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语文的“第一张桌子”是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一类事物有一类事物的本质,亦即事物的“理念”。理念是完满的,事物则是完满的理念“原型”的不完满的“摹本”。存在着三张桌子:一是桌子的理念,一是现实中的桌子,一是画家画出来的桌子。这三张桌子中,桌子的理念是真正的实在,  相似文献   

2.
陶冬红 《现代语文》2002,(11):35-35
“不平则鸣”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句成语,其出自唐代韩愈《送孟东野序》首句:“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该句一般理解为“事物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笔者认为,观韩愈之文,其意有待商榷。韩愈文中“不平则鸣”的主语是“物”,不是专指有生命的物体,是指世间一切事物。而词语“不公正”的受施对象则只能局限于人或动物。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说这张桌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株小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以“不公正”来解释“不平”不妥之一。韩愈在文中说:“草木之无声,风挠…  相似文献   

3.
会说汉语的人都会知道,现代汉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计算事物数量时,一般在数目字后边必须跟一个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如“一斤米”“一本书”“一张纸”,不能说成“一米”“一书”“一纸”。而且某种量词适用于某种事物通常是固定的,是约定俗成的,比如“马”用“匹”,“牛”用“头”,“桌子”用“张”,“旗”用“面”等等。如果有人说成“一匹桌子”“两面牛”“三头人”那一定会使人发笑的。“个”字的基本用途就是用作表示事物单位的。不过在现代汉语里作为量词的“个”和别的量词比较起来,是个用途极广的个体量词。它决不局限于只表示某一种事物的单位,  相似文献   

4.
肖连生 《辅导员》2009,(1):50-50
当前公开课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班级的桌子全都要重新拼一遍,有时两两相拼,有时三张桌子相拼,学生来了以后经过老师的安排,依次坐好,后来听得多了,才知道由于要进行合作学习。这使我茫然,“桌子拼拼”就表示走进新课程了?就表示合作学习了?  相似文献   

5.
在柏拉图哲学中,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感觉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感觉世界是变化不定的,是虚幻的假象。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是真正的存在。柏拉图以桌子为例,说明他的世界观。第一个桌子是由神生产出来的,即理念。第二个桌子是由木匠制造出来的。木匠是根据第一个桌子即桌子的“本质”、“理念”把一张具体的桌子生产出来。木匠制作的桌子只不过是桌子理念的摹本或影子。因此,对物的理解关键是把握理念。问题是教育怎么会与柏拉图主义联系到一起了呢?注意:柏拉图是从“制作”的意义上理解物的。桌子的本质是木匠通过理念“制作”…  相似文献   

6.
沈泾渭 《中学理科》2008,(10):49-51
三、本体自喻。 在比喻的修辞格中,“本体”与“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更不能是同一事物。所以,如果句子中的“本体”与“如”字成语中的“喻体”是同一事物。就不能再使用这一“如”字成语,否则,就犯了本体自喻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7.
张齐华 《四川教育》2009,(11):26-28
一、由1到“1” (师板书“1”,让学生用“1”这个数表示物体的数量,生答出“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把直尺”等。)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素有“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影响着通州近百年来的教育发展。“三生德育”作为张謇“大生”思想的赓续,不仅是对张謇教育思想的创新,更是区域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在整体推进“三生德育”项目建设中,通州区绘就了“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活泼生长,让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新意,让每一次生长都能被看见”的育人新画卷。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研究的深入,对新课程理念的讨论也愈加热烈。在“预设”与“生成”的对峙中,众多的声音对“生成”这一新鲜事物宠爱有加;而“预设”犹如新课程理念下束缚学生手脚,禁锢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行反革命”,遭受着炮轰枪击。审而视之,发现这种言论犹如裹着糖衣的炮弹,听似新  相似文献   

10.
椅子的由来     
《今日中学生》2010,(7):79-79
远古时没有椅子,人们席地而坐。官宁和华歆因志趣不同而割席绝交的故事,至今仍脍炙人口。春秋时,人们开始坐在有6只脚的矮床上。如果要写字、吃饭,就放上一张叫做“案”或“几”的矮小桌子。汉末,北方少数民族的“胡床”传入中原逐渐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构建”与“建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收有“构建”一词,释义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未收“建构”,而实际运用中经常出现。二者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都是动词,可以带宾语,其宾语多为抽象事物。例如:  相似文献   

12.
全世界的小孩撞到桌子都会哭。中国的小孩从那边跑过来,撞到了桌子,他哭起来。“宝贝不要哭,妈妈打这个桌子!妈妈打这个桌子!”这是大多数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在东京,一个小孩从那边跑过来,撞到了这个桌子,他哭起来。日本妈妈把他叫过来说:“再走一遍!再走一遍!”下一次,他就从旁边走过去了。妈妈接着讲:“一个人会撞到桌子有三个理由:第一个,跑步冲得太快,来不及刹车;第二个,头一直低着,没有注意看;第三个,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一、先看看,“我”与伯父鲁迅先生的对话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饭,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相似文献   

14.
提起“绿色”,大家自然会联想到“绿色食品”、“绿色家居”、“绿色消费”、“绿色奥运”等名词。的确,“绿色”一词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之色,它更多地被赋予了人的价值需求和精神理念的内涵。诸多事物都能以“绿色”冠名,为何语文不能呢?果不其然,其中清华附中名师赵谦祥先生在《用“绿色语文”救治“文字恐惧症”》一文中明确主张实行“绿色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5.
半命题作文     
面对试题.首先你要确定自己要写什么文体的文章,然后有针对性地填题。如果想写记叙文、散文,最好填写人物及其相关名称,如“亲人”“好朋友”“母爱”“邻里情”“民工子女”等;如果想写议论文,最好填写抽象事物名称,如“热门话题”“新气象”“新观点”等;如果想写说明文,最好填写具体事物,比如“电器”“食物”“桌子”等。  相似文献   

16.
本讨论了述语分别为“有、是“的存在句的不同语义关系,提出在存在句式“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有/是 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附加成分”中,当述语为“有”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部分充满关系;当述语为“是”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完全充满关系,并由此探讨了为这种语义关系所决定的“有”和“是”在具体句子中使用时的互换情况。同时本也考察了“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作为存在句式的真实性情况,指出用“是”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并非存在句,其实质是判断句;用“在”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才是真正的存在句。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格物致知”.大意是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探索得到知识。而我们学习物理,也是需要经过这样一个先“格”后“知”的过程,即先观察事物是怎样的,再思索事物为什么会这样,最后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现在我们通过对一节物理课的观察,看看有多少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常遇到“类比“”比较“”对比”概念,这三个概念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它们的相似之处是:都有甲、乙两种事物或某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文中同时出现,构成两相对照或比较,它们在本质上或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这三者虽然“神似”或“形似”,但从着眼点、适用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巧妙运用心理暗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如果让你站到一张桌子上,你肯定丝毫不会感到害怕;但是,如果同样大的一块木板被非常牢固地搭在山涧之间,下面是万丈深渊,你还敢站在上面吗?作出肯定回答的人恐怕寥寥无几。为什么你敢站在桌子上而在还没有迈上架在深涧上的木板之前就头晕眼花、心跳加速、浑身颤抖呢?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心理暗示”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幸运星”     
一次,我到别的班级听课,进了教室在最后边靠墙角处的一张桌子旁坐了下来。坐定后才发现,身旁的男孩没有同桌,他低着头孤零零地坐在那儿摆弄着几颗“幸运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