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作业布置要有目的性
  布置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简单而言,就是作业练习什么教师心中要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如对学生易接受知识连贯性强的内容,宜布置有关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的题目,这样既能保证让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把精力放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上,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作业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训练。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的布置,要以学生为本,不仅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旨在发展学生。我们要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设计多彩作业,彰显人文情怀,让不一样的数学作业同样精彩,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让作业成为孩子们巩固知识、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园地,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布置家庭作业的目的主要在于巩固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服务,也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而长期以来,教师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时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掌握,以反复训练为主,让学生练习再练习,作业形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数学知识的不断增加,作业中的综合性问题逐渐增多,因而题目难度也加大,导致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那么,设计家庭作业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后练习的布置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思考的问题,恰如其分的课后练习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过度练习则会让学生对课后作业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不利于今后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展。数学课后练习的布置要根据学生当天的学习内容,在练习形式上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和完成课后习题。  相似文献   

5.
一、作业布置要保证四性采用何种类型和形式的作业,就需要根据每次作业的重点和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与知识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设计巩固交际语言项目的练习(书面作业),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流利性。二、要注意作业布置的层次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  相似文献   

6.
作业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可供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的练习。生物作业的设计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完成作业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布置有一定难度、梯度的作业,让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完成作业,从而达到学有所获、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肖磊 《湖北教育》2024,(2):51-53
<正>为增强作业的指向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笔者教学时将学生分为厚积薄发型、得心应手型、勇攀高峰型三个层次,并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布置相应类型的作业。基础巩固类作业让厚积薄发型学生练习,以巩固基础知识,完成基本目标;运用发展类作业主要面向得心应手型学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拓展实践类作业引导勇攀高峰型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拓宽语文学习领域,提高他们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适当适量的作业,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就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模仿记忆练习,应设计多样化的题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巩固新知的必要手段。作业的练习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行教学训练活动。通过练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设计数学作业是减轻  相似文献   

10.
学生做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数学练习设计,应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正确设计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作业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教师应重视作业的设计。一、初中学生数学作业的现状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加之学科数目较多,作业成了学生的"包袱",成了负担,成为束缚他们的精神枷锁。受指挥棒的的影响,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想通过加大学生的作业量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而学生则强烈反对老师给学生布置太多的课内外作业。学生为了应付各类作业,普遍存在着作业抄袭、不交、不订正的现象,有的甚至  相似文献   

11.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主要训练活动。小学数学作业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体差异,进行简约化、多样化、生活化、层次化、开放化的设计,让学生在作业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发展思维、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12.
秦素云 《小学生》2013,(11):46-46
小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续,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培养人品的重要环节。对它设计与布置恰当与否,事关教学的成败,学生的得失。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既体现技术,又显示艺术。教学中,教师要牢记"巧妙巩固,学以致用这个宗旨",在练习目的、练习对象、练习时间、练习方式等方面深入探究,寻找妙法。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新课后,要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实现高效学习。而课后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获得灵动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作业设计,为学生搭建知识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业不是单纯地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练习,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更喜欢学习数学和数学发展得更好。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1.增强作业趣味,激发学生热情。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才会理解。数学作业的设计一定要有趣味性,要让学生一看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有饭不吃、觉不睡也要把作业完成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19):47-48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科目,在该阶段,教师应当重视起对学生数学作业的布置,这是有效巩固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为此,教师应合理布置数学作业,让学生在练习时掌握正确的解答技巧,从而使学生爱上数学,挖掘学生内在的数学潜能,帮助学生有效加强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一、调查背景为了了解我校高年级数学作业现状,获取翔实、准确的数据,给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故对我校高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评价的现状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调查。二、调查目的和意义在聋哑学校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中指出"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知识的形成与技能的发展都离不开学生的作业练习。教师要精心设计,充分发挥习题的针对性、价值性、探究性,有效地设计学生的作业练习,让学生既能减轻学习负担,又能提高学习成绩,使学生从机械的重复练习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8.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结束后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传统教学中的家庭作业主要是学生单独做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但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很好地与其他同学交流,从而影响作业的完成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将家庭作业本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相关的课后作业设计,努力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合作的方式加入后续的数学学习中,从而更好地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结束后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传统教学中的家庭作业主要是学生单独做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但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很好地与其他同学交流,从而影响作业的完成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将家庭作业本身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相关的课后作业设计,努力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合作的方式加入后续的数学学习中,从而更好地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陆志鹏 《黑河教育》2013,(12):42-42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也是教学效果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通过完成作业,学生能提高自身的基本技能,巩固专业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本文主要论述应该如何设计布置初中数学作业,才能通过作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达到巩固学生数学学习的目的,让数学作业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