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建筑史丛书》(12卷)荣获了第13届中国图书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追记其引进、出版过程,与业界共勉。 确定选题 在国外众多的关于世界建筑历史的图书当中,比较权威的当属20世纪初英国人弗兰彻撰写的《比较的建筑历史》和20世纪80年代初意大利Electa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建筑史丛书》。前者在出版后虽然不断地补充与再版,但这是一部争论很大的书:其一是因为其立论是19世  相似文献   

2.
宋应离、袁喜生和刘小敏三位编撰的《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于近日由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该书是“以20世纪中国杰出出版人为主题的大型出版研究资料汇辑”,选收了20世纪中国杰出出版人54位,资料600余篇,存目千余篇,计425万字。可以说,它是20世纪中国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的集大成之作。戴文葆先生为该书作序时认为,“其规模之大,收罗之广,均超过以往出版的同类著作”,还称该书“的确具有一些研究资料的气派”。总体说来,这套书有以下几点特色。第一,立意深远,是一部以史彰人的编辑出版文献集。20世纪的中国出版业,在风…  相似文献   

3.
邬静洁 《中国出版》2014,(19):70-70
20世纪前半叶,是近代启蒙思想在中国风起云涌的半个百年,这一历史时期,各种思想文化发生激烈碰撞,中国文坛涌现出众多思潮、流派、社团、作品,国内外也出版了多种有关20世纪文学史和诗歌、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专著,却唯独没有一部大型的文学编年体著作。由卓如、鲁湘元主编,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编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编年》)的出版,填补了中国没有大型文学编年体著作的空白。《编年》采用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平实的叙事之中,用客观、公正、准确的史料回顾了20世纪前50年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完全用史料说话的文学历史专著,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和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边!"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探险家之一、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个征服者埃德蒙·希拉里说过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5.
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可以说早已是世界性的话题。因为它不仅是又一轮的百年新纪,还是一个新的千年纪的肇端。毕竟,期逢这样的日子,对中国,对中国出版业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言,由于社会、科  相似文献   

6.
"颠倒"这一认知性装置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著名批评家柄谷行人先生在《风景之发现》里提出的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文学概念。由此切入不仅能从根本上批判日本现代文学中的起源问题,与民族主义和现代国家的政治关系,而且解构了日本现代文学的"神话"。可以说它是深入解读这一内容的一把钥匙,透过它,我们得以窥见日本现代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另一番风貌,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鹿璐 《北京档案》2015,(1):44-47
铛铛车是20世纪早期北京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因为这种车开起来时会发出有节奏的“铛铛”声,老百姓就亲切地称它为铛铛车,其实它的本名叫有轨电车。那时的北京街头,只要是繁华的街区,就可以看到铛铛车庞大的身影,它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此后,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北京的铛铛车在20世纪60年代就逐渐消失了。  相似文献   

8.
给美国读者写一部描述20世纪中美关系的书,亨利·基辛格博士无疑是最有资格的.从1972年起,中国普通民众就开始认识这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大鼻子犹太人,在最具有局限性的大众媒体上,这个来自最大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身姿、面貌不断地出现;他反复往返在美国和中国的首都,特别是在毛泽东时代,这是极为罕见.假如说中国人要选择一个美国人作为"好人",那么,基辛格博士至少与斯诺、史沫特莱并列为可靠的人选.可以这么说,20世纪中美关系之间的重大活动,都可以看见基辛格博士的身影;特别是在美国政府看来,最有资格对中国问题发言的政治家,那就是基辛格博士了.中国大部分民众和读者几乎认同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9.
刘勇  杨志 《现代出版》2004,(1):39-41
艾略特说过:只有那心智与语言都达到成熟阶段的明,才会产生伟大的学。假如用他的话来衡量20世纪,我们不由得扪心自问:这刚刚过去的世纪是否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的明?20世纪激起了人类把握自身命运的最美好憧憬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帷幕徐徐开始降落,在即将迈过新世纪门槛的时刻,当人们回首这场行将终结的世纪剧,特别是把目光投向中国这一幕时,我们便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激动.因为这个世纪对中国人民来讲,它显得太不寻常了,这种不寻常所包括的内容实在太多.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编校,刘学锴先生洋洋60余万言的新撰《李商隐传论》总算摆上了新书架。 这是一部对李商隐的生平、创作及研究全面、深入地加以总结性研究的力作。可以说,它凝聚了著者2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不啻于古人所谓的“十年磨一剑”。  相似文献   

12.
看到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刚由中华书局出齐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这种高兴是有理由的,因为它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孙中山全集》,而且在搜罗的详备、校订的精审、编排的合理等方面,确实都大大超过以往所出的本子。一位日本学者发表过这样的感想:“这本书也可以说是现在最好的一本孙文著作集了。”应该说,这个评价是公允的,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3.
欣闻《见证历史的巨变——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纪实》(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出版)一书在获得第十届云南图书奖之后,又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提名奖。应该说这是一部厚重的书,不仅是因为它获得了很多奖。更因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的最后日子,我们编辑着读者眼下正在打开的这本杂志,可以说是提前"进入"了21世纪.世纪之交,向读者奉献些什么呢?这是我们煞费苦心的.  相似文献   

15.
拉斯维加斯是美国的一个奇迹,它是美国历史上黑社会与政府达成的最大一笔交易。20世纪30年代,黑手党的一个小头目叫巴格西·赛格尔,他驾车从密苏里开往洛杉矶收取这一路的保护费。当他途经内华达州的这一片沙漠时,正是夕阳西下。因为要小解,所以他叫停车辆,走进了沙漠  相似文献   

16.
创造太阳——这是云南人民出版社从五十年的历史经验中提出的出版理念。每种图书都应是人类精神家园升起的一轮新的太阳——这是创造太阳这一出版理念内涵的追求和目标。创造太阳的出版理念,反映了出版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自身的规律和它必须履行的一种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出版文化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只是因为它是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积累与传播的载体。否则,它就不能称之为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五十年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创造新的太阳的历史。它所出版的图书,无论学术类成通俗类,无论政治类或文艺类,无论本版或版贸,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2017,(13):74-74
《中国建筑艺术史》(上卷、中卷、下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编写组编著萧默主编征订号:20838,定价:660.00元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建筑艺术史的专著,是从描述性史学向阐释性史学转化的一部重要理论成果。吴良镛院士在序中如此评价它:"这本书的问世,可以给人们一个宏观的、总体的概念,不但对于建筑界是有意义的,而且对于文化史界、美学界或其他艺术史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著名的福特公司和通用公司同时取消了"监工"这一职位。可以说,这是企业对员工自主管理及其效果的充分肯定。实践证明,员工自主管理能力越强,企业的生命力就越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电视剧,作为一门最年轻的叙事艺术,虽然仅仅经过了40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却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据2002年统计,当年审批通过的电视剧已达到了804部、16420集,电视剧在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观看电视剧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对于电视剧艺术的理论研究,尤其是电视剧发展史的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北京广播学院的高鑫教授和吴秋雅博士合著的<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可以说是近年来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20.
很高兴看到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的丰碑——20世纪重大科技成就纵览》一书。这是一部跨世纪的大型科普巨著。它引导人们在这世纪之交的特殊时刻,回顾近一百年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这将对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宣传科学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人类创造了无比辉煌的、超越前人梦想的巨大成就,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和质量,改变了入类的思维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该书对20世纪人类创造的无比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