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德国著名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骨架,是构建旋律的基础。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都要接受两年以上节奏、听音、视唱的基础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教学也须迈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从节奏入手对儿童进行钢琴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务必要重视对儿童节奏能力的培养,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奥尔夫音乐是快乐的代名词,也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大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节奏是奥尔夫音乐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节奏不是旋律,其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奥尔夫音乐的生命在于节奏。本文在奥尔夫音乐节奏念谣教学中作了探索,从语言节奏感知、动作节奏感知、音乐游戏、领域渗透四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在音乐四大构成要素中:旋律、节奏、音色、和声,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根据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的名言,可以看出节奏对音乐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节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音乐节奏感,是学好音乐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5.
节奏是音乐教学中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但是旋律却不能脱离节奏而单独存在,所以,节奏的教学尤其重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节奏的训练呢?根据教学中的经验提供一些参考,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德国著名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骨架,是构建旋律的基础.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都要接受两年以上节奏、听音、视唱的基础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节奏感不强、节奏掌握不清晰给声乐训练,舞蹈、钢琴训练带来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7.
节奏,是音乐中的一个术语,它与旋律一样,同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  数学课堂教学也应要有节奏。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其大脑优势兴奋中心是随时间的一维演进呈曲线变化的,且这种兴奋中心不是长时间固定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而是随着刺激物的变化而不断转移的。因此,从一节课的开始到结束,不能总是平铺直叙,无峰无谷,也不能总是一个音节,一种速度,必须紧扣学生思维的兴奋中心,精心设计教学节奏,做到有张有驰,有展有敛,动静交替,疏密有间,给学生以节奏美的感受。  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可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8.
《美术的节奏》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始终沉浸在一种“舞动的节奏”中,让整个美术活动在优美的旋律中,完成一幅动听的韵律.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大鹿》是法国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儿童歌曲。2/4拍,F大凋。歌词采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幽默风趣,深受学生喜爱。歌曲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紧凑。第一、二乐句旋律明快跳跃,叙述了小白兔从林中来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三、四乐句,旋律在高音区发展,节奏相对紧凑,表现了小白兔害怕猎人追来的紧张心情和大鹿不怕风险,乐下助人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年级:四年级课型:歌唱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苏少版音乐教材第七册第七单元《愉快的梦》,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日本童声二声部合唱曲。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6/8拍,有两个乐段,旋律优美而愉快。第一乐段旋律平稳,节奏宽松,较多处于中音区,旋律进行具有下行的倾向,表现了孩子们慢慢进入梦境的宁静氛围。第二乐段节奏紧凑,旋律起伏较大,旋律进行转为上行,音区移高,以模进的方式将音  相似文献   

11.
<正>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组成音乐核心的要素之一,也是构建旋律的重要基础,在音乐中节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音乐教学中必须从节奏这一关键点入手。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节奏的训练,经过不断地探索和积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掌握旋律基础的基础,它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旋律则离不开节奏。瑞士著名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在强调节奏训练的重要性时曾指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诱发、培育,进而为音乐所用。”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原始的节奏”是人类脉搏跳动、呼吸及内心情绪起伏的体现。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架,也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在低年级节奏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参与活动,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节奏感,并得到多方面的熏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节奏就是将长短不同或相同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的。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旋律的骨架,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它在音乐中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而在我们实际音乐课教学当中,多数人往往只重视对旋律的训练而忽略了节奏的训练,忽视了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缺乏对节奏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了音乐的表现。一、寻找生活中的节奏节奏无时无刻都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在我们  相似文献   

15.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要学习音乐就必须学习节奏。卡尔·奥尔夫曾经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的学习并不是十分复杂,但对小学生而言,单纯学习节奏符号、死记节奏时值是件很枯燥的事情。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趣味节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节奏贯穿于游戏。  相似文献   

16.
薛晓红 《江苏教育》2007,(14):111-112
当耳边响起迷人的乐曲。起伏绵延的节奏旋律总会令人陶醉……音乐的节奏是动人的。可节奏并非音乐所独有。课堂,作为一个特殊的活动载体,也有其特有的节奏,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是体现教学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音乐语言导入 1.旋律导入法.旋律是音乐作品重要的要素之一.优美的旋律令人心旷神怡,可以启发学生无穷的遐想,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 2.节奏导入法.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舒展宽松的节奏可以表达宁静安详的心情,密集紧凑的节奏则可以表达激动、不安定的情绪.在教唱歌曲时,适当地从节奏来导入歌曲,更有利于学生领会歌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是指音响运动过程中轻重缓急的规律性过程。节奏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元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语文课堂是典型的语言艺术,所以课堂教学也要讲究节奏。  相似文献   

19.
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而旋律却不可脱离节奏而存在。”可见,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和本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从培养节奏意识入手,强化节奏训练,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一、通过语言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语言是音乐之根”。音乐节奏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人类语言和生活节奏。在教学中应注重把语言节奏练习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的启蒙,让小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语言出发,感受和掌握节奏,使之逐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例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问好:“同学们好!…  相似文献   

20.
<正>音乐给人以美感,那美感来自人们对旋律的感受,因此就有了"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之说。然而,再美的旋律也离不开节奏的支撑,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音乐的精髓",可见节奏在音乐中是多么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是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音乐表现力与审美创造力的有力保障。为此,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一直重视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一、"听"为先导,诱发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