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英臣 《今传媒》2015,(1):13-15
媒体的舆论导向把握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新闻媒体要把握好舆论导向,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维护社会秩序;要创新好表现形式,注重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传播,增强感染力、亲和力和吸引力;要建设好传播平台,推进媒介融合,形成全媒体信息传播格局,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力;要搭建好参与平台,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协调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正、推进民主政治进程;要提升国际话语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要创造良好的媒介生态,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优化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
王晓红 《传媒》2018,(5):17-20
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时代,中国对外传播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落地平台建设、媒介话语转型等方面,下了大工夫,不可谓不努力,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品牌的影响力还远不够大,平台落地的实际效率还远不够高,文化输出的感染力还远不够强,离拿到话语"主动权"还有不小的距离,其间有意识形态影响,也有观念方法问题.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不只是政府或媒体的义务,也是包括各类企事业机构、公民个体在内的责任.那么,如何讲又怎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笔者认为,究其根本,是在跨文化传播中促进认知和认同的问题,海帆奖评出的优秀案例是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也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电视剧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承载着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美版《甄嬛传》作为第一部,也是惟一一部在美国主流媒介平台以付费形式播出的国产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对我国电视剧"走出去"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理论出发,试图运用高低语境理论、文化维度理论,从语境、剧情、主题等方面分析美版《甄嬛传》的对外传播策略,并总结出我国电视剧对外传播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帝吧出征维珍航空"是典型的以社交媒体为中介的跨文化交际冲突,以青年亚文化的形态参与了我国的对外话语传播.针对该网络集体行为,采集维珍航空Facebook中来自中国网友的评论,运用文本语用分析的方法,进行价值观传播的框架式分析,发现爱国情怀、追求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在话语体系中彰显,民间舆论场在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中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运用现代传媒进行对外宣传报道,是我们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华价值观,增强国家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改进汉语新词的英译质量是跨文化传播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将探讨汉语新词特别是在大众媒介上常用的新词英译原则与译文整治.  相似文献   

6.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是我国新闻媒体对外传播工作所恪守的一条基本原则。本文认为我国新闻媒体在对外传播中国声音时,要立足多媒体发展的现实,实施全方位、立体化传播;针对目标受众的接受习惯,实施精准性、他者化传播;彰显中国文化的内容特色,实施跨语境、跨文化传播,实现全球传播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是一种具有跨文化、跨时空传播属性的媒介形态,担负着记录社会、传播国家形象、交流文化等重要使命,它是实现对外传播的有效形式。从《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的热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如何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汪罗 《新闻知识》2021,(4):51-58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对外传播机构/组织走过了70余载春秋,历经了由"革命-斗争""对话-交流"与"讲好中国故事"三种理念主导的发展阶段.为此,通过检视中国对外传播机构/组织历史演变,不仅可以管窥中国对外传播机构/组织实践的宏大图景,更能为迎接下一阶段更为复杂的全球传播/跨文化传播挑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外新闻报道是一国通过大众媒介对具有国际认知价值的事实信息向他国进行的传播,它既是一种动态的话语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交往活动。这种具有跨文化特性的话语表征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从文化话语的角度解读,对外新闻是语言使用与非语言材料融合之后形成的话语结构,既包含着意义的表述,又连接着认同的形成。中国的对外新闻媒体在话语多元与话语平衡方面均做出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应该选择积极的与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进行传播,从而提升中国的对外传播能力,构建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话语。  相似文献   

10.
境外大学生的培养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播者.新闻传播学专业境外大学生具有双文化背景,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让境外生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主动承担者,首先要让他们热爱和认同中华文化.境外生教育应通过课程思政,强化认同教育;通过媒介实践,深化国情教育;道器并重,发挥对外传播优势;因地制宜,完善培养方案.如此才能实现培养目标,让境外学生成为认同中华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对外传播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11.
梁俊明 《传媒》2015,(23):23-24
讲故事是人类基本的表达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记者身处新闻工作的最前沿,会讲故事是其应具备的能力和本事,也是其责任和使命.由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四部门主办、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扎根人民,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讲好反映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形象、中国气派的好故事,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2.
陆朦朦 《编辑之友》2021,(11):39-43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着人类交往实践的广度与深度,跨文化传播同样面临着新情境,尤其在视频化、图像化内容成为人类日常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媒介形态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视觉化转向趋势明显.正确认识视觉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并以此提升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实际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首先指出视觉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出版合作优秀案例,总结并归纳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视觉化创新路径,旨在提高出版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有效介质在异域文化中自我衍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魏渲 《东南传播》2018,(1):47-49
国家"软实力"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具体表现是经由媒介实现国家民族文化在全球的自发延伸。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目的是减轻不同文化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障碍。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历史发展,现实情况和未来展望使得此课题的研究着眼于实践层面。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国家"软实力"在跨文化传播上的现实困境问题同时探索媒介融合时代所带来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出版"走出去"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国际传播视角对目前出版"走出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就提高出版"走出去"的效果给出建议和解决办法.首先,关注国外目标受众的文化习惯和阅读喜好,精心策划选题;其次,注重翻译质量,在尊重原作原意的同时,做到翻译的国际化表达;最后,选择国外受众习惯使用的平台、渠道或方式进行图书推广.此外,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海外爱国华侨华人在对外出版中的作用.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从目的 语文化群体的需求出发,讲好中国故事,加快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翻译新闻这一实践活动的传播主体、媒介、内容和受众进行分析,试图在这一研究领域中从仅仅关注新闻内容的翻译理论与方法的思路转向对翻译新闻这一重要对外传播活动的要素、系统和流程进行更全面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优化中国新闻的对外传播效果总结出三点策略:传播主体培训与资格准入,翻译新闻的业务规范与媒介配合,受众调查和传播策略,以期中国翻译新闻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跨文化国际传播环境下能够传播得有量,有质,更要有效。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网站英语新闻是宣传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是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地方对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政府英语网站如何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贴近英语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英语受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政府网站的英语新闻为例,报告笔者在澳大利亚访学期间在英语本族语读者及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的研究.针对地方政府网站英语新闻,他们提出了改进网站设计,增设新闻传播内容和样态,改进语言质量,提升新闻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马瑞贤  侯贺英  汤倩 《传媒》2019,(11):87-89
对外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必要组构,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对外传播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塑造、文化安全保障、国际合作交流等。未来,要提升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首先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外语语言素养、跨文化素养,以及新闻传播素养的复合型对外传播外语人才。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对外传播复合型外语人才队伍的建设。有鉴于此,可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筑、教学模式革新、师资队伍建设五个角度入手,形成对外传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8.
夏丹 《传媒》2021,(2):46-48
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5G等技术的发展,集图、音、声、像、画等多种表现手段于一体的短视频受到各国年轻用户的喜爱,市场占有率呈几何式递增.参与度高、传播面广、制作精巧的短视频兼具跨文化渗透能力与社交话题演化能力,有利于降低文化折扣,赋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及生产现状,尝试在新技术范式下提高中国文化短视频的对外传播影响力,助力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的国家力量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谋求和平稳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已成为一项亟待取得突破的事业。而“讲好中国故事”是推动这一工作前进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因此,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和共情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文章以媒介融合为视域,通过对“讲好中国故事”过程当中的媒介使用情况及效果观测,从组织与个人两个层面探讨如何通过媒介创新与拓展强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微时代",利用视频、声音、图像等媒介形式,进行短、平、快的高频互动,是"微时代"信息交流的主要特征,也逐渐成为整个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鉴于目前我国国家话语权还不够强大,主流媒体对外传播效果不太明显的现状,各种微媒介的作用得以凸显.本文指出"微时代"对外文化传播关注日常生活,具有碎片化视觉传播方式、轻松幽默的话语模式以及背景化、隐蔽式的的传播形式等特点.在崭新的全球化传播语境中,应进一步释放微媒介的传播力,采用轻灵的故事叙述方式、工业化的文化产品思维以及情感共振式的文化输出等策略,展望未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情境化呈现的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