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世伟 《传媒》2016,(2):41-42
电视真人秀的制作和传播成为当前电况媒体传播中的主要节目形态.随着媒介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也随之不断变化和创新. 2015年10月11日,由辽宁卫视与财经(北京)影视制作中心联合出品,正杨映像(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制的原创季播综艺节目《冲上云霄》在历经三个月之后完美收官.据官方数据平台监测显示,其网络视频平台总点击量4000万次,同时段节目排名第六,网媒报道近2000条;截至2015年10月底,相关微博话题阅读总量高达2.1亿次,讨论量也多达42万次,其中#辽宁卫视冲上云霄#在最后单期节目播出期间,仅5天便创造了2300万次的话题阅读量与l万次的讨论量.  相似文献   

2.
2021年,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依托中国优秀文化经典的核心要义,通过沉浸式的场景传播迅速出圈,获得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传播带来了新气象.文章以该节目为例,以场景传播的视角解读其现象级传播背后的理论逻辑,以期为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传播和丰富中国优...  相似文献   

3.
王鑫 《新闻传播》2023,(16):149-151
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不断出现在电视荧屏之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收获了观众的大量好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与节目制作和创新时紧紧围绕融媒体时代传播的话题性、多元性与适应性有关。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播特征及效果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4.
王丽燕 《传媒》2021,(3):94-96
当今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在互联网思维浸润下形成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传播路径,正成为业界、学界等多方探讨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文试图从媒介融合视阈中解构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传播路径,厘清当下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传播经验与逻辑方式,以期为此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周媛 《新闻传播》2024,(3):58-60
在全媒体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多,综艺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为节目创造更大的影响力、累积更多的忠实受众,就需要不断对节目进行创新,拓展文化传播的内容,创新播出形式和渠道,对节目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实现节目的长久发展,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大范围传播。本文论述了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挥的社会功能和全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面临的发展困境,并对全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浅析,期望可以给予广大电视节目制作人一定的参考,制作出更加优质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6.
2016年12月4日湖南卫视王牌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确定更名为《歌手》,在节目的内容制作方面,无论是在淘汰赛制、节目舞美还是真人秀环节都有所创新,邀请嘉宾的标准也由之前的"立足华语乐坛,放眼全亚洲"拓宽到世界范围,作为一档从面向国内成功转型为全球传播的综艺节目,《歌手》为综艺节目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歌手》的主体定位、传播特点,进而探究综艺节目的传播创新策略,并为我国优质文化产品走出国门,促进世界文化的共融共通提供些许实操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谢清果  韦俊全 《现代传播》2024,(2):86-92+100
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文化主体性觉醒与影视新技术赋能的双重加持下,不断实现着自身审美之塑新与言说之飞跃。文化类综艺节目“大爆”与“出圈”,不仅得益于视听方式、文化内容的创新,更在于其通过表层视听展演触达到受众深层情感与心理,实现社会的情感同频共振。同时,共情传播标示着人类传播学从以往聚焦客观理性逐渐关注到人的情感本位。鉴于此,亟待从共情传播的视角,透过对文化类综艺节目共情传播现象及其内在机制的探析,深入去探讨文化类综艺何以披文入情、以情动人,以期思索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综艺节目是当下广播电视节目当中的主力军,其中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被誉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本文选取了当下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分别从口语传播的主体、口语传播的内容、口语传播的形式等几个角度进行研究,以此折射出文化类综艺节目当中口语传播效果的基本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朱雯熙 《传媒》2021,(11):62-64
文化综艺类节目是近年来电视节目领域兴起的热门类型,独特的节目形态、深厚的人文价值以及丰富的交互体验使其广受年轻观众的喜爱.《一堂好课》作为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将教学仪式与节目制作相结合,将录制场地从电视台扩展至露天课堂.节目邀请了12位"学科领路人"为当代青年学子答疑解惑、启迪心灵,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从沉浸式传播、综艺节目价值以及复合传播力三个方面对节目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文化综艺节目的融合创新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湖南卫视推出综艺节目《给力星期天》,在金牌团队的制作下,第一季度的首播中突出重围,引发湖南卫视周日的一个收视热潮。作为国内第一档“偶像艺能榜样互动秀”的综艺节目,湖南卫视继续将青少年作为目标受众,在节目中将娱乐与励志结合,大众与明星互动,带来了一场全民娱乐的视听盛宴。本文通过分析《给力星期天》的传播效果,论述其传播优势以及其节目传播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对该节目的制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湖南卫视推出的《声临其境》是国内首档原创声音类综艺节目,节目从播出到收官,不断创造收视佳绩,成为2018年的综艺爆款节目.其成功的背后得益于节目全方位的创新.本文主要从节目内容、节目形态、节目价值三个层面对节目的题材、规则、嘉宾、结构、渠道及价值等元素的创新进行分析,探究《声临其境》的成功原因,以期对我国原创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大量产出,其中不乏高质量、现象级的节目,取得不错反响。文化类综艺节目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在文化传播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从不同阶段梳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了解如今其发展的状态;其次从目前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状中总结出总体的创新特征;以此为基础,将目前有代表性的节目做个案研究,分析其创新路径,以给予同类型节目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横空出世,迅速占领我国综艺节目市场.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在吸引受众上做了很多创新性尝试,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其大众文化属性也日益突出.本文从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创新探索,情感观察类节目所体现出的大众文化属性三个模块来分析这类节目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4.
王泽晨 《视听》2022,(3):61-63
文化是一个国家休戚与共的重要纽带,而我国典籍记载的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所在.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典籍符号和人物符号的呈现,营造出中华文化的庄严仪式感;利用矩阵式仪式空间的设置,造就仪式活动的氛围感、真实感和认同感;运用沉浸式的仪式互动,加强观众对于仪式活动的情感体验.在仪式化传播的整个过程中,该节目建构了受众...  相似文献   

15.
王前慧 《视听》2022,(5):49-5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需要新的载体、策略和创新表达,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文化类综艺节目也成为传播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传播阵地.《典籍里的中国》聚焦典籍,通过"典籍+戏剧+时空"的表达方式,构建出脉络清晰、叙事宏大的"典籍"背后的故事与文明,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海外移植的电视综艺节目占据了本土的电视荧屏,其中以湖南卫视最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湖南卫视2013年末热播的亲子类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通过对节目的本土化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海外电视综艺节目的本土化移植路径,并分析在"限娱令"下综艺节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闫春慧  姚丹 《新闻世界》2023,(11):83-85
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视听作品如何提高传播力,如何突破文化价值理念的差异,向外输出优秀的视听作品;如何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国外民众全方位了解中国等一系列课题值得探讨。我国现有的一些综艺节目初衷是向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但在节目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偏差,打破了其文化价值和娱乐价值之间的平衡。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湖南卫视综艺节目《中餐厅》,试探究节目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周强强  潘怡彤 《传媒》2021,(4):72-74
综艺节目和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节目的文化价值导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新媒体语境下,综艺节目存在同质化倾向严重、过度娱乐化等问题,而《一路书香》节目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丰富浑厚的内容表达,成为业界文化创新的一个全新研究样本.在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综艺节目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节目形态,以更好地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面孔》是由山东卫视打造的一档文化综艺节目,节目以其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播文化,受到了观众广泛的好评,收视率不断走高。《中国面孔》植根深厚的文化土壤,结合当下流行的综艺节目元素,从创作理念、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道具有极高文化含量的正能量大餐,也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理念创新:以文化性提升节目审美格调如今电视节目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泛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近年来,以《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一本好书》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利用情绪传播规律,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创作模式,打破单一线性叙事,同时巧妙运用新媒体技术建构互动空间,增强了节目的情绪感染力量,实现了节目“出圈”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