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以新媒体技术为导向的视觉传达发展机制下,视觉传达与新媒体技术形式都在不断地更新.时代的发展也催生了视觉传达作为最终呈现受众的消费平台,来实现广告视觉传达的最大化.本文以视觉传达的概念和特点作为切入点,探讨新媒体对视觉传达的影响,进一步指出了新媒体技术下视觉传达的发展趋势,以便实现视觉传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为今后的视觉传达设计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网页不仅要求其满足基本功能需求,还需要满足其艺术美观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网页要有一定的视觉传达能力。为了更好地体现新闻网页视觉传达的能力和满足人们需求,需要将艺术和新闻网页视觉表达能力结合在一起,使新闻网页形成良好的视觉冲击力,为人们提供新颖、个性化的视觉大餐。  相似文献   

3.
田娇 《出版广角》2018,(1):71-72
VR视频的风靡将人们从传统的语言叙事转向视觉呈现,它所代表的视觉文化着重于人的感官,通过技术手段使人们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并创造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沉浸式传播.以沉浸式传播为主导的视觉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读图文化的升级,它会影响人们理性思维的能力,使人们沉浸在虚拟现实中,失去对真实世界的判断和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4.
杨睿 《传媒》2021,(21)
近年来,VR(Virtual Reality)作为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技术产物,已经成为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探讨的热门话题.学界关于V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媒行业的应用前景上,以及警惕VR技术背后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由刘宏宇、袁子涵所著的《未来已来:VR的商业开发与媒介传播》一书正是立足于这一研究基础,以VR技术的实质为根源,研究其发展脉络、媒介应用、商业前景、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拍摄与体验的视觉技术,使VR影片逐步发展成一种独特的电影叙事手段.纪录片自始都在追求"记录真实",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VR纪录片在内容、拍摄手法以及创作理念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通过对于现下VR技术及VR纪录片的相关资料及文献查阅,中外VR纪录片的比较分析,概括了VR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宋亮 《青年记者》2017,(2):13-14
虚拟技术(Virtual Reality,以下简称“VR”)以其强大的场景复现和新颖、独特的沉浸式体验被国内外媒体竞相应用于新闻报道之中,VR新闻已逐渐成为主流报道模式.VR新闻是技术革新的产物,可又远不止于技术,它改变了新闻产品的呈现形式、新闻叙事的方式,也引发了人们对新闻传播理念的重新考量,尤其是对VR新闻虚拟性和真实性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视觉传达设计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过去的传统视觉传达方式很明显已不能够满足当下信息传达的需求.在新科技的发展下,多媒体手段变得越来成熟,新媒体为视觉传达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特定传达方式的新技术、新媒介,吸纳了过去传统媒介的优势和结合了当代互联网的新技术,慢慢地发展为视觉传达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与传统的各种设计门类相比较,新媒体艺术以其创作虚拟现实化、综合化、互动性、多元化等优点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秦秀宇 《传媒》2018,(14):37-38
VR技术凭借其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等特征和优势,突破了人们传统的感知范围,引领人们逐步进入虚拟现实世界,广受用户喜爱.近些年,VR在各领域被广泛尝试和使用,如VR+新闻、VR+电影、VR+教育、VR+游戏、VR+展览等.在VR产品中,用户只需佩戴VR设备,就能进入VR创作的虚拟空间之中.正因如此,VR技术在纪录片领域也逐渐得到重视.凭借沉浸式、现场感的独特优势,VR为观看纪录片提供了更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进一步彰显了纪录片追求真实、反映真实的初衷.VR技术正对纪录片制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文化产业设计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在此背景下移动互联网视觉传达设计发生了系统的改变.视觉传达设计不仅要准确传递给客户信息,还需要注意信息内容的表达形式与艺术性.本文首先详细描述了移动互联网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然后探究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方法,最后总结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0.
VR影像与传统影像不同,它改变了受众被动的观看模式,让受众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融入故事,并成为影像的主体.VR技术不仅能与动画、游戏以及出版等行业融合, 而且在影视界受到极大关注.文章从虚拟现实(VR)与头戴式显示器(HMD)的概念和原理切入,阐述了VR影像的发展和特征,全面分析了脱离屏幕边界的VR影像的视觉体验,以期为VR影像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也造成较大的影响,为利用好新媒体技术,保障在视觉设计中能发挥较高的视觉设计传达与报纸新闻关系获取能力,提升设计传达优势,提升设计水平,保障在设计工作开展中,科学应用视觉设计传达手段,提升新闻传播的冲击力,获得直观化、内容丰富化的表达,营造轻松阅读氛围,提升阅读体验感,要做好现场直播的视觉传达,探索实施交互性视觉传达模式,提高新闻传播的简洁性.  相似文献   

12.
李琳 《青年记者》2017,(8):68-69
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1.VR技术简介.VR (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是由美国VPL Research公司创始人Jaron 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时提出的.简单来说,VR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输出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的空间,生成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位的感知,反馈到受众的感官上.同时,受众的身体行为等动作的改变,例如头部转动、姿势变换等行为也会生成相应的数据输入至计算机中,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数字广告中数字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积常  林文成 《传媒》2015,(18):70-72
本文分析了数字媒体在数字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从其引导性、交互性、人性化、多元化和综合化等特征加以阐述和剖析.以网页设计和3D技术作为引例,对数字广告中数字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VR数字出版进行了基于技术可供性理论视角的剖析,并结合了前VR时代XML数字出版技术的比较考察.认为从历时性的技术发展进程来看,目前的VR数字出版行业实践具有一种过渡性质,是技术可供性走向成熟阶段的有益尝试.未来一段时间内VR数字出版可能会维持一种过渡状态,那么,向什么地方过渡?前面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才能过渡成功?这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因此,文章认为,必须以一种适度化的技术应用方式推动VR数字出版的渐进式转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VR数字出版的转向可尝试向两个方向探索,于线下而言,可尝试构建VR体验化新型文化、阅读、娱乐空间;于线上而言,可尝试以VR严肃游戏出版为代表的新型VR出版产品形态.坚守精品内容、尝试跨界合作、版权多样开发、善用政府引导资金则是推动VR出版渐进式转向的可操作方式.对于VR数字出版来说,其转向可预见的终极目标是人工智能VR出版的产业形态,这将由技术可供性的成熟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设计在发生着根本的改变,此前没有的艺术大量产生,已经存在的艺术形式也在发生着变革。其中,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就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形式,为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的含义和类型,使其审美和内含表达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改变了人们对视觉艺术的认知和期待,这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本文旨在分析新媒体时代中的视觉传达艺术的意义,探讨新媒体和传统的视觉传达艺术的碰撞和融合,结合两者在现实中的应用,为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于红  闫欣 《采.写.编》2022,(2):102-103
近年来,VR技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从多方面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VR技术与新闻传播的融合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打开了媒介传播的新视野、新领域,为传统媒体转型指明了方向.本文就融媒体时代下虚拟现实新闻的发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应用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设计者可以借助更先进、更专业的设计工具设计具有更广阔、更深度设计范围和设计主题的作品.同时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艺术鉴赏角度和习惯,提高了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具有冲击力的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18.
甘露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47-248
近年来,随着屏幕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片头已不再局限于传达影片相关信息这一基本要求,它更注重审美视觉的需要,强调在文字与影像的结构律动中进一步拓展片头的叙事功能,使观众在获得丰富信息的同时,达到视觉与情感的双重满足.本文以案例影片的片头设计为例,就不同形式的图文结构对片头叙事功能的影响进行概括分析,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通过视觉对读者产生心理刺激,这就是说一幅新闻照片能形成多大的影响力,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新闻报道所表达的内容并引发读者的共鸣,主要在于其视觉冲击力的强弱。随着人们视觉接受能力的不断强化,新闻记者只有在形式和技巧上加以创新,拍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新闻摄影作品,才能满足读者日益提高的视觉需求。  相似文献   

20.
李辰  李旭 《出版广角》2021,(19):71-73
数字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发展,在颠覆传统期刊封面视觉表达方式的同时,也使期刊受众对封面的视觉需求产生了较大变化.文章立足于新媒体的发展角度,对期刊封面视觉传达所呈现的新变化,从受众的视觉消费、审美范式和技术性需求等方面入手,分析期刊封面视觉传达的影响因素,探讨提升期刊封面视觉传达黏性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