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董雷 《传媒》2021,(14)
声乐艺术是一种以人声音调为表现手段,形成的音调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形式.声乐艺术形态作为表现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有机体,在题材、体裁、行腔等方面表现出了瑰丽多姿的艺术内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者.由张帅所著的《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在梳理了中国民族音乐悠久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当今世界声乐艺术领域的地位和发展现状,揭示了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探讨了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策略及民族化发展路径,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云  曹金 《传媒》2021,(11)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发展契机,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光彩.中国声乐艺术印刻了传统文化的标记,体现了民族艺术创作者的非凡智慧,具有不可比拟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需要继续加强文化建设,助力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海外传播.由张帅所著的《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探讨了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全球化背景,阐释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预测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现状,提供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路径.该书重点突出、结构完整、理论性较强,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袁宇平  林晖 《大观周刊》2011,(10):63-63
文章通过我国目前民族民间声乐艺术特点的分析。从高校声乐学科的自身特点出发,总结了作者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大胆创新和在实际教学中的探索实践,将民族民间÷:声乐艺术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以达到声乐教学目的和艺术的传承。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我国民族声乐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段。出土于河南曾侯乙墓的战国编钟深刻的说明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对于音乐的研究已经深入到音乐的整体音质效果当中。建国以后发展起来的民族声乐美声唱法是结合了传统音乐的演唱的精华同时吸收了西方音乐演唱理论,在新的社会欣赏眼光下的声乐唱法的新形式。本篇文章将从现代媒体与民族声乐传播的角度着手,系统的介绍了现代媒体在传播民族声乐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房伟杰 《大观周刊》2011,(49):138-138
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应该以本民族声乐艺术成果为基础.广泛汲取和借鉴西洋声乐艺术先进的经验和理论,形成世界性的中国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6.
韦嘉 《传媒》2017,(20)
声乐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的古老艺术,从人类最初模仿虫鸣鸟叫之音、劳动之余的"杭育杭育"和涂山氏"候人兮猗"等声乐起源,一直到当代民族声乐的多元发展,经过历史沉淀与升华后,声乐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养分.民族声乐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主体构成,其发展史也是民族艺术史的基本分支.我国民族声乐理论体系十分宏大,内容涵盖非常广泛,但很少有专门针对民族声乐历史演变和流派进行梳理研究的理论著作.尤其是近现代以来,音乐史研究理论体系日益完善,为民族声乐发展史的研究提供重要保障.随着中国民族声乐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系统梳理和研究民族声乐历史演变与流派划分,对推动中国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艺术起源以后,人们对艺术的探索、追求与传播从未停止.从亚欧大陆古代艺术的两河流域文化艺术,发展到20世纪的现代艺术,世界艺术史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播与发展.艺术传播的方式与载体也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发展完善.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艺术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我国艺术传播仍然只是以一种新闻传播类型存在,艺术传播理论体系并不完整,加之新媒体诞生对传统艺术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的巨大冲击,导致传统艺术传播逐渐走向衰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研究艺术传播发展史的发展现状,对完善艺术传播理论体系、促进艺术传播方式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发展为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模式.基于此,本文就艺术传播网络化新形势展开探究,由科技发展、文化传播、艺术传播的产业化等现阶段我国的艺术传播网络化为基础进行分析,并以此在艺术生产、计算机的应用、新兴符号的产生、实时互联模式、虚拟媒介的诞生、网络化的艺术消费等方面讨论了在网络化视角下的艺术传播新形势,以期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推动艺术传播网络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钟迪 《兰台世界》2015,(7):56-57
周淑安,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史上首位女合唱指挥家和女作曲家。中国在美国留学系统学习声乐的第一人。周淑安的艺术实践和声乐教学探索,为我国现代声乐教育的开创立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0.
胡劼 《大观周刊》2012,(17):36-36
声乐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步与演生一路走来,承载着文化与时代的厚重,也凝聚着人类伟大的艺术创造。声乐艺术所具有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源泉,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自身的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声乐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结合呈现着多彩的风貌,而对其文化价值的探求就是对声乐艺术发展历程及其文化价值的尊重与认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声乐艺术的新进步,中国唱法也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中国唱法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声乐传统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和先进教学方法手段,在深入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它既不同于我国民族声乐的传统唱法,又和民族声乐的自然唱法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时代特征.这种唱法既能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歌曲,又能演唱艺术性很强的艺术歌曲、歌剧及一些难度较大的创作歌曲,并能适应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因此,这种演唱方法应予大力提倡和维护.在我们师范院校声乐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对中国唱法的运用和训练也应加强研究和探索.具体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201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声乐艺术史》是一部集专业教材和大众阅读于一体的精品力作,反映了出版社专注于专业出版、精品出版、品牌出版的发展特色.文章以《中国声乐艺术史》为切入点,从内容策划、编辑出版、传播推广三个角度分析图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贺义荣 《传媒》2017,(23):78-80
近年来,公益传播借助新媒体得以快速发展,传播方式的革新提升了用户参与公益传播的用户体验,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小朋友画廊"活动为例,分析其传播策略以及背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以此助推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彭小琴 《传媒》2015,(23):76-78
民俗艺术自古就有传播的天性.新媒体的出现,为民俗艺术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新媒体覆盖广阔,方便快捷,形式多样,互动便利,使民俗艺术的传播呈现出数字化、海量化、立体化、及时化的特点.因此,为了实现民俗艺术的长足发展,必须不断开拓并创新民俗艺术的多媒体传播路径,于网站、电子书、自媒体、虚拟社区、APP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而深入传播民俗艺术,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挖掘民俗艺术的价值,使其为我国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文姣 《大观周刊》2011,(45):84-84
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要创新高职声乐教学模式,逐步构建新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体系,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绍荣 《大观周刊》2012,(41):71-71
声乐艺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情感蕴藏在声乐之中,声音—作品—情感,在声音和情感之间,作品是一座艺术的桥梁。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是一种音乐审美的体现,更是一种综合文化素质的反映。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它包括哲学、艺术、文学、历史、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艺术形式,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始终受制于科技水平、民族审美情感的传达和艺术的本性,不能形成有效的辐射广度和深度。时至今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多渠道传播媒介的高度发展,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官方控制的传播模式已不适应当下市场化运作的规律,社会更加需求一种或多种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和市场切实需求的中国书画艺术传播模式。基于此,本文将从当代书画艺术的商品属性和社会审美属性出发,以新闻传播的视角,揭示活跃于当今画坛的各种艺术传播模式,并希冀以此构建丰富和谐、健康有序的中国书画艺术传播平台,以满足不同层次书画作品及人才的艺术传播诉求。  相似文献   

18.
健康传播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者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了健康传播的基本概念,并且开始将这个概念纳入到健康教育学科体系当中,1993年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在他们编写的有关教材中专门编写了<健康传播学>一书,标志着我国健康传播学研究的开始,也为我国的传播学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其实我们国家很早就在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中进行了有关健康方面的传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健康传播类节目在数量和类型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在节目主持中出现的主持人定位混乱、角色不清.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在声乐教学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声乐专业人才,还促进了我国国民音乐素质乃至艺术素质的提升。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新媒体开展声乐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当把握好新的机遇,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推进声乐教学中的改革,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这是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工作者正在着手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杨飞飞 《青年记者》2016,(36):93-94
气象文化传播是国家气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气象科技当中蕴含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要素,我们应该挖掘、整理,借助新媒体环境进而创造崭新的艺术形式,并利用互联网技术、理念进行传播,为传播气象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担当社会责任提供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