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七、决不能与吸毒者交往 (一)教师提问:1.吸毒者仅仅是毒品的受害者吗?2.吸毒者会因为自己身陷毒泽不能自拔而告诫他人“绝不能吸毒”吗?3.能与吸毒者交往吗?4.如果从前要好的朋友或同学吸毒,你认为应该怎么办?5.为什么说绝不能与吸毒者交往?6.你有交友的原则吗? (二)讨论与发言(同前) (三)教师系统讲解  相似文献   

2.
吸毒者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调查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吸毒者,并将其各项因子分与各类常模青年组比较,结果表明:吸毒行为使吸毒者个体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并对毒品产生强大的心理依赖。心理戒毒是戒毒成功的关键。与此同时,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吸毒危害性的认知教育,加强对“问题行为”青少年的关爱。  相似文献   

3.
"吸毒入刑论"是刑法工具主义思维下,面对毒情日益泛滥和戒毒效果不佳的非理性选择,无论从危害行为的入刑条件、刑事制裁的实际效果,还是域外禁毒的立法经验等方面加以考量,都无法得出支撑其正当性的结论。关于吸毒管制的理性立场并非是对以往禁毒立法的颠覆,而是对《禁毒法》立法目的的回归。因此,对当前吸毒管制立法体系和工作理念进行深入反思,坚持行政手段规制吸毒行为、立法保障吸毒者合法权利、建立戒毒工作社会化体系、落实戒毒措施执行的医疗化,其可能取得的社会效益,远胜过"吸毒入刑"带来的弊害。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津津有味地读了《高举光辉旗帜誓做时代新人》这本书。其中的一篇《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对我的印象最深。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告诉我们吸毒容易戒毒难。云南省艺术学校的一名19岁的女生,因跳孔雀舞而在娱乐圈里小有名气。但因误用吸毒治胃痛,而上了毒瘾,导致毒品扼杀了“孔雀”,埋葬了她的艺术青春,真为她惋惜。一位吸毒者为了戒毒而数次斩断自己手指,进行了29  相似文献   

5.
<正> 对阿片类药物依赖戒断机理及吸毒成瘾者治疗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国内的吸毒人数的不断增多,亟待解决吸毒者的戒断痛苦和复吸问题,使他们愿意自愿戒毒。我们以递增剂量皮下注射吗啡建立了急性吗啡成瘾小鼠动物模型,不仅为研究滥用药物的机制提供了实验动物模型,也为研究有效实用的戒毒药物提供了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陶先生的教育实践是造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的典范,陶先生本人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崇拜。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造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的科学指南。一、崇尚科学,提倡试验,探索未发明的新理陶先生崇尚科学,提倡试验,主张“以试验为  相似文献   

7.
我第一次见到陶行知先生是在重庆北温泉,1939年夏天。我是去参加他主持的生活教育社暑假共学会学习的。他的个儿高大,方脸平头,气派是一个学者,但装束简朴,象他自称的“草夫”(他早年笔名“不降亭草夫”),令人可亲可敬。我把戴白韬先生给我的介绍信交给陶先生,信中介绍:“刘文伟,高歌的学生……”陶先生幽默地说,“你的文章伟大呀!”我说:“不,相反——很渺小,我已把伟字改成苇字,是芦苇的苇。”他笑了,说:“对呀,不要自封伟大,要群众承认才是真正伟大。你愿意作芦苇,好。不过,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张健向陶行知告状,说“:有人把恋爱当饭吃,必须整顿。”陶先生说“:恋爱当饭吃,我不反对。”小先生不信。陶先生说:“一个人一天只吃三餐饭,又不是吃十七八顿。每餐饭花十几分钟,一天花不了多少时间。真拿恋爱当饭吃,我看很适当,就怕拿恋爱当药吃,才没救了。”小先生说,不是的,他们才不是“每顿吃十几分钟呢。他们是吃饭睡觉不高兴,读书做事不起劲;千劝万劝不肯听,一封信来救了命!”陶先生大笑,说“:这可不得了!把恋爱当大烟,是没有出路的。”为了劝那些闷头恋爱而不求上进的人,陶先生写了一首诗“:爱之酒,甜而苦。…  相似文献   

9.
有害的宽容     
在对待罗琦吸毒、戒毒事件上,我认为某些人和媒体有点失常,太宽容了。对任何吸毒者,只要他决心戒掉,重新生活,都值得同情,应该支持、鼓励。但是、吸毒者要真正戒掉毒瘾,绝非轻松可成。根据国际参考标准,一般要走出戒毒所2至3年不再复吸,才算是戒掉了。罗琦前不久才离开戒毒所,能肯定她戒毒成功了吗?某些人和媒体不仅肯定她成功,还把她推上舞台,这未免太轻率、太不负责任了。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学校的宣传栏上,张贴着《认清毒害,驱除毒魔》的禁毒教育宣传画,它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到了宣传栏面前,被眼前的罂粟花图吸引住了:盛开的罂粟花多美啊。在罂粟花中间,一个巨大的罂粟果高高地立着,果的上面还有像伞一样的花萼,从罂粟果的上面流出了白色汁液,那白色的汁液就像吸毒者流出的泪水。罂粟果的中间还有一个大大的“毒”字,它在提醒人们,这就是毒品。我惊讶了,那美丽的罂粟竟是邪恶毒品的根源。听老师说,“毒品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会构成严重的威胁。”“吸毒如同自杀。”“吸毒会把人变成鬼。”……这些…  相似文献   

11.
《红处方》给人敲响警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处方》是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说她曾为几位作家写完长篇后“撒手人寰”、“惊悸不止”而踌躇,但“三思”之后,还是写了。为什么呢?用作者的话说,是这个故事“呼唤着我”。而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当今十分严峻的吸毒戒毒问题。《红处方》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6,(5):46
近年来,一些演艺界人士因涉毒被曝光、刑拘、判刑的消息屡现报端.一些吸毒者自称“压力大,借吸毒减压”. 11月9日,新华社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著名演员陈道明.陈道明回复说:“现代人谁没压力?难道只有你有压力?你压力有老百姓大吗?”  相似文献   

13.
在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建校五十八周年的前夕,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访问了陶行知先生的夫人吴树琴同志。当我轻轻推开房门,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站在我的面前,用慈祥的眼睛望着我。我有礼貌地问:“您是吴老师吗?”她点点头:“是的,你是……”我回答我是晓庄师范的学生。她立即热情地让我进屋,叫我坐下。我说:“吴老师,我们晓庄师范是陶先生创办的,可我们对陶先生的事迹却了解不多,您能否扼要给我们谈谈。”昊老师稍稍思索了一下,说:“陶先生  相似文献   

14.
小诗变伟大     
刘文伟去参加陶行知办的暑期共学会,他介绍自己说:“我叫刘文伟。”陶行知幽默地说:“你的文章伟大呀?”小刘连忙说:“不,相反,我很渺小。我已把伟字改成苇,芦苇的苇。”陶先生笑了:“对了,不要自封伟大,要群众承认才是真伟大。你愿做芦苇,好。不过‘一苇’也可以‘杭之’嘛。”小刘说:“我读过《诗经》,知道‘一苇杭之’,苇是指船,我愿做一艘济世渡人的船。”陶先生说小刘思想小错,是个小诗人,又说:“写了诗要先念给老妈妈听,别人听得懂,才算是好诗。写文章也要自己多读几遍,然后读给别人听。别人听不懂,或不愿听下去,这文章只好扔到垃圾箱…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毒品滥用种类和吸毒人群的增多,吸毒群体的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女性吸毒人数急剧增加,这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同时也给禁吸戒毒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更好地了解女性吸毒人员的生理、心理和人格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治措施,我们选取青海省女子强戒所的100名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问卷,初步探讨影响女性吸毒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导语】威廉·巴勒斯被称为"毒品文学之父",与艾伦·金斯堡及杰克·凯鲁亚克同为"垮掉的一代"文学运动的创始者。他的代表作《裸体午餐》描写了吸毒者的凌乱幻象,叙述了毒品的危害。他知道许多创作者为了寻找灵感而吸毒,他以亲身经历对他们说道:"吸毒对创作毫无帮助。"他在文章中对青年人呼吁:"看清楚,看清楚吸毒的路,不要贸然踏上去,结交乌合之众……"我四十五岁时从那种疾病中醒来,平静、理智、健康状况不错,只是肝功能较弱,皮肉看上去不像是自己的,这是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最后十年起,吸毒在中国日益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界关于吸毒现象的研究,以定性研究和政策评估为主,且大多从吸毒者个体层面出发,去理解这一成瘾行为获得和戒除的社会机制。本文则尝试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县级建制区层面,究竟哪些结构性因素决定了区域内毒情的发展趋势。利用公安部禁毒局网络数据终端“禁毒效果评估平台”中“区县信息”板块2006—2008三个年度的相关信息,采用负二项分布模型,以“新增吸毒人口数”这个反映区域毒品流行趋势的高效度指标为因变量,本文对理论假设的多组自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有助于毒情扩散的)风险因素和区域毒品社会控制力度———进行检验。作为以行政区域为分析单位的一个尝试性定量研究,为毒品控制这一研究领域贡献了初步的可积累知识。  相似文献   

18.
黑白日记     
采访手记:毒品对我们健康的人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它与我们阳光下的幸福生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伴随毒品的总是不为人知的黑暗、绝望与贪婪。为什么有人明知吸毒有害却还是成了“瘾君子”?为什么有人戒毒多次却还是摆脱不了毒魔的控制?为什么吸了毒就变得毫无人性,丝毫不顾及自己给家庭带来的伤害?带着种种困惑,4月12日,记者一行三人来到山西省戒毒劳教所,零距离接触戒毒人员。  相似文献   

19.
恋爱的标准     
有青年向陶行知请教,恋爱的标准是什么?陶行知不假思索地回答:“志同道合,互相爱悦。”青年说:“这不够,德行才是恋爱的惟一标准。”陶行知忍住笑说:“你才20多岁吧?好,现在有个70岁的老太婆,品德高超,你会爱她吗?我看你还是要年轻貌美的女郎吧?”大家都笑了。有学生来告状,说有些人恋爱当饭吃。陶先生说:“你每天吃一顿饭,大概半小时吧?一天如用一个半小时,像吃饭一样谈恋爱,我看没有什么不好!何况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人不吃饭不行,青年不谈恋爱也不行。”他话题一转又说,“但有些人本末倒置就不行了。”他顺口念了一首诗:“做事读书不起劲,…  相似文献   

20.
在医院戒毒中心的病床上,有气无力的美梅木然地坐在窗前。她眼窝深陷,面容憔悴,脸色苍白得没有一点儿血色。15岁的美梅是戒毒中心年龄最小的吸毒者,她已经有一年多的“毒龄”了,昔日花一样的面庞早已失去了美丽的光润,人们再也看不到她原先那种灿烂迷人的笑容了。好奇:她点燃了锡纸上的白粉……美梅1984年3月出生,父亲是国有企业的工人,母亲是一家餐厅的服务员,他们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温馨。父母用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