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①印证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的事件之一,就是他在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天花板上,经过四年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在一千多个日子里,站在脚手架上的米开朗琪罗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仰起头颅,举笔上指,以致《创世纪》完成后,有关部位的关节僵硬变形,再也恢复不过来。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强迫和奴役。  相似文献   

2.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从小就显示出了对雕塑的浓厚兴趣,并逐渐展现出了他在雕塑领域的非凡天赋。23岁时,米开朗琪罗就接受法国红衣主教的重托,为圣彼得教堂制作出了雕像《哀悼基督》。随着这座雕像的完成,年轻的米开朗琪罗一举成名,人们不由惊叹,又一颗雕刻巨星崛起了!1501年,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妈妈的账单》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份帐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  相似文献   

4.
活出生命力     
《万世千秋》这部电影描述的是艺术家米开朗琪罗的故事,我对它印象非常深刻。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屋顶上画的《创世纪》,真是好棒、好美。不过,创作期间却波折起伏。  相似文献   

5.
一、课内阅读(38分)阅读《最后的长春藤叶》(节选),完成1~6题。(20分)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  相似文献   

6.
李萍 《辽宁教育》2011,(1):102-104
教材简析 《妈妈的账单》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份帐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妈妈的帐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帐单,这份帐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妈妈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十三课《旅鼠之谜》后边附录有语法知识“句子的主干”。在说明“抓句子主干是分析复杂单句的一个重要方法”时.举例并分析如下: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相似文献   

10.
爱德华.阿尔比是二战后美国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动物园的故事》是其第一部作品,也开启了他戏剧生涯的成功之门。文章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剧中小人物彼得和杰里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1950年一问世就引起极大反响与关注。从后殖民主义入手,结合圣经原型批评理论,分析摩西对白人男性的反衬,摩西对玛丽的救赎以及摩西奋起反抗完成莱辛对摩西颠覆者形象的建构和帝国想象的解构,探究作品背后对帝国和殖民地未来命运的隐喻,旨在揭示这是莱辛对英国殖民统治美梦破碎以及帝国主义终将瓦解的一个寓言。  相似文献   

12.
张剑虹 《文教资料》2014,(26):14-15
志贺直哉一生围绕着与父亲对立,经历了"排斥、纠葛、和解、调和"的过程。尤其是内心的纠葛几乎成了支配他青年时期的"一大精神课题",也是"人生戏剧的高潮"。为此,许多学者对其相关作品做了详细研究。然而,关于母爱的作品却少之又少,母亲的形象非常单薄。阅读《母亲的殂谢与新母亲》后,发现他对生母的感情非同一般。本文通过剖析《母亲的殂谢与新母亲》中他对生母的怀念和对继母的敬仰,分析他对母爱的渴望并把这渴望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考察志贺直哉的心境。  相似文献   

13.
此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的故事。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见他想要的报酬,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时,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相似文献   

14.
圣本尼迪克教堂是世界著名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第一个获得国际名望的建筑作品。圣本尼迪克教堂的双纽线平面清晰、简洁,结构与构造自然、真实,光线与氛围神秘、诗意,展现出他在简练、真实和朴素中表达建筑美的设计思想与态度。这种设计思想与态度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  相似文献   

15.
《广西教育》2011,(8):65-F0003
拉斐尔(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谢世时年仅37岁,但由于他勤勉的创作,给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贵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相似文献   

16.
轻松一刻     
信口回答彼得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因其贪玩,所以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语文老师问他:“你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谁的作品?”彼得懒洋洋地回答:“我怎么会知道呢?像我这么大的孩子是不喜欢看莎士比亚作品的。  相似文献   

17.
在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吴摩西与老詹和老詹的教堂图的关系是值得寻味的关系,应是这部小说里亮点中的亮点。刘震云是一个非常坚实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比较倾向于叙写生活中的常事,当我读到吴摩西时,我希望看到更高一点的亮光,能照亮我们。如果能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照亮我们,这个照亮也许比一直是天国的圣火照亮我们更有生活的意味,也更具有文学审美。可喜的是,这点亮光一直都没熄,一直都伴随着吴摩西,一直都埋藏在他的心里,他有可能不知其所以然,可他却感到他的心至死都倾向于它,系于它。  相似文献   

18.
摩西的脚步     
有一个人叫拉比·祖亚,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无数次地认真研读《圣经》,他要探索生命的奥秘。他最喜欢、最崇拜的人就是《圣经》里的摩西,因此,他决心模仿摩西的方式来生活。多年以来,他试图模仿摩西所做的一切,但是,最终没  相似文献   

19.
福克纳热爱大自然,这集中表现在他的荒野小说《去吧,摩西》中的三篇作品《古老的部落》、《熊》、《三角洲之秋》即所谓的“大森林三部曲”,《去吧,摩西》常常被看做是关于荒野和环境问题最有影响力的美国小说之一。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解读这一文本,以期找出福克纳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以及找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正确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出埃及记》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历经千难万险奔向“美丽宽阀流奶与蜜之地”。这是摩西作为领导人倾其一生的艰难事业、先知身份的独特贡献,更是摩西个人不断成长的人生历练。然而摩西自身深刻独特的人性、神性、独性却不免彰显了他内在复杂的性格特点,这使得摩西的形象丰满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