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长江上游是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江上游1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大小滑坡15万多处。泥石流沟道1万余条。水土流失及其极端表现形式——滑坡、泥石流频繁,常酿成重大灾害,严重影响着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04年3月,宜昌市自立路小学的师生对滑坡后的秭归县沙镇溪千将坪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研究周边地区多次发生滑坡的原因,提出减灾、治理滑坡的新方案。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楚雄市西部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调查分析,阐述了该地区滑坡泥石流的特性及灾害区域分布、发展演化趋势,从而针对该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现状和特点,提出了研究性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滑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滑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滑坡和泥石流”是湘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流水地貌”中的内容。在学习过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降水在滑坡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材将滑坡和泥石流放在同一个小节中,主要是因为二者在形成机制、发生过程及危害等方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需要强调二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镇化一个特点就是城市规模原来越大。而我国同时处于世界上2个地质断裂带边缘,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世界上几乎所有类型的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各种灾害的影响。地震、水涝灾害、旱灾、气象灾害还有山地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发生频率高、灾害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5.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结合相关气象、水文、灾情资料,从致灾因子、灾情以及减灾预案等方面对2005年10月2日登陆福建晋江和龙海的“龙王”台风灾害链巨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主要致灾因子是狂风、内涝、积水等,而农村和郊区地区则主要是狂风、洪水、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造成巨灾的原因是登陆台风“龙王”引起的灾害链、福建中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山地性河流(比降大)等自然因素和防洪工程落后、灾害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人们防灾意识不够强、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不够成熟等人为因素共同造成的.根据巨灾区域差异和成因分析,提出城市地区和平原低地应重点防御内涝,沿海以防御大风和风暴潮为主,山区则应重点防御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结合相关气象、水文、灾情资料,从致灾因子、灾情以及减灾预案等方面对2005年10月2日登陆福建晋江和龙海的“龙王”台风灾害链巨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主要致灾因子是狂风、内涝、积水等,而农村和郊区地区则主要是狂风、洪水、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造成巨灾的原因是登陆台风“龙王”引起的灾害链、福建中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山地性河流(比降大)等自然因素和防洪工程落后、灾害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人们防灾意识不够强、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不够成熟等人为因素共同造成的.根据巨灾区域差异和成因分析,提出城市地区和平原低地应重点防御内涝,沿海以防御大风和风暴潮为主,山区则应重点防御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对"地质灾害"的要求是: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标准的要求在表述上比较简单,教材编写也比较简单,但就教材本身而言,本节难点比较多,学生理解和接受都不容易。不难得出,如果难点不能突破或突破不彻底,学生遇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问题时,就无从下手,对这类问题就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8.
山地是中国地貌类型的重要组成,其自然条件和环境复杂,容易孕育出泥石流、滑坡和崩塌等多种多样的山地灾害,从而造成大量的危害.华蓥山作为川东地区的重要山地,存在着分布广泛的山地灾害.研究其山地灾害的成因和类型对制定华蓥山地区的山地灾害防治措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决定在今年汛期前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教育宣传活动。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最为普遍,也最为严重。全国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每年达数千人,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目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山而且山区地质地貌条件相当复杂的国家,山体滑坡所形成的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公路的安全运营。本文以某公路穿越山体滑坡区为背景,通过建立研究区域三维数值模型,对降雨工况下山体滑坡泥石流的运动进行模拟,得到滑坡泥石流的淹没范围、淹没厚度和演进流速,对模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山体滑坡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山地环境与泥石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是产生于山区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我国山地环境的联系,探索泥石流的预报和治理措施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我国山地环境特点、我国泥石流的分布地区、我国泥石流灾害的主要特点、泥石流的预报和防治等五方面论述泥石流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时政     
教育部和气象局要求及时向学校发布灾害预警近年来,暴雨、雷电、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给未成年学生带来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比较多。为  相似文献   

13.
从2009年开始,我省将用三年时间,使中小学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西部地区是我国河谷城市的主要分布区、自然灾害多发区。从近代以来,西部河谷城市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和地震等,尤其以暴雨、洪水和泥石流为最。西部河谷城市的建设发展,必须从意识、体制、机制、生态、规划和城市建设等多层面、全方位建立起河谷城市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云南省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进入汛期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致使全省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德宏、怒江、保山丽江等州市灾情较为严重。此外,月10日,昭通市鲁甸县也发生了里氏5.6级地震。灾情牵动万人心,校园如何?师生安否?近日本刊记者兵分几路,再赴灾区,去看一看那儿的学校、那儿的老师和那儿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随着夏季的来临,各地强降雨天气明显增多,进入暴雨、雷电、洪水、龙卷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高发期。夏季同时也是中小学生溺水、交通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等地发生罕见旱灾,导致一些树木枯死,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震,诱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8月7日,甘肃舟曲又发生了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人们认为,这是极端灾害,是由气象条件和地壳活动异常而引起的。其实,今年这些灾害都可被称为极端复合  相似文献   

18.
新闻背景:今年我国遭遇了1998年以来同期最重的灾情。截至9月11日统计,旱灾、洪涝、台风、地震、雪灾、低温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共造成2295人死亡,564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320.8万人;倒塌房屋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种自然灾害中 ,虽以气象灾害最为常见 ,影响也极为严重 ,但是由于流水作用产生的地貌灾害 ,其危害也不可低估。泥石流就是其中的一种。泥石流不同于一般的斜坡物质在斜坡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剥落、崩塌、滑坡和土溜。它是一种发生在山区 ,由洪水夹带大量的泥沙、石块顺坡流动的现象。它具有突发性、间隙性 ,来势凶猛 ,危害流程长等特点 ,所以它极具破坏力。这种混浊的流体在爆发时 ,大小石块在泥浆中翻滚、涌动成几米甚至十几米的“龙头”(其中石块等固体物质约占总体积的一半以上 ,容…  相似文献   

20.
【常考考点】*台风、寒潮、暴雨、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各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其防御措施仍是考查的重点【知识梳理】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