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有篇课文《小鹰学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习飞行。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小鹰又跟着老鹰向上飞。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老鹰又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相似文献   

2.
《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内容是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飞到了大树的上空,小鹰以为会飞了,老鹰告诉它飞得只比大树高,不算会飞;小鹰又飞到了高山的上空,老鹰告诉它,飞得只比高山高,也不算会飞;小鹰鼓足了劲,飞到了更高的地方,大树看不见了,高山也矮小了,老鹰告诉它这还不算会飞,因为在小鹰的头顶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这篇课文的本意是想通过通俗易懂的童话寓言故事告诉学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知道学无止境,坚持不懈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相似文献   

3.
小鹰高飞     
1.老鹰妈妈带着小鹰练习飞翔。2.在草地上,老鹰妈妈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小鹰说: “我看到了大树、绿草和鲜花。”  相似文献   

4.
《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中的一篇童话 ,文中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 ,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 ,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 ,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分别讲述了小鹰飞到大树上面 ,大山上空、更高的天空时 ,老鹰对它的教育。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凭借插图来导入新课 :师 :[出示图 ]小朋友 ,你们看 ,图上画了一只 (   )和一只(   ) ,它们在干什么 ?生 :图上画了一只老鹰和一只小鹰 ,老鹰在教小鹰学飞行。师 :说得真流利 !除了用“教”之外 ,我们还可以换个什么词来说 ?意思要不变。生 :图上画了一…  相似文献   

5.
鹰,终要飞翔     
很早以前,有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有一天,他爬上了父亲养鸡场附近的一座高山上,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鹰巢里拿了一颗蛋,于是带回了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放在了一起。过了几天后,一只母鸡来孵蛋,孵出来的小鸡里有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过着和鸡同样的生活。但是,当小鹰逐渐长大的时候,它的内心有了一种奇特不安的感觉。它就开始想:“我一定不是一只鸡。”只是它从没有采取行动。终于有一天,一只了不起的老鹰在养鸡场上方游荡。小鹰看见了,这时它的双翼有了一种奇特的力量,它抬起了头,看着老鹰,心里有了这样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我觉得这篇课文不适合让这些八、九岁的孩子来学。这篇课文说教的成分太重,有悖新课改精神。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我们把文中的这只老鹰看成是一位教者,把小鹰看成学生的话,在现在大力倡导评价机制以表扬为主的课堂,老鹰一定是一个失败的,或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者,他在用自己的主观判断,将小鹰的自信心一点一点地消磨掉。尤其在小鹰飞行本领一次超过一次的情况下,因为老鹰的否定,小鹰完全没有了自信。我们可以从文中小鹰在三次飞行后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第一次说:“我已经会飞啦!”第二次说…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自己     
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养鸡场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鹰巢里拿了一只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化。孵出来的小鸡群里便有了一只小鹰。小鹰与小鸡一起长大,因而不知道自己除了小鸡外还会是什么。 起初它很满足,过着与鸡一样的生活。但是,当它逐渐长大的时候,它内心里就有一种奇特不安的感觉。它不时想:我一定不是小鸡!但它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直到有一天,有一只老鹰翱翔在养鸡场的上空,小鹰感觉到自己的双翼有一股奇特的力量。C它抬头看着老鹰的时候,一种想法闪现在脑…  相似文献   

8.
“老鹰效应”。众所周知,老鹰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动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老鹰之所以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而老鹰每次所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老鹰的喂食方法与其他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不是依据公平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小鹰。于是,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最终都饿死了,抢得最凶的小鹰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这个种族就愈来愈强壮。人们将这种“适者生存”的现象称之为“老鹰效应”。“老鹰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社会要进步就免不了要有激烈的…  相似文献   

9.
牟丕志 《成才之路》2013,(15):3-I0001
悬崖上有一个鹰巢。一只老鹰生育了两只小鹰.一只长着黑爪,一只长着花爪。老鹰年纪大了.它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它想。必须抓紧一切时间.训练小鹰飞翔的南领.使它们能尽快地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10.
“老鹰效应” 众所周知,老鹰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动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老鹰之所以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而老鹰每次所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老鹰的喂食方法与其它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不是依据公平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小鹰。于是,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最终都饿死了,抢得最凶的小鹰存  相似文献   

11.
山涧一侧的悬崖上有一个鹰巢。一只老鹰生育了两只小鹰,一只长着黑爪,一只长着花爪。它们都很可爱。老鹰年纪大了,它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于是它想,必须抓紧一切时间,训练小鹰的飞翔本领,使它们尽快地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拜读了宝应县实验小学杨一杏老师发表在贵刊(2005.7-8期)上的一篇文章《给“小鹰”一点自信》,对杨老师的观点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杨老师认为老鹰是教育的失败者,它用自己的主观判断将小鹰的自信心一点一点地消磨掉。尤其在小鹰飞行本领一次超过一次的情况下,因为老鹰的否定,小鹰完全没有了自信。恰恰相反,笔者认为老鹰是一位教育的智者,他通过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引领小鹰搏击长空、自强不息,成为生活的强者。理由有三:一、给小鹰充分的信任当小鹰飞到大树上面、大山上空时,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我真的会飞啦!”,…  相似文献   

13.
悬崖上有一个鹰巢。一只老鹰生育了两只小鹰,一只长着黑爪,一只长着花爪。老鹰抓紧一切时间,训练小鹰飞翔的本领,使它们能够尽快地独立生活。当小鹰长得大一些的时候,老鹰就鼓励小鹰展翅飞向对面的悬崖。老鹰说,谁能飞到对面的悬崖上,谁就是一个成功者。可是,小鹰总是飞出不远就跌到山谷里。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多文本中,标点符号都向读者传达着作者的心声,对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标点的停顿,更要关注这些标点符号“停顿”所带来的语言的变化。如“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小鹰学飞》)在这句话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读出小鹰询问的语气,体会小鹰的虚心,更要关注这中间的两个省略号。文本中的“……”并不表示省略了什么话语,而是表示小鹰的呼吸快而短促。因此,在朗读课文时,就要指导学生读出小鹰急促地喘着气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老鹰效应”。众所周知,老鹰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动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老鹰之所以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老鹰一次孵化四五只小鹰,而老鹰每次所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老鹰的喂食方法与其它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即不是依据公平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小鹰。  相似文献   

16.
天空     
韩少功 《中学教育》2006,(11):61-62
我枕着水波久久注目天空。 天并不是“空”,从来也不“空”。在最近的地方,我看到了密密的蜻蜓飞绕——这是我以前很少留意的。在稍远的高处,我看到了很多燕子在盘旋——这也是我以前很少留意的。在更远的层面,我看到了一只老鹰抹动着傲慢的巨影,只因为离我太远,就成了一个飘忽的黑点,在我的视野里转瞬即逝。当然,在更远更远的那里,我还看到云,那种由浅云和浓云、低云和高云、流云和定云、线云和块云组成的无限纵深:一缕金辉,悄悄爬上了连绵雪山的峰顶;一片白絮,正在飘入乌黑的深深峡谷。  相似文献   

17.
王瑛,51岁,2008年“感动河南十佳母亲”,大会给她的颁奖词是:一只真正的鹰,不是把小鹰抱在怀里,而是给小鹰一双坚强的翅膀和一个广阔的天空……她是一个真正的鹰,老鹰。  相似文献   

18.
章立早 《山东教育》2004,(32):15-15
“老鹰效应”。众所周知,老鹰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动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老鹰之所以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群,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而老鹰每次所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老鹰的喂食方法与其他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即不是依据公平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于是,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最终都饿死了,抢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后,眼睛不禁为之一亮,心胸顿觉豁然开朗。这是一篇童话,写的是小鹰跟老鹰学飞行,历经“大树——高山——天空”三个情境,揭示了“学无止境”的人生哲理。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应该成为童话中的老鹰,引领如小鹰似的学生,在新课程这方蓝天下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20.
陈曦 《江苏教育》2004,(9B):44-44
“老鹰抓小鸡”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游戏,也是小学低年级体育活动的一个传统项目。我做了10年体育老师,曾无数次组织学生玩过这个游戏,却从来没有想过它除了有趣之外还能“玩”出什么新的名堂。可是在实施课程改革以后,居然有学生斗胆提出:总是让老鹰捉小鸡,小鸡不能捉老鹰吗?这要是在以前,肯定会被我斥之为“胡闹”,但这次我却认认真真地和学生一起尝试,一起探讨。结果,师生双方都从这堂别开生面的游戏课中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