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新闻世界》2008,(7):115-115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安排“范跑跑”与知名时评人郭松民就“先跑事件”展开“辩论”,郭松民用“无耻”、“畜牲”等字眼痛斥“范跑跑”,情绪异常激动,中途还愤怒离场,从而被网友冠以“郭跳跳”绰号。  相似文献   

2.
"范跑跑"事件的阶段性分析 都江堰市教师范美忠因为在四川大地震时跑得快而被称为"范跑跑",一时间,"范跑跑"事件升级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百度一下"范跑跑"就可发现相关网页高达342万之多.  相似文献   

3.
殷平 《新闻世界》2008,(9):128-129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许霆恶意取款被判重刑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激辩,并在全国网民和法律界人士的强烈呼声中得以重审;周正龙“虎照门”事件,由网民首先质疑并最先发现年画虎的有力证据.演变成社会对真相的强烈诉求与重塑政府公信力的行为,并最终揭开事实真相:“范跑跑”和“杨不管”事件在全国网民的关注下.最终引发成为全国传统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段时间内成为最热门的新闻话题……  相似文献   

4.
6月2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登载鄢烈山先生《“范跑跑”事件的要害是什么》,读采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5.
6月2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登载鄢烈山先生《“范跑跑”事件的要害是什么》,读采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6.
由于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现实生活中人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渠道匮乏,使网络发展成为信息传播和反馈均更为直接、快捷的方式,受众可以利用网络发表个人意见、释放个人情绪,因此,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吸引了不少的眼球,凤凰卫视节目"一虎一席谈"邀请范美忠在节目中陈述自己逃跑的原因,在网络中甚至形成了两个阵型,一方坚持认为弃学生于不顾的"范跑跑"理应受到广大网民的道德批判,但另一方则认为,对于"范跑跑"的这种行为,是敢于说实话、讲真话,当然这样与社会道德相违背的真话与实话,不应该受到谴责,人们也应该对他们敢于坦诚吗,给予理解与尊重。这说明,网络已经成为了行驶话语权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从“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很黄很暴力”到“艳照门”、“范跑跑”等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每一个事件几乎都以一个或真或假、或实或虚的争议话题为由头,先是在网络上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英 《新闻前哨》2009,(8):87-89
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范跑跑”等流行语不断涌现,被人们反复套用、化用,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其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多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缘起人肉搜索是猫扑(mop.com)在2001年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从几年前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到2007年底自杀的女白领姜岩、今年的沈阳女以及逃跑教师范跑跑,每次都能搜到巨细的目标人信息。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  相似文献   

10.
"范跑跑事件"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跑跑事件"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引起全民关注的一个话题.在这一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运用传统的"沉默螺旋"理论很难加以解释,反而显示出了反"沉默螺旋"现象.本文从"范跑跑事件"出发,旨在从网络特性、社会环境、中坚分子三方面出发找出反"沉默螺旋"现象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汶川大地震中,教师范美忠丢下学生最先跑出教室,并在博文《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写到自己当时的行为只是出于逃生本能,完全与教师责任或个人道德无关;还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此文一出立即掀起千层浪,网友们认为范美忠此般言行令师德蒙羞,“范跑跑事件”也由此升级。  相似文献   

12.
楼宁  辛忠  刘飞 《今传媒》2010,(11):104-1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发表言论,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性使得互联网在言论聚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一系列网络事件的发生,如孙志刚事件、邓玉娇案、范跑跑事件、绿坝事件等,对政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都体现出网络在建构虚拟公共领域方面的可能性。本文以"绿坝事件"为例探讨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被网民称作“范跑跑”的四川灾区某中学教师范美忠。表_璎很前卫。地震来了,他自己先跑到了安全地带。事后还在网上理直气壮地说,他追求自由和公正,不是一个愿意献身的人。不仅如此,他还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与评论家郭松民辩论。坚持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张杰  程力沛 《新闻窗》2013,(5):75-76
一、网络新闻标签的定义、兴起及表现 标签原为英文单词Tag的中文翻译,现常被引用到网络传播中,指代网络新闻标题中的关键词语。“范跑跑”、“楼脆脆”、“躲猫猫”等都是近些年我们耳熟能详的新闻标签。新闻标签是对事件精髓的概括与凝练,具有生动与简洁的特征,读者看到这样的标签,往往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15.
Web2.0登上历史舞台使得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众也开始把握机会自己设置议程,并对大众传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近年来在网络上涌现出了如“周老虎”、“艳照门”、“范跑跑”等议程设置方面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所以及时进行网络议程设置研究,使这一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静 《新闻世界》2008,(8):31-32
本文以“范跑跑”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此事的负面影响以及媒体出现错误舆论导向的原因,并以此为契机,提出了灾难报道的几点方法:突出报道抗震救灾典型人物和事例,显示群众自救热情;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情感,凸显媒体的人文关怀;解疑释惑,总结灾害原因,担当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2009,(12):27-27
如果说2008年“很黄、很暴力”“叉腰肌”“做俯卧撑”“打酱油”“范跑跑”等网络流行语让人觉得苦涩的话,那么2009年创造了高点击率的网络名词则让人觉得沉重。  相似文献   

18.
傅毅飞 《新闻通讯》2010,(10):49-50
近年来,像“躲猫猫”、“打酱油”、“俯卧撑”、“范跑跑”、“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很傻很天真”、“被幸福”、“犀利哥”……这样极富特色的网络热词不断涌现,影响并丰富我们的生活。所谓网络热词,又称网络流行语,指的是由网民创造或发掘的、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盛行的词汇或句子。它反映了网民对某一公共事件和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贾广惠 《新闻界》2008,(6):75-77
关于“范跑跑事件”,折射出传媒的一个导向问题,传媒与社会大众道德观存在着既统一的一面,也出现了对立的一面,有些情况下大众会做出与传媒期望相反的解读;在任何时期弘扬道德都是传媒的重要职责,因为社会需要道德标尺来为大众指引方向:弘扬道德,批判错误,加强自律。这样才能为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曹燕宁 《新闻界》2008,(4):109-110
范跑跑事件作为传媒设置的伪道德议题,折射出某些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错位,即打道德批判之幌子,行娱乐之实际,不但起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还会助长社会的非理性情绪,应该从传媒素养和教育方式上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