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50%以上的省份都在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物理救科书,该版敦科书对物理学史上关于落体运动的问题分析.从以前不被人们重视的“阅读材料”调整为独立的一节必修1第6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体现了教科书编写者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视.众所周知,落体运动因其复杂性曾经在历史上众说纷纭.直至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564-l642年)通过斜面实验和缜密的逻辑推导澄清了人们的落体观念.  相似文献   

2.
《学子》2004,(8):43-43
“落体的速度与落体的重量成正比”———长期以来,人们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这条定律深信不疑。但是,意大利比萨大学的青年教授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1564-1642)却对它提出怀疑。因为他通过钟摆的实验发现,在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落体的速度与重量无关。为了证实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伽利略和学生在室内做了各种实验。1590年的一天,26岁的伽利略让他的学生,登上比萨斜塔,去做一个公开实验,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定律”。学生分别登上斜塔的二、三、五层和塔顶,伽利略指挥,学生依次让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往下掉。出乎人们…  相似文献   

3.
着重介绍并利用物理学史中的伽利略关于落体定律的发现的史实,探索如何提高新课程标准下“自由落体运动”一课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韩柏林 《物理教师》2008,29(6):23-24
钱毛管实验又叫牛顿管实验,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共同必修1(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2章第1节“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首次亲眼看到真空中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一样这一不争的事实,对于验证亚里士多德“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快”这一结论的错误性和帮助学生理解伽利略落体运动的规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有名的“比萨斜塔”实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的“落体的速度与落体的重量成正比”这条被人们遵守了千百年的定律,成为近代物理学的开创人。可是,你知道吗,伽利略年轻时曾一度想当修道士,这位科学家的天才差点被埋没在修道院里呢!帮助伽利略及时改变这个主意的,就是他的父亲凡山佐。凡山佐是一位琵琶演奏员和作曲家,但他没法靠音乐为生,便开了一个小商店,生活过得很贫寒。凡山佐擅长数学,但那个时候的意大利,人们并不了解数学的用处,连大学都没有专职的数学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凡山佐…  相似文献   

6.
从章节编排和内容呈现的角度比较了七个版本物理教科书关于“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编排的异同,综合各版本教科书的优点和笔者的实践探索,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伽利略发现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对于落体运动的解释。本文阐述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探索过程,总结了伽利略在自由落体运动探索过程中的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伽利略落体理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的贡献 ,是其一生中最显著的成果之一。伽利略落体理论的建立显示了由观察、假设、演绎、实验到结论这一整套崭新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其历程也充分表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在继承和批判中才得以进行  相似文献   

9.
梁树森 《物理教师》2008,29(3):9-11
近年来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对伽利略反驳亚里士多德落体运动观点的简单推理给予高度重视.多数高中教材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这一推理,称其为“巧妙的推理”,高度赞赏其“逻辑的力量”,推崇其为科学推理的典范.笔者经反复思考认为,伽利略的这一推理并不严密,存在逻辑上的错误,教学中不宜引用.为了说明这个看法,需要先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谈起.  相似文献   

10.
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向来被奉为权威的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建立了落体定理。许多学者对这一传说并不予置信,而比萨城中阿诺河上繁忙的桥头却矗立伽利略的高大铜像,比萨斜塔因此更加扬名,从而使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争相一睹斜塔风采。  相似文献   

11.
伽利略通过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他创立的科学方法彻底修改了亚里士多德以思辨为主、单纯观察为辅的方法,把经典力学理论大厦建立在牢固可靠的“假设一演绎一实验”基础之上。实现了“知识的理性因素与经验因素的幸运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张锦科 《物理教师》2011,32(3):25-26
1问题的提出 新教材中增加的一节内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有这样一段话:伽利略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但是,速度是怎样均匀变化呢?一种是对时间的均匀变化,即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对位移的均匀变化,即与x成正比.  相似文献   

13.
林辉庆 《物理教学》2020,(5):79-80,63
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时放弃了速度与位移成正比的运动模型,而一道高考题却选用了这个运动模型,那么这种运动是否能够实现?本文考证常见的从速度与位移成正比推出“荒谬结论”的过程,指出其存在的错误,论证速度与位移成正比的运动能实现和不能实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贵刊2007年第12期刊登的张连之老师的《解读伽俐略“荒谬的结论”》一文,对是否存在口。∝x的运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文提及教材介绍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不过,速度怎样变化才算是“均匀”呢?伽利略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u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u与x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陆丁龙 《物理教师》2022,(11):32-35
本文探讨了问题与教学的关系,立足核心素养培育和单元教学设计思想,结合物理教学实际,依循“五何”问题法,构建了以统摄、学科、驱动为结构的问题设计闭环模型,设计了“运动的描述”的单元结构化问题设计样例,呈现了“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课时的问题化教学设计案例(片段),最后就问题化教学设计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300多年前,伟大的物理学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曾做过两种假设:落体的运动速度可能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落体的速度可能是随位移均匀变化的。后来他排除了第二种情况。并用数学推理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找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近代力学创始人伽利略相信,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简单的.他从这个信念出发,猜想落体也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均匀”呢?  相似文献   

18.
伽利略的摆高实验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实验,曾对发现落体规律产生过重要作用.但笔者经分析后发现,伽利略摆高实验只有在摆球的初始高度在一定范围的情况下才成立.  相似文献   

19.
在意大利科学巨星伽利略陨落的1642年,近代科学史上的经典物理学大师牛顿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人间。这位早产儿在他长达85年的生命旅程中,给人类带来了无价的科学发现。 他发现了力学三大定律:惯性定律,落体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他还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此外,牛顿对光的分解研究,打开  相似文献   

20.
16世纪末,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猜想,落体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