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腾飞 《新闻天地》2006,(10):28-31
如今,已经过完9岁生日的小男孩陈绪,在见到生人时都会害怕地发抖。听到屋外的汽车喇叭声或者轻微的响声,都会马上瑟缩到屋子的一隅,颤抖着对妈妈说:“求求你,妈妈,别把我送人呀,别不要我呀……”“妈妈,你能等我睡着后再把我送人吗?”听到自己的孩子可怜兮兮地哀求自己,作为母亲的陈波心碎了,她一边抽泣一边安慰着小陈绪:“不哭了不哭,乖孩子,娘怎么舍得把你送人?”意外之喜,喜获“爱心”承诺家住黑龙江省铁力市的陈波是该市乳品厂的下岗职工。1999年陈波因为和丈夫感情不和而离婚。离婚后陈波、和她不到3岁的儿子陈绪还有已经74  相似文献   

2.
刊中报     
写稿三得一得:母亲笑母亲是个地道的农家妇女。虽只上过三天学,却特能侃。妈小时闹日本鬼子,家穷,就整天挎着烧饼篮子沿街叫卖。因常与读报人交往,于是总认为报纸上的东西是神圣的。如今,我当新闻干事,经常把发表的一些与家乡有关的文章寄回家。这时妈就更有了侃资,动不动“我的三儿子如何如何”。可我每次探家,妈却说我的文章“一般化”,并说“若我上学,准能写出好文章。”一次,她悄悄问我:‘咱B不能写妈一篇?”我点点头。后来,我写的《开朗的母亲》发表了,读给她听。没想到妈却板着脸道:“一激化,不深不细,不像我儿子…  相似文献   

3.
阿龙 《新闻世界》2005,(6):31-33
年轻的妻子得了尿毒症,久治不愈,丈夫的心却早已飞出了家门,更可恶的是,他还将外面的女人公然带回家。倔强的妻子毅然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年仅6岁的儿子牵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别怕。我是个男子汉呢,长大了我要当医生;治好你的病!”妈妈抱起儿子,擦干眼泪,重重地点了点头:“你行的,妈妈相信你。我等着这一天。”为了实现各自的诺言,儿子一边拼命学习,一边照顾着妈妈的生活,妈妈在儿子的感召下,顽强地走过风雨。如今,9年过去了,她还依然健康地活着,为了儿子那稚嫩的誓言,她要等儿子慢慢长大!  相似文献   

4.
“压岁言”     
以前,每到吃年夜饭的时候,妈妈总要给我压岁钱。可今年,妈妈却对这个不知延续了多少年的习俗进行了“改革”。她把给我的压岁钱改成了“压岁言”。吃完年夜饭,妈妈把我叫到身边,送给我一个非常精美的日记本。我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孩子,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你又长大了一岁  相似文献   

5.
一天上午,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显得很犹豫,她说:“你能给我订一份《生活报》吗?为这事儿,我在家想了一整天,真是不好意思!”听了这话。我没有犹豫,对着电话大声说:“行!没问题!”其实,我没有权利随便送人全年的报纸,只能自撺腰包给她订一份。可我觉得她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儿子,我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的人就是商景超大娘。  相似文献   

6.
看拍摄电影《庐山恋》查尔斯·纳尔西亚他(灰上衣、白衬衫、没打领带)热情奔放地高呼:“啊,我爱你。”她(粉红色衣裙,项链上镶着一颗鸡心)兴奋得声音有点发颤地说:“再说……再说一遍。”他(坚定地)说:“我爱你,我爸爸和妈妈也爱你。”她(投入了他的怀抱)纵情地叫着:“亲爱的。”  相似文献   

7.
朱旌 《山西档案》2002,(3):41-41
“你先担文章写好看了,其余的管他妈。” 说这话的人是谁?别瞎猜了,不是文人里的流氓,也不是流氓里的文人,是一位极有人缘儿的作家。他叫——王小波。 4月10日是王小波的祭日。辞世五年,记起王小波的人反倒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09,(10):28-29
女儿的担忧 刚出生的儿子对婴儿用品过敏,因此,每次洗完澡后我都给他抹橄榄油。 有一天,4岁的女儿看着我为儿子抹橄榄油,显得很不安。她忧心忡忡地问:“妈妈,你想把他煎了吃吗?”  相似文献   

9.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3,(34):10-10
“她是个奸商……她靠我儿子的死和其他人的死赚钱。” 传奇女兵杰西卡·林奇得到了100万美元的出书合同,一名阵亡士兵的家人如此指责她,他的儿子在林奇被俘的那场伏击战中阵亡。 “美国人谁也别想往这只杯子里倒咖啡。” 美国商人想方设法地生产出了一些与伊拉克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一位空中小姐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当飞机即将起飞时,她用两种方法劝说乘客们系好安全带。她对一些乘客说:“请系好安全带,否则会给你带来不幸。”她对另一些乘客说:“请系好安全带,这会使你更舒服些。”两种劝说,产生了两种效果。前一种劝说,应者渺渺;有的乘客甚至顶撞她:“请别唬人。”后一种劝说,大多数乘客都服从了。  相似文献   

11.
6月28日,邢东矿的一次升职任命引起全矿轰动:当冀中能源党委副书记高金凯在邢东矿干部职工大会上宣布王腊旭为邢东矿矿长助理时,有人感动,有人称赞,有人说这是"好人有好报". 王腊旭是谁? 他是今年5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一名矿工,是连续四次蝉联的公司级劳动模范,更是一个讲仁义、重责任、有承担的"孝子". 他的故事,要从一对花甲老人的遭遇讲起. 花甲老人突遭变故 在河北省邢台市西北20余公里的冀中股份东庞煤矿工人村,住着68岁退休职工霍文通和66岁的老伴周金香.这是三代人的幸福之家,要不是周妈妈一封信,谁也不知道这里曾发生过可歌可泣的故事. 曾当过民办教师的周大妈,爱读书看报.她从报纸上看到,河北农大9301班全体毕业生资助一个病逝同学父母的事迹十分感动.联想到发生在自己家的事情,也是一个大悲大喜、大恩大德的故事呀!她把想法对"儿子"王腊旭说了."儿子"劝阻说:"妈,你身体不好,咱家的事很平常,写那干啥?"妈妈不听"儿子"劝阻,抽空就写,并直接给报社打电话……周妈妈此举才让"儿子"王腊旭的故事传扬开来.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副省长胡笑云为她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百灵鸟”! 今年“五一”劳动节之际,河南省总工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工业战线“爱企业、当主人、做贡献”的演讲选拔赛。副省长胡笑云听罢淮阳县棉纺织厂播音员王晶的演讲后,把王晶叫到跟前,亲切地握着她的手说:“你讲得很好,是爱岗成才的  相似文献   

13.
贺卡情思     
“爸爸,你是编辑怎么人家叫你老师?”8岁的儿子有一天看了几张通讯员寄给我的贺年卡后问我.接着讽刺我:“你连我的问题都答不上来,还给人家当老师?”搐鼻子眨眼,一脸瞧不起的样.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今年五一节,妈妈拿了一份《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举办“档案一与你相伴”征文活动的通知》给我看,我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嘛?”妈妈说:“想想10年前的五一,你在干什么?” 妈妈的提醒,把我的思绪拉到了10年前. 那年五一,我还未满6岁,妈妈带着我到公园游玩,然后到一个文具店,她让我自己挑选喜欢的本子和铅笔.吃完晚饭,妈妈对我说:“今天过得开心吗?”我毫不掩饰地说:“开心!”妈妈说:“那我们把今天的开心记下来好吗?”  相似文献   

15.
前年底我家属临时来队,事也凑巧,来队的第三天,基地宣传处要我到海军报社学习,看着疲倦的妻子和刚满3岁的儿子,我真不忍心让他们回去。等我给妻子说明情况后,她却面带笑容地对我说:“永军,你去学吧,俺娘俩明天就回老家,到报社学习是领导对你的信任,俺苦点累点没有啥。”听说要回去,儿子不干了,他拉着我的手说:“爸爸,坐火车人多,俺妈和我是站着来的,我不回去,不回去!”我没法回答儿子,只是紧紧地把儿子楼在怀里,眼眶里浸满了泪水。妻子决意第二天就走。坐在去火车站的公交车上,儿子问我:“爸爸,咱今天上哪儿去?”…  相似文献   

16.
当不正之风也侵袭到新闻出版部门的时候,你坚信:哪位编辑也愿意种好属于自己的“责任田”,不会丢弃好稿。那次,《前卫报》社一位编辑来信叫你去修改稿子,不少人劝你买点象样的礼品带去。你一笑,摇了摇头,甩着10支“胡萝卜”迈进报社大门。为这,好多人说你死  相似文献   

17.
去年的一个周末去了趟徽州,那里粉墙黛瓦,路边的田地里是一片片嫩黄色的油菜花.眼前摆了一堆获安徒生奖的童书,从中单单挑出了这本《少年斯特法诺》,因为我有个意大利朋友叫斯特法诺,后来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阿根廷女作家玛丽亚·特蕾莎·安德鲁埃托的父亲也叫斯特法诺,也是意大利人,这本书就是献给他的.如果可以借花献佛,我也想把这本书献给我的朋友斯特法诺,他会用中文说“你好吗”,他的二儿子,十岁的加布里埃莱也在学中文.有一天去他家吃饭,还给加布里埃莱上了堂课,这个孩子漂亮聪明,还认真得不行,临走前,我把刚读完的一本路内的小说《云中人》送给了他,对他说,“现在读不懂,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你会读懂的.”这本《少年斯特法诺》也是,如果感觉读不懂,长大了就会明白.  相似文献   

18.
接受采访任务时,我们电台领导说:“程芳明这个同志值得宣传!”来到蓉江镇广播电视站站领导头一句话就是:“程芳明工作上无可挑剔!”可是,当笔者找到程芳明向她说明来意时,她却说:“我不值得宣传,不要写我!”这一推一挡的两种态度,更加激发了笔者深入采访的兴趣。和所有跟程芳明打过交道的人一样,笔者先感受到的是她的那一份——浓浓的广播情程芳明年幼的女儿一直有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停电。因为只有停电了,妈蚂才有时间去陪她。她曾经对程芳明说:“妈蚂,你再也不要做播音员了。自从你做了播音员,就没有带我去散过步,看…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02,(6)
“男人有泪不轻弹”,读了8月16日 《解放日报》《周末版》上的特别报道《妈妈的声音给你坚强》,也不由流下了眼泪,这确实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报道。 感人之处首先来自事实本身,一个身患胃癌、即将离世的38岁的母亲,为了激励年幼的儿子和同样身患残疾的丈夫能坚强地活下去,用录音的办法留下遗言,而此遗言因为充满了对人世、  相似文献   

20.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