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一些年轻编辑责任意识淡薄,应具备的知识匮乏,不知道达赖喇嘛是谁,不知道"四人帮"是哪四个人.对此,陈益民先生在<一代不如一代?>一文中慨叹道:"你总不能辩解说:'四人帮'垮台时他们还没出生,不知道是哪四个人情有可原吧?如此不知深浅.却率尔揉瓠,把一个神圣的编辑职业当成了'编辑营生'随意就干了起来."(<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2月23日第3版)  相似文献   

2.
2001年第2期的<编辑学刊>刊登了邬红伟的文章<也谈"著编合一">.该文从两种编辑谈起,否定了"著编合一"的可能性和存在性,又根据刘光裕"有出版才有编辑"的观点,经过一番引经据典,得出:"从编辑职业的形成过程看,在出版活动中,‘编'与‘著'是分离的","只要出版还存在,即使到了知识经济社会,进入网络出版时代,编辑这门职业仍将存在,'著'与'编'作为两项不同的工作,两者不可能合一".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望舒 《出版经济》2001,(10):10-13
江泽民主席在2000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郑重谈到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问题,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并努力掌握主动权.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网络观光团"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有报道称:"在浏览一些热门帖子和视频的时候,常可以看到留言中有'天涯观光团'、'猫扑观光团'和'豆瓣观光团'等字样.而'××观光团'通常是某网站或者论坛的网友自发组织的网络观光团体,只要看到有趣的、震撼的、有争议的内容,他们就会一呼百应,群起而观之,并在被观赏对象那里大笔一挥留下痕迹……""网络观光"是继"人肉搜索"之后出现的又-个有影响力的、大规模的网络集体行为.它是如何形成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和传播模式?已经或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以及它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5.
一位搞科学的朋友到我家侃山.说到了近来出现立法是否提"伪科学"、中医是否属科学之争,他感叹道:"现在伪科学开始泛滥啦!什么'永动机'水变油',都出来了!"  相似文献   

6.
"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达到大家的期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旧时公文中常用作对人的判词.茅盾<蚀·动摇>四:"他查复的公文,我也看见了,只说你'不孚众望',其余的事,概没提起.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日前在一次会议上批评一些官员"没有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轻率地视百姓为'刁民'",结果在网上引发了一番热议.许多人对这句话颇不以为然,反诘说:"难道不轻率就可以视百姓为'刁民'吗?"  相似文献   

8.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71页中有这样一段话:"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这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到"傻子瓜子"时说的.至今,这段话在"傻子瓜子"的包装和创立者年广九的名片上仍然保留着.在年广九眼中,这已然是改革开放的一个见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媒介审判"吗?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每当有涉嫌"媒介审判"个案出现的时候,对立之声就不绝于耳.多数学者以"媒介审判妨碍司法独立"为出发点,①主张打倒或消灭"媒介审判",并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与对策;不同的声音却反驳: "媒介审判未必妨碍司法独立"②、"'舆论影响'不等于'舆论判决'"③、"舆论评判是对司法公正的检验"④.  相似文献   

10.
<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一书,是由唐远清的博士论文整理出版的.书中,庸博士提到自己做此研究的目的在于:"我们不应容忍新闻'有学'还是'无学'的疑问和争论持续下去,有必要对流传近百年的形形色色的'新闻无学论'进行一次理直气壮的系统梳理、深入辨析和辨正厘清,对新闻'有学'还是'无学'进行一次正本清源、平息纷争、彻底了结."①但笔者拜读完唐博士的作品之后,产生了深深的困惑.  相似文献   

11.
从北京参加"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会"归来,有同事开玩笑:"这下'无冕之王'成了'有冕之王'了!"  相似文献   

12.
所谓互动,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与电视的联姻体现在传播中电视通过对参与节目进程的观众行为即时做出反馈,并最终影响节目成品.这种"以电视为中心,呈现出'中心扩散'与'观众回馈'的方式,可以看作一种'点对面'的'电视-观众'互动方式"①.  相似文献   

13.
早前,有华人媒体记者就"中国作家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咨询一外国友人,对方回答:"因为中国作家还停留在'叙事冒险'的阶段,而外国作家在'冒险叙事'."这一实践性的话语存在同样适用于影视制作.  相似文献   

14.
娜嘉 《兰台世界》2005,(10):22-23
2005年4月2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载了一篇文章题为:九成"弃档"的主人是青年.文章说:"仅在甘肃省人事厅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保管的两万多份档案中,就有8000份档案已经10年未缴纳保管费了,属典型的‘弃档',占该市场所存人事档案的40%.‘弃档'中的90%左右属于年龄在30岁至40岁的青年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前世所遗珍宝为数众多,历代士大夫阶层皆有赏玩古董之雅好.西晋张华"曾收藏天下奇秘","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宋代欧阳修撰成<考古录>,"辑三代鼎彝,长而明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也嗜古成癖.著名的<金石录>就是在对古器物:把玩咀嚼"中写成的.记述南宋杭州土俗民风的<都城纪胜>一书"诸行"中,出现专门买卖"骨董"的商市,"如七谓之'骨董行',浴堂谓之'香水行'是也."  相似文献   

16.
邓正来先生《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以下简称《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自发表以来轰动一时,引来热烈讨论.作者自陈初衷:"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具有重要影响或者仍具有重要影响的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以张文显为代表的'权利本位论'、以部门法论者为主力的'法条主义'、梁治平的'法律文化论'和苏力的'本土资源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本书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法律发展提供一幅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进而无力引领中国法制/法律朝向一种可欲的方向发展,实是因为中国法学深受着一种我所谓的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法律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致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并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17.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为了摘去头上那道可恨的'金箍'(按:指'右派'帽子),我也得像孙悟空那样,事事顺着唐僧;而我面前的'唐僧'就多了……我都得在他们面前低眉顺眼,显出一副恭顺的样子.在上世纪90年代的今天,我动手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为当时我人格和灵魂的扭曲,还真想大哭一场."  相似文献   

18.
南方某晚报2006年12月20日A2叠《25年后再相见,几分惊喜几分唏嘘//新老"霍元甲"北京聚首》一文,把"醒木"误为"惊堂木".原文是这样的:"昨天‘聚会'由评书大师刘兰芳的精彩评书进行整个串场.  相似文献   

19.
"影视报道"定义于电影电视的新闻片、专题片、纪录片的基本传播功能,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或"历史事件的报道",核心功能是告知事实的"报道".针对"影视报道"百年来饱受事实失实的"假面"困扰,本文在能指、所指语言结构和"媒介事件"原理语境下,拟从"影视报道‘假面'困扰源自语言能指、所指结构原理的失衡"、"影视报道‘假面'的本质是演绎‘媒介事件'"、"‘大摄影'技术语境下影视报道的‘假面'消遁与真实回归"、"‘伪记录'演绎‘艺术记录'的有限空间"四方面探寻影视报道守真品格的回归.  相似文献   

20.
协和医院院史如是记载,上世纪30年代,一位主管病历档案的医生曾提出赴美国考察病案管理的报告.当时"协和"的院长--美国医学家胡恒德(S.Houghton)对他说:"不是你到美国学习,而是美国要到'协和'来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