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锋 《编辑之友》2018,(5):48-54
算法新闻是运用智能算法工具自动生产新闻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过程、方法或系统.它是21世纪新闻传播领域一场全新的范式革命,不仅是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颠覆,更是新闻传播观念的重要突破.算法新闻的发展经历了理论孕育、技术探索和初步应用三个阶段.目前发达国家的算法新闻正从窄领域转向宽领域应用、从格式化转向个性化应用、从个案转向规模化应用、从低层次转向高质量应用、从低难度转向高难度应用、从机械传播转向交互体验应用.算法新闻的崛起将在受众认可度、媒体接受度、新闻传播业态及新闻伦理与法规等方面带来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梳理当前国外关于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的有关文献①,从信息来源保护、新闻从业者角色冲突和伦理困境、新闻从业者伦理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当前世界新闻从业者伦理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提出对加强新闻从业人员伦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众多自媒体平台纷纷发展起来。自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便捷化、平民化等特征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自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增加了信息获取的快捷性与方便性,然而,自媒体新闻信息的传播也存在虚假新闻信息、低俗信息泛滥、媒介审判现象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探究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找出新闻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提出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建设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莹 《传媒》2021,(17):50-52
目前,算法新闻分发平台作为信息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型产物,构成了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社交媒体之外的一大新闻传播渠道,并成为解决新闻信息爆炸增长、新闻阅读体验不佳等问题的全新应用平台.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新闻生产传播领域的进一步下沉,算法新闻分发平台的地位也随之提升,并对新闻业态产生了显著影响.要想把握未来新闻行业发展方向,就必须全面了解算法新闻分发平台对新闻业态的具体影响所在,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晏辉  陈丹 《采.写.编》2021,(1):112-113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于新闻的采集、生产、分发和反馈等领域。本文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各种新闻伦理问题,如智能分发加速反转新闻传播;大数据时代隐私权被侵犯;算法推荐加剧信息茧房;沉浸式新闻削弱媒体导向等,并从技术、媒介、用户和法律层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虚拟特质,使新闻信息传播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媒介伦理失范现象的出现。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下新闻传播伦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各种虚假新闻信息的泛滥、媒介审判现象、人肉搜索的负面效应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对人们正常生活和价值导向产生了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向上的氛围,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林爱珺  刘运红 《新闻大学》2020,(1):29-39,125,126
算法技术介入智能新闻信息分发的过程中,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也引发了算法偏见这一伦理问题。从个人主体权利的角度看,算法偏见使用户的信息选择权和知情权遭遇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算法偏见产生的技术逻辑,并从保障用户信息选择权和知情权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信息权利的算法伦理原则,包括自主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透明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张静 《传媒》2021,(9):94-96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新闻生产传播带来系列伦理失范问题,使得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人道理念受到冲击.本文基于新闻结构的三维视角,解析智能技术在新闻主体、新闻内容和新闻应用方面产生的主体性危机、算法信息偏差和数据滥用等失范问题,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重塑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闻规范.  相似文献   

9.
李潇涵 《今传媒》2020,(2):31-34
媒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兴起,并被运用到媒体行业和新闻领域。技术的更新对媒体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拓展了传播的渠道、改变了传播的方式、增强了传播的影响力,带来了新闻生产的革新和传播思想的颠覆。但与此同时,技术赋权也增加了新闻伦理的思考维度。本文主要选取智媒时代中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推荐技术,从三个方面提出算法推荐技术带来的伦理失范现象,并对算法推荐带来的新闻伦理困境进行探讨,以期对算法的伦理规制和算法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9,(1):27-33
算法新闻是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业相结合的产物,植根于大数据、算法模型和云储存。算法新闻极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形成新的传媒业态,但由于其技术本身还不够完善、背后的法律和行业准则还不规范,现阶段的算法新闻仍有许多亟待考量的伦理问题。本文在回顾算法新闻缘起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涉及的隐私权问题、技术伦理问题、价值偏向问题做了梳理,阐明其研究进展,进而初步探讨了未来强人工智能技术下算法新闻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与伦理规范,揭示进一步研究算法新闻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在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本文简要归纳概述当前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伦理存在的问题,也就是伦理失范现象,从媒介生态失衡、生产主体弱化、自律他律欠缺三方面分析新闻伦理失范的原因,并重点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重构路径,希望能够有效走出媒介新常态下的新闻伦理困境,促进全媒体新闻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算法新闻具有生产智能化、自动化,分发精准化、场景化的特点.算法新闻容易产生算法偏见问题.对算法新闻生产的"I--T-O"模式分析,数据输入、数据吞吐和文本输出都可能产生算法偏见.算法新闻必须坚持基本新闻伦理原则和公开透明原则,加强各主体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陈凯君 《今传媒》2020,(4):61-64
数据新闻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的生产、存储及算法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兴起的新闻版块。正是因为伴随着的大数据资源的特殊性,相较于传统新闻生产,数据新闻生产的权力出现了位移,数据平台出现了数据新闻资源垄断等新特点。权力位移与资源垄断进而对新闻伦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除了从传统的新闻传播视角进行伦理探讨外,还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及媒介环境学角度对数据新闻时代的新闻伦理问题提出了几点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苗壮  方格格 《传媒》2021,(23):94-9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实现与新闻传播领域的深度融合,新闻生产实践面临伦理冲击.人工智能对新闻生产的介入重构了媒介组织结构与新闻生产流程,由此带来了新闻采集、新闻写作编辑、新闻把关、新闻分发、受众反馈各环节的伦理失范现象.本文依照新闻生产流程顺序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剖析新闻伦理失范状况背后的成因,在治理对策与建议部分以实现"人机协同"发展为目标,在工具理性与价值适切中寻找平衡.  相似文献   

15.
算法新闻个性化推荐不仅让用户的新闻阅读体验不断改善,也重塑了个体的阅读习惯.本文在分析算法新闻个性化推荐理念与意义的基础上,肯定了算法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其前瞻性.在着眼于人与信息之间关系变革的背后,重点分析了算法新闻面临的伦理风险.人们在享受算法技术带来的阅读体验的同时,应警惕其可能带来的信息茧化、算法控制、主流价值引导缺失等方面的技术陷阱.在算法新闻实践中,发挥技术价值理性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技术伦理.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及其传播科技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公民新闻"已经成为当下新闻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却对新闻伦理问题产生了威胁,在新闻专业主义和自由多元之间产生了较量.以里约奥运热点事件为例,从"公民记者"在里约奥运会中的表现,参与的新闻报道与传播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其影响,论述了"公民记者"在重视新闻伦理的基础上,做好新闻生产与传播,从而促进新闻舆论环境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潇予 《今传媒》2023,(9):16-19
新媒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断层式发展,新闻传播范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闻传播效用价值理论研究的框架和着眼点也随之改变;新闻媒介从信息传播及价值输出载体转化为个体认知与社交平台,兼具社会服务终端功能。本文基于新媒体传播研究视角,以算法新闻推送为切入点,展开了新闻价值体系构建下新闻效用价值问题的研究,观察了媒介新闻价值判断标准从“价值量”向“互动效果”的变迁,探讨了现状下新闻效用价值及相关媒介伦理延伸问题的嬗变,发现“技术理性回归新闻伦理”与“重构新闻效用价值”之间尚存的关联,提出“新闻行动者”要运用战略的驱动、理论的重构、目标的谋篇以及技术的触达,寻找新媒体新闻价值选择与用户兴趣选择之间的契合路径与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8.
谢梦君  张燕 《青年记者》2021,(21):39-40
自动化新闻生产模式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但也引发了个体隐私泄露、价值导向偏移以及算法“透明度”不足等伦理问题,制约着新闻传播生态的构建。对此,需采取廓清写作机器人应用的伦理责任、强化自动化新闻生产的顶层设计、构建人机合作的“新闻把关”机制以及提升写作机器人应用的技术水平等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冀榕  陈维超 《青年记者》2022,(4):101-102
算法技术反向价值负荷带来诸多伦理失范现象,如算法技术越位造成的"信息偏食"、算法对数据的获取侵犯用户隐私、主体边界模糊性带来的责任缺失等.对此,可以基于透明、追责、尊重的伦理原则,探索算法新闻伦理主体重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转变为主动的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信息的来源渠道被拓宽,信息传播的内容海量化、方式多样化。然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的参与者表现出道德观念淡薄、伦理失范现象普遍等问题。本文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和"姚贝娜事件"报道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给新闻伦理实践带来的威胁与困惑,并就其对策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