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维 《考试周刊》2010,(49):237-237
班级凝聚力是以班级中的人际吸引为基础,是指同学之间的相互吸引,以及班级对同学的吸引力,是班级集体发展的生命力。班级集体以科学管理促班级凝聚力初步形成,以教学提高成绩促班级凝聚力得以巩固,以德育促班级凝聚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探讨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凝聚力的形成与班级发展的阶段性、影响班级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提高高中班级凝聚力的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在刚刚组成的班级中逐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及学习环境,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民办艺术类高校艺术类学生班级凝聚力与学习成绩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熊娇编制的《大学生班级凝聚力问卷》来评价班级凝聚力,用文献法获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班级凝聚力与学习成绩相关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班集体在民办艺术类学生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班级凝聚力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关系.结论: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营造一个积极上进、团结有序的和谐班级,使学生维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如何提高班级学生的凝聚力,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是提高班级整体能力水平的重要关键。研究探索了班级管理工作,从设定目标、开展活动、鼓励先进、沟通联系等多方面入手,论述如何形成和提高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吴海霞 《考试周刊》2009,(34):229-230
高校班集体的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深层内核,只有增强班级凝聚力,才能构建出和谐优秀的班集体,才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健康成长,对强化班级管理,提高全体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大学班级凝聚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班委会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是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班委会为同学们创造成长的环境条件,激励同学们进取向上。班主任采用以下方法培养与提高班委会的凝聚力,效果显著。①建立起强有力的班委会领导班子。⑦班主任用真诚的爱提高班级凝聚力。⑦激励同学追求实现班级目标,提高班级凝聚力。④开展特色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⑤打造班主任高尚人格魅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严君 《文教资料》2010,(3):237-238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由独立个体向社会化角色转化的关键时期。群体凝聚力可表现为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高职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渴望从所属班级获得归属感、认同感.因此。高职院校班级凝聚力建设非常重要。班级凝聚力建设不仅有助于高职生心理需要的满足,为他们提供集体归属感,还可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班级凝聚力可以从确定合理的班级共同目标.建立多向、良好沟通网络,以及着力建设班级文化三个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8.
蔡倩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143+145-143,145
德育教育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初中阶段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培养与提高班级凝聚力,班主任作为班级中德育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更应该主动组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团队活动培养和增加班级的团队凝聚力,进而提高班级德育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法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需要灵魂为之起舞,没有灵魂的人是行尸走肉;班级需要凝聚力粘合,没有凝聚力的班级全靠外力捆绑,一旦失去外力作用便四分五裂,凝聚力就是班级的灵魂。班级凝聚力的形成需要班级有共同目标,班级成员为共同目标奋斗的班级责任感、成员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  相似文献   

10.
论班级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群体归属感的需要,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社会资本的建构要求强化班级凝聚力,而大学生个性特点强,高校班级观念的弱化,班级核心人物的功利化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阻力。创建班级共同文化,建设虚拟互动平台,开展常规集体活动,建立班级核心人物权威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个班集体凝聚力的大小,关系到班级整体的好坏。凝聚力强的班级,班风良好、生机勃勃、一片和谐景象。凝聚力差的班集体犹如一池死水,成绩差,各种不良事件层出不穷。可见凝聚力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那么,究竟如何更好地培养班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学分制的实施,对班级凝聚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探讨了影响班级凝聚力的因素,分析了实施学分制造成班级凝聚力弱化的原因,提出了在学分制下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只有同学之间彼此认同,形成合力才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发展来说,也只有集体成员具备了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形成了一定的凝聚力,班级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集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形势下,探究提高小学班级凝聚力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探讨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班级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应该从班级目标。班级活动、管理方式、奖励机制、心理咨询与辅导以及班主任的实际工作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后,"慢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往往被忽视。从班级组织形式看,"慢班"也是一个具有教育管理意义的班级,培养"慢班"的班级凝聚力将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进和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对"慢班"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班级凝聚力是衡量班级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提升班级凝聚力,班主任要按班级建设的规律办事,实施"三步走"计划:以认同教育为抓手,打牢凝聚力提升的认知基础;以交往教育为支撑,为凝聚力提升积累正能量;以成长共同体建设为载体,维系和稳定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凝聚力的强弱是评价一个班级的重要标准。本文着重论述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努力探索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团体要获得成功,必须有很强的凝聚力。一个班级的管理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中职类院校而言,如何培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直是班主任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班级管理案例,简述了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以及着手培养班级凝聚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干预效果,将上海某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两个班62名学生作为测试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的团体辅导,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团体辅导前及结束后一周采用《大学班级凝聚力封闭式问卷》进行施测,验证团体辅导的效果。结果发现,团体辅导后,实验班在组织认同、管理支持、人际和谐、集体参与维度及班级凝聚力上的总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可见,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姚莹  徐燕 《文教资料》2013,(11):105-106
目前高校班级内部普遍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文章通过分析影响班级凝聚力的多种因素,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提高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