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传播的较量也向纵深发展,不时传出一些国家对外电视频道、广播频率开播或筹备播出的消息.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在致力于通过对外传播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国际传播的争夺实际上是话语权的争夺,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去报道新闻,用谁的观点来影响受众,是国际传播争论的焦点.如今,对外传播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国际传播格局被英美主要媒体垄断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国际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环境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丽 《青年记者》2007,(14):19-20
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是一国公众获知外部世界资讯的主要通道,本文通过对国际主流媒体中近年来关于中国环境的报道的归纳,分析中国环境的国际形象,国际环境报道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以及如何重塑中国国家环境形象。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分析所选取的国际主流媒体、媒体集团的国际拓展战略和新媒体战略,总结其在国际拓展过程中消除所遭遇的政治壁垒和文化壁垒的策略,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运营转型策略.旨在通过对其战略及策略的评估,总结出其可为中国媒体、媒体集团的国际化和新媒体发展借鉴之处,做出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话语的社会化媒体新闻,通过议程设置、制造和引导舆论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建构国家话语权有积极作用,同时对推动世界信息传播秩序变迁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现如今,美国仍然掌控着话语霸权,美联社的新浪微博作为其新媒体产品之一是美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本土化现象的缩影。笔者认为,研究其在中国本土化的方式和策略,有利于我国从他者的视角出发,归纳总结国际主流媒体在中国完成本土化的社会化媒体传播路径,服务于我国主流媒体走出去的国际传播战略。  相似文献   

5.
栗娜 《新闻战线》2023,(24):47-4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新闻类节目《中国新闻》坚持发挥内容优势,立足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在国际传播领域赢得了良好声誉和较高影响力。本文从《中国新闻》的节目特点和实践创新展开论述,探析主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北部湾之声由广西对外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手打造,秉承"中国立场、广西特色、国际表达"的传播理念树立媒体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需要调整北部湾之声的传播策略。本文拟从讲中国故事、与东南亚主流媒体合作、建立对外传播大联盟和打造新的外宣平台等方面探析北部湾之声的发展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宣传的整体实力。一、北部湾之声:中国对东南亚广播的创新频率  相似文献   

7.
颜欢 《新闻战线》2022,(8):72-75
当今世界,国际传播格局正面临着深度重塑。面对国际舆论形势和力量变化,中国主流媒体积极主动设置议题,不回避敏感话题,以事件为导向,主动布局国际传播,有前瞻性地争夺国际话语权。本文以2021年7月至8月人民日报刊发的16篇“政治操弄难掩美抗疫不力事实”系列《钟声》评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探析主流媒体如何运用创新话语一方面坚定表达中国立场、消解国际社会的误解,另一方面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8.
城市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各城市在国际媒体中呈现出来的媒介形象,也直接影响着国际对中国的认知。英美媒体凭借其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传播手段和经验、较高的媒介使用率以及英语语言优势,在他国媒介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英美主流报刊关于桂林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反映桂林这一国际旅游城市在国际传播中被赋予的媒介形象,并针对旅游城市媒介形象的构建与国际传播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9.
叶杰 《国际新闻界》2023,(11):105-126
本文依托媒体政治传播理论,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索中国主流媒体对民众政治支持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大样本网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主流媒体使用对政治支持的正向作用路径部分是以形塑使用者的官方意识形态立场为中介的;(2)威权人格弱化了主流媒体使用者意识形态立场的中介作用;(3)主流媒体使用、使用者意识形态立场与政治支持的关系具有较强异质性。未来还需引入前沿政治传播理论,构建更加细化的分析框架,深化中国主流媒体使用之于民众政治支持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红 《今传媒》2023,(4):117-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把国际传播上升到战略传播的重要位置。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国际传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建构。本文以历届奥运会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为例,对国家形象建构路径、建构困境和建构策略三方面进行探析。国家形象建构路径:主流媒体引领,而后新媒体渐进融入;突出情感叙事;用户呈现集群化特点。国家形象建构困境:主流媒体报道刻板严肃,偏离受众期待;传播语境上存在隔阂;赛事舆论缺乏引领。对此提出国家形象建构策略:主流媒体改变自己过于严肃的形象,跳出“官腔”桎梏;打破国际传播隔阂;净化舆论空间,做好舆论引领。  相似文献   

11.
曾玉婷 《传媒》2021,(9):75-77
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意义重大.本文以人民网、新华网推特日文账号为例,考察在精准化成为国际传播特征、媒体融合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中国主流媒体发挥新媒体优势对日精准传播的现状,通过对成效与不足的剖析,探讨进一步提升中国主流媒体对日传播效果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蔡雯 《编辑之友》2023,(1):14-20
“新闻传播现代化”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新景观,体现出技术驱动下全球信息相通相融的共性。而“中国式”则是在共性基础之上,由政治制度和国家利益决定的,体现出我国媒体肩负党和国家重托的特殊性。我国主流媒体以自身变革和跨越自身的资源整合,引领了中国式新闻传播现代化的进程。文章以主流媒体接入互联网之后的标志性新闻业务实践为观察对象,分析其资源配置模式的变化及效果,并讨论主流媒体作为引领者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黄峥 《传媒》2016,(19):37-40
中央于2009年制定的《2009-2020年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把中国国家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放到与国家利益、安全及国际地位休戚相关的战略高度,其主旨之一就是要求包括中央电视台CCTVNEWS、CCTV-E、CCTV-F、CCTV-R、CCTV-Arabic在与国际主流媒体如BBC、CNN、Fox、RussiaToday(今日俄罗斯)、A1 Jazeera(半岛电视台)的全面较量中,争取让更多的全球受众接收到中国态度、视角、观点的信息传递.作为我国重点国际传播媒体,在“西强东弱”的传播格局尚未打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共同经历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下,CCTVNEWS的国际传播之路已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进入全球市场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显要.对外传播的现实需要由此而生.一、中国崛起与对外传播中国对外传播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与中国逐渐上升的国家地位有关.现在,已经不是中国要不要“出头露面”的问题,而是到了中国必须在国际上发出声音的时候了.现实的情况是,一有风吹草动,外界就会对中国的立场和态度说三道四.稍不留心,中国政府、中国国人的所言所行便可能给中国形象、中国声誉带来负面影响.这种高度的国际关注加上原有的负面刻板印象,给中国的对外传播带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深远影响,也使得疫情长期占据国际主流媒体的头条。本文通过梳理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展现中西方媒体报道的不同立场,进而揭示两者在国际话语权的激烈争夺,从而得出在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媒体必须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掌握国际舆论主动权,发出中国声音,唱响中国主张。  相似文献   

16.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重大国际形势变化、海外外交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我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展望2022年的国际传播,需要理解并贯彻国家政策,密切关注国内国际热点和社会关切问题,打造多元化传播内容与主题.以建设新型主流外宣旗舰媒体为主导,拓展海外主流媒体、国际社交媒体等传播渠道,深化国际网红传播实践,加强国...  相似文献   

17.
高芳 《记者摇篮》2004,(3):33-33
新闻发言人与节目主持人都是舆论宣传的代言人,都要时刻体现国家的立场,人民的感情和主流的意识。舆论是监督的利器,媒体是舆论的传播载体,而新闻发言人的立场观点则恰是媒体的内容。之所以有新闻发言人,就是为了避免小道消息,就是让媒体有主流政府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发言人与媒体中的某些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有  相似文献   

18.
严艳璐 《东南传播》2020,(12):68-71
新冠疫情背景下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现实诉求将重大突发事件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研究意义和紧迫性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重大突发事件场景下传播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主流媒体携手新媒体、社交媒体优化对外传播阵营,舆情信息呈裂变式扩散,国际舆论形势愈加复杂。通过转变中国对外话语叙事思维,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中国故事全球传播,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持突发事件传播等策略,以达到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目的。传播效果评估反映中国国际传播主体数量少且影响力较低、传播内容吸引力不佳等问题,为改善国际传播策略提供有效建议。因此,未来研究中亟需加强重大突发事件的传播机理与规律等理论创新,不断完善基于新兴科技的传播效果自动评估与智能优化系统,为重大突发事件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本文以天津夏季达沃斯主播媒体论坛《一带一路多方共赢》访谈节目为例,阐释"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这个宏大主题,探讨如何有针对性地在国际论坛上传播中国立场,唱响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释了后危机时代的内涵及其特征,以及当前世界媒体格局变化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新闻传播的策略,提出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传播,要统筹国内国际两方面的传播,要加强同世界各国同行的沟通与合作,要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