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道理"与"没道理" 在报纸数字化和全媒体实验的过程中,有一些观点曾流行一时甚至仍有遗存,比如报纸上网会减少报纸的发行量、把新闻首先发在网站上会损害报纸报道的价值、网站内容免费损害了报纸的利益,媒体融合会导致内容同质化现象更严重等,但是经过一些媒体的实验,发现这些振振有词的"有道理"其实是"没道理",是把旧思维套用在新事物上.  相似文献   

2.
王路平 《青年记者》2008,(11):77-78
报纸的网站为什么应该办成“特区”?道理很简单:如果沿袭传统媒体那种事业单位管理办法和思维定势,报纸网站就不会有光明的前途。  相似文献   

3.
全媒体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一个传媒集团拥有多种媒体,即使没有达到"全"的地步,也至少拥有几种,比如报纸、杂志、手机报、网站。有些集团拥有几份报纸、多个手机报;二是传媒集团建立了“全媒体中心”,或者类似于这样的机构,底下有“全媒体记者”负责集团的采编工作,然后全媒体中心采集来的内容在多种媒体上刊播,即“一个产品,多个出口”,以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4.
媒体转型阶段,报纸网站在迎接这一趋势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发展也做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其新闻网站新闻内容重量的努力。经过十年的不断开拓,报业网上发展在内容上有了一定的特色和进步,主要表现在内容的专业划分、强大的数据整合、采写与报道的创新性方法以及网民与报社的互动机制的设立。针对以上几点,我通过一些实例做了相关的介绍。希望这些创新与优势之处可以给与正在探索道路的其他报纸网站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每天第一眼”(华商报)、“报纸还是新的好,报纸还是早的好,新闻早知道”每日新报)、“非一般的快”(新快报),这些是目前见诸媒体的一些报纸自我宣传的广告语。媒体刊登商业广告早已有之,但是,大张旗鼓为自己做广告却是近几年的事,这是媒体营销意识增强的体现,也是报业激烈竞争的结果。报纸的特色、理念是隐含在内容里面的信息,单靠内容表现,力度不够,不如开宗明义的广告直接。同样,报纸征订、树品牌也不是简单的降价所能解决得了的。于是,一些报纸将目光投向了自我广告。报纸自我宣传的广告量增多了,逐步变得有创意了…  相似文献   

6.
杨杰 《新闻实践》2006,(7):48-49
以报纸为主流的平面媒体,纷纷建造自己的网站,正在完成着由平面媒体到立体媒体的嬗变。回顾报纸媒体挺进互联网、建造自己网站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内容搬家。所谓内容搬家,就是将当日报纸发布的新闻,以HTML(网页)的形式,原封不动的搬到自己的网站上。第二阶段:内容与形式同时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很多媒体已经在网上安家,我们称之为媒体网站。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近300种报纸上网。但是,本以新闻见长的媒体网站并没有吸引住上网者的目光,反倒是一些商业综合性网站如新浪、搜狐等以“文摘型新闻”为主大行其道,被网民们津津乐道。按理说,媒体网站因背后有传统媒体的支持,享有丰富的新闻资源,媒体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应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什么绝大多数却无声无息呢?我们认为,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上有自己的方式,而互联网在传播信息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媒体网站沿用固有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的话,一定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而现在我国媒体网站大多得了这种“新媒体不适应症”。今年1月11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正式批准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在线(AOL)与美国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8.
鲜桃与烂杏     
北京有一句俗话:“楞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仔细品评这句话,颇有道理。鲜桃,贵于“鲜”。报纸上的新闻,也应该有这么一股子鲜灵劲儿。就是说,力争做到标题鲜、内容鲜、写作方法鲜,只要读者打开报纸,它会自动跳进读者眼帘,迫着他们去阅读。不容讳言,目前我们有的报纸上,真正够得上“鲜桃”的好新闻还是不多的。  相似文献   

9.
张勤 《中国记者》2012,(3):20-21
两会专题微博,集束受众注意力2010年广东两会《羊城晚报》、金羊网首开报纸、微博互动的全新报道模式;2012年一些报纸开设大型两会专题微博,将传统网站的专题网页与微博相结合,设置“微发言”“微直播”和“微访谈”来分类汇总两会资讯,并链接代表委员、媒体记者微博群,加强与受众互动,聚拢人气.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播》:《人民日报》数字版收费引发一场“地震”,但也颇受争议,在你看来,其他报纸(新闻网站】是否会跟进?收费的利弊是什么?李光明:《人民日报》数字版收费会在新闻和网络界引发讨论甚至争议,我个人把它理解为新兴媒体的探路和对报业转型的思考,绝大多数报纸和新闻网站会持一种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11.
报纸改革大潮扑面,不少报纸内容和表现形式的革新都使读者耳目一新。一些纸质媒体通过不断的改版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扩版”热潮,旷日持久,使得一些报纸变得越来越厚,被人戏称为“本儿报”。“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十年,以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得到高度重视,取得轰轰烈烈的发展,成为媒体研究者的焦点。但是, 以报纸翻版为使命的各类“电子报”、“电子版”、“网络版”、“宽带报纸”等媒体样式,整体上也没有大的变化。即便如此,  相似文献   

13.
方民 《新闻界》2002,(4):31-32
传统报纸媒体以一种单向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报纸媒体为公众提供的是一种非互动化的服务,所谓非互动化服务,即读者据报纸所得到的信息是单向灌输的形式,读者所接受的信息是相对不变的,以“静态”形式出现。而网络媒体能为读者带来互动信息,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开始有了分野,传媒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服务的方式也在变化中,媒体网站尤其是主流媒体网站,怎样从传统报业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地转变和“继承”,从而另塑网络媒体的专业形象?传统媒体的概念是大众传播,而网络时代媒体网站的服务却在不断地“小众化”,当然,传媒的公众意…  相似文献   

14.
王路平 《青年记者》2008,(16):77-78
报纸的网站为什么应该办成,特区"?道理很简单:如果沿袭传统媒体那种事业单位管理办法和思维定势,报纸网站就不会有光明的前途.  相似文献   

15.
媒体微博在过去一两年中显示出很强的影响力,统计显示每两个新浪微博用户中就有一个用户关注了某一个媒体微博,且媒体微博中,纸质媒体微博(含报纸、杂志)影响力普遍高于其他类型媒体微博.本文选取2012年度新浪微博平台上报纸类微博影响力前三名:“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人民日报”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家报纸微博的内容进行抽样分析,探究其微博发布特点和背后的内容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电子报纸,也称报纸电子版、报纸网络版。自1995年1月12日由国家教委投资的《神州学人》电子报刊创办发展至今,刚刚10年历史,当属新兴媒体。然而,它的形态是什么?它的特性是什么?它的风格是什么?莫衷一是,未有定论。环顾国内,众多的报纸电子版在完成了把纸质媒体的内容简单复制到电子屏幕的进程后,即迅速向综合新闻网靠拢、过渡,或是被风起云涌的地方综合网站“招安”。电子报的独立地位急速弱化,成了综合新闻网站上不太起眼的附属部分,内容唱不了主角。难道这一新兴媒体才刚刚崭露头角,就不可避免地要萎缩没落?南方日报社在组建报业集团的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体刚络化进程的加快,在互联网技术革新和媒体竞争的推动下,报纸媒体阳站已经从报纸网络版(或称电子版)阶段过渡到以新闻为主的综合性网站阶段,在中国网络媒体大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作为互联网媒体属性而带来的网站内容传输问题也开始受到报纸网技术管理层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港澳台苑     
调查显示台湾媒体充满色情和暴力内容 台湾1月20日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近期台湾媒体充满了色情和暴力方面的内容,同时,许多报道因没有经过查证而失之偏颇。 台湾记者协会等多个民间团体从上个月起对岛内电视台、网站及平面媒体的节目或报道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许多电视谈话节目充斥着“情色与八卦”,每个节目至少有20%的内容与公共利益无关。 调查显示,岛内5家网站上个月发布的信息中,接近25%的内容是非法或不当资讯;而报纸的版面上则时常充斥一些有关偷拍、招妓等八卦报道,此外还有不少未经查证的消息。  相似文献   

19.
报纸网站作为传统报纸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具备了网络媒体和报纸媒体的双重特征,从技术上来说,互联网无边界的媒介特征使报纸网站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开拓自己的市场;但从实践的角度,报纸网站脱胎于报纸,是报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其所属报纸运作,因此其内容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地方化色彩。市场范围的这种错位,容易造成市场开发的潜在空间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落差,报纸网站应该更好地理解这种落差,厘清报纸网站的市场结构,有的放矢地规划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于报纸,有一种“质量扎根、经营开花、效益结果”的理论.很有道理。在地方党报社创办新闻网站这一网络媒体的过程中,网站的访问量也就犹如报纸的发行量.是网站生命力的具体体现。2006年6月24日,中国汀西网发布江西500多家备案网站的访客量排名.全球每百万网民日均访问宜春日报社创办的宜春新闻网站(www.newsyc.com)人次已连续4个月列全省第6位.列前五位的有三家是省级新闻类网站,另两家是省级综合娱乐类网站。宜春新闻网站深受网民青睐的缘由.主要是网站定位的三个角色:“门户网站、大众网站、绿色网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