以"青春残酷绘画"为代表正式跨入中国当代艺术的阵营。对艺术品的解读需要它自身具有艺术价值,也在于能够有不同的解读方法赋予它以丰富的意义差异。在此试图从其基本主题"受伤"、新绘画艺术是由市场确立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取向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正是"70后"新绘画艺术家的作品在不断地拓展着艺术的边界,改变着我们的审美标准和感觉方式。  相似文献   

13.
吴会见 《考试周刊》2011,(55):163-163
新课改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核,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高考能力考核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是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三项能力的重要前提。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解读信息一准确理解一灵活运用一解答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十个结合"宝贵经验的研究呈现出如下特征:重视和认同程度较高,研究视角多样,辩证性解读深刻,学风意识自觉清晰。然重要性解读多而机制性研究少,文献复述多而独特性研究少,经验性解读多而创新性研究少,"十"面俱到多而重点突破少,全局性概括多而针对地域剖析少等,是为不足。今后的研究应限"多"增"少",以促"十个结合"厚重的政治分量和深刻的理论内涵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解读经历了直觉、理性、人心三个阶段,他的直觉说有两层含义,一为认识的直观,二为本能的良知良能,随着认识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用"直觉"理解中国文化的不妥,遂而提出了"理性"与"人心"的概念,而且梁漱溟对"理性"和"人心"赋予了特殊的含义。通过对"直觉"、"理性"和"人心"(梁漱溟在不同时期对文化的解读核心用语)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文化解读的得与失。尤为重要的是,梁漱溟对"良知良能"的来源试图结合现代的生物科学予以新的解答,这是对"人心"或曰"良知良能"的终极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图表题集"标题"、"图"、"表"、"数据"、"标注"等于一体,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直观形象的特点,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判断和分析能力的重要载体,是近年来高考政治综合能力测试的一种重要题型。探究图表主观题的特点及其解读策略有助于正确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等能力,以提高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博大精深的理论,而在今人对前人理论的解读中总会出现基本概念的混淆,乃至影响到整个古文论体系的解读和重建;本文试以我国文论中最早的概念"文"入手,整理并探讨先秦两汉时期"文"、"文学"、"文章"的发展演变及其内涵,并进一步阐释"文"、"文学"、"文章"三者之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本解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教师倾听文本目的是为了找寻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对接点。以"三味课堂"为价值追寻的教师文本解读当务"本"。即关注教师本身,以读者的立场去倾听文本;关注教材本体,以编者的立场去倾听文本;关注学科本质,以教者的立场去倾听文本;关注儿童本位,以学者的立场去倾听文本。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文本做更深层次的解读。教师在文本解读中除了注重自我的个性解读外,还应注意到学生初读后产生了什么样的期待,对作者的情思和文本文体的特点也应该做深沉的解读。教师在注重了学生、作者、文本三个方面的期待后,对文本做出深层的、有个性的解读,才是"教学需要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层层推进,文本解读由原来单一刻板的"填鸭式"逐步向多元化、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趋势发展。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高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部分教师对多元化、个性化的过度强调,对教学气氛的过分追求,导致课堂教学"轰轰烈烈"却"华而不实","面面俱到"却"浮光掠影",使得本文解读陷入模式化、粗俗化以及浮夸化的教学困境。因此,在本文解读中,要在尊重文本固有思想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解读,读出文本的丰富内涵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