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掰开原子弹     
自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小男孩”、“胖子”两颗原子弹之后,人们都为核威力感到恐惧。在那次原子弹袭击中,有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大城市瞬间变成焦土。对这样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历史上却曾有人把行将爆炸的原子弹掰开过。这听起来也许十分荒唐,但确有其事。这位“超人”就是加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士。  相似文献   

2.
<正>当我国在1964年和1965年相继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首次在世界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迎来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之后,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在这十年浩劫的特殊时代里,林彪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使我国科技管理机构陷于瘫痪,科技研究机构被肢解,科技人员横遭批判和迫害,科研物质条件严重恶化,错误的政治批判取代了自然科学研究。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我国科学和科学家遭受了炼狱一般的严峻考验,科技整体水平与世界差距拉大。但是,在逆境中,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冒着风雨,支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保护科学的园地,保护我们的科学家。我们的科学家也没有忘记祖国的期盼和科学的使命,他们以不屈的意志在逆境中艰难跋涉,相继取得了导弹核武器试验、氢弹爆炸和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等一系列高科技成就,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一页。  相似文献   

3.
一名英国科学家和他的美国同事隔着4828公里的大西洋,成功地通过互联网技术“握”上了手,他们都清晰地感受到了对方右手传来的力量。在当天的实验中,他们还隔着大西洋同时推动了一只电脑模拟的箱子。那么,远隔千里的两人是怎样握上手、又是怎样同时推动箱子的?原来.英美科学家不久前发明了一个具有特殊遥感技术功能的小型机械臂,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称重有方     
老张和小金一块去打猎,他们很快打到一只野山羊。他们想称一下羊的重量,可是身边没有秤。这时老张想了一个办法,他让小金把一根棍子架在大树枝上,  相似文献   

5.
<正>"病毒先生,现在请您站到磅秤上来,让我给您称一下体重。""OK,您的体重没有增加。减肥效果很好,请您注意保持。"磅秤当然不可能称出一个病毒的质量,就连世界上最灵敏的天平也做不到这一点,但是最近科学家发明的一种纳米秤却能做到!  相似文献   

6.
正只要把箱子放在地上、椅子上或者书柜上,猫就会迅速地躺进去,占有它。我们如何解释空箱子对猫所产生的吸引力呢?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解释。首先,箱子可能是猫应对压力的好帮手。对常常处于压力环境中的它们而言,在密闭的空间里会感到舒适和安全,一个箱子或者其他类型的"独门独院"会对它们的行为和生理机能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你设想过没有,一个人正集中精力、屏住呼吸躺在布满钉子的钉板上,身上还站着几个人,而你却突然在他的胳肢窝里搔逗他一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恐怕此人一笑就会一命呜呼的。当然,这是我的猜想,科学家不会去做这样危险的试验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科技》2004,(10):6-14
今年的十月一日是共和国55周年国庆日,十月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四十周年纪念月份。在40年前的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戈壁大漠的上空升起了壮丽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独立自主地掌握了核技术。它意味着中国不仅树立了国防尖端科技的丰碑,更铸就了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基石。在许多当年的事件已经开始为人所知的时候,我们把目光放在了这些今天已经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身上。  相似文献   

9.
1896年12月12日,伦敦科技大厅里坐满了好奇的观众。这时,一位青年手提小木箱走上讲台,打开箱子,按了一下仪器按钮,手中的一个电铃便"叮铃铃"响了起来。小伙子举着电铃在大厅四处走动,走到哪儿响到哪儿,整个会场刹那间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游戏厅。这是在变魔术吗?众人惊讶无比,因为这个电铃与仪器之间无任何导线连接。这当然不是魔术表演,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正在进行无线电实验演示。他就是无线电发明人马可尼。  相似文献   

10.
我们来自恒星? 我们的身体是由碳、氢,氧、氮、硫、磷等化学元素组成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最初只出现了氢和氦这两种轻元素,它们的原子质量很小.而我们身体里那些更重的元素来自早期恒星的聚变和爆炸.在宇宙早期出现的第一批恒星往往质量很大,它们在激情燃烧之后,往往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终结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创新》2009,(10):19-19
1964年10月,浩瀚的戈壁滩上空升起了一团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之后,第一颗氢弹又放出炫目的光芒.中国的"两弹"元勋是谁昵?他就是世人熟知的邓稼先.  相似文献   

12.
时间为什么不能倒流?最近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认为在量子世界里,即使发生了时间倒流,我们也无法觉察出来。  相似文献   

13.
我家刚买回来十只小鸡,这些小鸡才出生几天。一个偶然机会,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那是星期三的中午,爷爷叫我把小鸡从箱子里捉出来喂食。听了爷爷的话,我就一把一把地把小鸡捧出来。捧着捧着,只剩下一只了,用手轻轻一抓,就抓住了。突然我感觉到小鸡剧烈的心跳。人不是只有在激烈运动后,心跳才加快吗?好奇使我非常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于是,我进行一次实验:我先把小鸡放到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了原子弹之后,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还有人嘲笑说,中国是有弹没枪。他们绝没想到,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的三个月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中近程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5.
石磊 《金秋科苑》2009,(5):44-45
中国有了原子弹之后,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还有人嘲笑说,中国是有弹没枪。他们绝没想到,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的三个月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中近程弹道导弹。  相似文献   

16.
1995年是原子弹爆炸50周年。原子弹问世是本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项重大科技成就,作为总设计师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为原子弹的设计制造立下了汗马功劳。研制原子弹计划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物理学领域里的原子分裂实验已在德国取得成功。有情报证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相似文献   

17.
<正>爱猫的人们,振作起来!如果你的猫继续对你献殷勤的种种行径冷漠以待,有一种东西肯定能够引起它的兴趣。这种东西上网看一看你就会知道——竟然是箱子。任何箱子,无论它大、小、胖、瘦、形状规不规则,这都不重要,只要把箱子放在地上、椅子上或者书柜上,猫都会迅速地躺进去、占有它。我们要如何解释空箱子对于猫咪所产生的吸引力呢?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这个问题。庆幸的是,行为生物学家和兽医们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12-15
1964年10月16日,是中国人民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如今40年过去了,但没有人会忘记这座保障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丰碑。 在这座历史丰碑上,铭刻着一大批清华人的名字。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14位曾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他们是: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还有一大批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贡献的清华校友。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0周年之际,我们向广大读者介绍几位中国核战线的清华人,他们是千千万万为中国核试验事业默默奉献的清华校友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易经》把世界的形成归结为“阴阳”,认为阴阳二气演化并操纵着世间万物。这个远古的理论当然只是我们祖先的想像,不过却和当今的粒子物理研究有一点契合,如果我们把组成我们的物质看作“阳”的话,那么反物质就可以称作“阴”了。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提出了一个电子运动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方程,即狄拉克方程。根据这个方程,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宇宙里应该存在带正电的电子,也就是所谓的正电子。四年之后,美国科学家安德森竟然真的在实验室中发现了这种特殊的粒子。与司空见惯的电子相比,这种粒子的质量和带电量没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20.
蚂蚁的世界     
人们对蚂蚁都不在意,因为它们太小了,而且又不碍事。但是,蚂蚁却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所演化出来的最成功的生物之一。不!甚至连这个“之一”也可以不要,它们就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有人也许会问:难道蚂蚁比人类还要成功吗?这得看你如何去分析。当然,蚂蚁没有用上电视和计算机,它们也没有飞机、大炮、原子弹。但是,也许正因如此,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大约有1亿年了,人类却只有短短的几百万年。那么,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1亿年吗?这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地球就像是一个大舞台,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想在上面表演一番,新的生物不断地产生,旧的生物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