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教育》2013,(1):20-21
<正>有人说,好学校就是一流的生源,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育资源和一流的升学率。也有人说,好学校就是师资水平高,教学质量高,社会评价高。我心目中的好学校远没有这么复杂——适合学生发展和幸福成长的学校就是好学校。陶行知先生一生从事乡村教育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他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农村、爱农民,教育学生把祖祖辈辈留下的这种凝重而纯朴的情感从他们内心深处挖掘出来他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电脑》2010,(10):4-8
他身处偏远乡镇.却有一个打造现代乡村教育的梦想;他是“小”校长,却践行着“大”教育,把爱和善从学校延伸到了乡村;他爱生如子,是困难学生身边移动的“取款机”;他激励教师、成就教师,为偏远乡镇留住了优秀师资:他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村民打破千年规矩,以最高礼仪迎接他回村安葬……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是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但是,爱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要像赞美上帝一样赞美学生”那样简单,这里需要有发自内心的爱之外,更需要技术与手段,否则就会出现有心无力之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4.
教师对学生的爱被称为"师爱"。有人说师爱是教师道德的最高境界。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是有意识和理性的,是纯洁而全面的,是普遍而持久的,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教师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灵魂和核心,是教师和所有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而教师的爱是师德的灵魂。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热爱学生。这是做好学生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老师只爱他的事业,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像他的父母一样爱他的学生,那就比一个读过很多书却不爱他的事业或他的学生的老师更好。如果一个老师把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张东艳 《教书育人》2011,(36):20-21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1900-1980)的爱的理论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活动,一种人际关系,要求教师首先要爱教育事业、爱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成长。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象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的开展大都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要发挥教育自身的力量,没有爱是不行的,也正因为爱是一种使人与人结合的力量,爱本身就是一种人际关系,那么在教育中就必  相似文献   

6.
刘保华 《阅读与鉴赏》2010,(1):66-67,78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下面谈谈笔者在具体教学中的事例。  相似文献   

7.
陈富祥 《甘肃教育》2013,(21):14-15
在乡村学校28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当教师工作认真扎实,成绩突出;当领导具有魄力,方法得当,管理科学。有人这样评价说:“在学校里,他是一名出色的好管家;上课时他是令人尊敬的好老师;下课时他是学生们的挚友和长辈。”他就是迭部县藏族中学校长杨志英、  相似文献   

8.
自我教育     
《海外英语》2007,(11):56
咖啡小憩时有人谈到"一条龙"学校教育,涉及所谓名校教育问题. 啡友N说曾听从事教学工作的前辈说,送子女进学校,要记得宁做坏学校的好学生,勿做好学校的坏学生.  相似文献   

9.
吴明娟 《海南教育》2014,(20):94-95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关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点。他最打动我的就是他"爱满天下"的博大胸襟。陶行知先生用他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伟大一生,为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身体力行,为人师表,让教育走进学生的生活,让教育走进学生的人生。一、平等地爱陶先生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乡村教育,人们往往谈得最多的是乡村学校缺什么东西,有说缺电脑的,有说缺教室的,有说缺师资的,也有说道路不好的,甚至还有人呼吁,能不能帮他们修一个围墙。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两件事:一个乡村教育的“留”,一个是乡村教育的“走”。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的序言中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换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之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夏先生的话不正是在提醒我们:没有对情感的关注,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微笑教育     
宋云芳 《教育现代化》2006,(11):111-111
都说教育学生,一流的教师用眼神,一流的教师用语言,三流的教师用惩罚。这眼神就是用艺术化的方式.用爱心去感化学生,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有人将学生比作冰块,把惩罚比作寒风,把爱心比作春风,寒风再猛也无法融化冰块,春风微拂却轻而易举地融化了冰块。从教13年来,我一直在探索一种受学生欢迎的教育方式,微笑教育就是我这些年来所找到的最好教育方式。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无言的微笑传达的正是信任与理解、  相似文献   

13.
爱的诠释     
高尔基曾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的确,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有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难的是掌握爱的分寸。由此看来,爱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它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说,教师要爱学生,那么教师给学生的爱也有错的吗?是的,这里说的错是错在偏爱、宠爱。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不是等距离对待学生,而是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少数化考试分数高的学生(俗称好学生)偏爱有加,  相似文献   

15.
夏丐尊先生在为《爱的教育》所作的序言中发过这样一番感慨:“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相似文献   

16.
黄洁婵 《广西教育》2011,(23):39-39
有人说,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伟大的、无私的、崇高的爱,这种爱与学生同行,伴着他们成长,这种爱能让他们体验到平等、自信,从而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让爱与学生同行,有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17.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教育而言,爱更是其核心,其灵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我国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其教育艺术的核心。但是,要做到真正爱学生是很难的。台湾教育学家高震东就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我看来,爱学生之难,主要难在对“爱”的理解,对“爱”的解读。很多老师自以为自己很爱学生,结果未能起到好的效果,未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有时甚至是事与愿违。那么,何为爱学生呢?我认为爱学生就得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感动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人说:“一位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在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留学生》2014,(10):6-6
从前我们挑学校,说一个学校好,一般会说这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好,教员很好,风气很好,学生在里面都好好学习、不瞎闹,管得比较严,是这样看的。很少听到“升学率”这个说法,没有说挑学校是挑升学率的,因为好的学校出来的学生考大学自然好一些。而不是本末倒置,说先有升学率然后学校更好一些,而是先有好的教育质量,将来学生出来才容易考上好学校。这整个观念跟现在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比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