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跨地域协作举办联合展览,通过展示文化遗产具有独特价值的点、线、面,而反映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是未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追求的目标之一。由"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牵头,西北五省区博物馆联合成功举办的《丝绸之路——大西北道珍》展览,是区域博物馆馆际之间整合文物资源,合作举办展览,打造文化品牌的有益尝试。这一尝试成功创造了区域博物馆交流合作、文物互补、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简论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社会要求资源共享。图书馆和博物馆都是文化信息中心,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文章以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与美术馆合作办展为例,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技术发展、服务方式和馆藏使用五个方面,探讨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的必要性,并从功能基础、历史基础、资源基础三个方面,探讨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的可能性以及二馆合作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在加拿大驻华使馆的邀请和组织下,我参加中国博物馆馆长代表团赴加访问。期间,对加拿大国家文明博物馆、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蒙特利尔科学中心等近20家博物馆、美术馆、文化中心及相关公司进行了参观考察,多次出席报告会、座谈会、演示会及展览开幕式,多视角、多侧面较深入地了解了加国同业在博物馆领域的理念、实践及各项进展.以从中寻找中加双方可能交流合作的资源与机会。通过此次考察访问.总的感觉.是加拿大博物馆实力相当雄厚.业务队伍强.办馆、办展理念前卫,实践经验丰富,藏品量较大而有特色,文物保管规范、精当,陈列展示设计富有创意,手法新颖,展陈绩效显著,设施设备科技含量高,有较强的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合作的愿望和较多的合作经历,有与中方合作的意向和基础,虽然由于如拿大国家历史较短,合作资源受到一定限制,办馆、办展理念与做法也未必都适宜于中国,但总的看,还是有较多的交流合作资源和机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眼于我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馆际合作研究与实践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三馆"馆际合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三馆"馆际合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而主动策划的多国联展,展出期间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本文首先介绍了办展背景,阐释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特殊职能和优势如何为展览成功联合其它12个国家的国家级博物馆提供了必要条件;其次,介绍了有关展览的内容设计,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及相关展览策划的多视域融合进行了探索;最后,对此次办展进行了经验总结。通过梳理分析多国联展在展览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多国联合办展工作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博物馆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通常采用“物以类聚”的文物分类方法,根据质地将文物分为不同类型进行分类保护。文物专题展览是综合类及历史类博物馆的重要展览类型之一,与基本陈列不同,更多地从艺术、题材、文化、流传等方面展现某类文物的内在演进逻辑,且更注重视觉表达。在策展过程中,策展人员要充分分析本馆展览定位、馆藏优势、目标观众等,以避免出现“千展一面”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提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基于此要求,天津大学图书馆展览工作以"搭建展示师生风采的舞台,开辟望向社会人文的窗口"为办展理念,通过展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本研究从策展意图、办展身份、展品形态三个维度对天津大学图书馆近5年来举办的展览进行类型分析;从资源发掘、资源效益、宣传推广、配套延伸四个方面研究高校图书馆展览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首都博物馆为反映全国各民族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第一次尝试从人类学的角度展示民族文化。首都博物馆以北京历史文物展览见长,受自身性质的局限,在民族文物和民族工艺品的收藏方面较为薄弱。面对此重大选题,首都博物馆借鉴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期间跨区域进行馆际合作的成功经验,向京内外博物馆同仁发出“多彩中华”展览的合作邀请。  相似文献   

9.
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9省2区的18家博物馆共同策划并启动了我国博物馆的一个重大展览和作项目-《泛珠三角文物精品展》。该展览虽广东、江西、湖南三省相继展出,但最终未能达到组织者所计划的结果,过早地“夭折”了。作者通过对这一多省区、多家博物馆合作项目的回放,在指出此类合作积极意义的同时,对其“夭折”的原因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对我国博物馆的馆际合作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
展览质量的提高 ,首先取决于主题的优化。优化的第一步是搞好展题策划工作。展题策划工作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博物馆的发展。因此 ,各博物馆都十分重视展览的主题策划工作。展览资源的开发是主题策划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展览资源开发的一般性原则一个博物馆要获得发展 ,首先要获得充足的展览资源。因此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博物馆 ,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得展览资源是必然的。因博物馆的规模大小不同 ,办馆宗旨不同、专业分工不同 ,对获取展览资源的认识、途径、方法也会不同。尽管他们挖掘展品资源的手段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通过探索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三馆提供服务的优势,了解馆际协同合作的基础和原则,论证馆际合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性,为未来馆际协同合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 阐述资源整合及协同合作的概念和本质,分析协同合作的基础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馆际协同合作机制,并运用案例研究法证实馆际协同合作机制的可行性及可用性。[结果/结论] 用案例研究方法证实馆际协同合作的可行性及可用性,并在分析馆际协同合作服务能力、服务对象以及服务的质量评价基础上对馆际合作的研究提出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与厦门市图书馆通过合作举办展览,实现跨国馆际合作,在展览的组织过程中,两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未来两馆之间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杭州刀剪剑博物馆群的固定陈列为例,论述了信息定位型展览的特点,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优势与缺点。信息定位型展览以信息为核心,器物融于信息之中。它颠覆了传统博物馆对文物的理解,瓦解了重点文物的概念,而以重点信息取而代之。信息定位型展览的优势在于,规避了博物馆建设热潮中文物资源不足与场馆众多的矛盾;打破了博物馆与展示馆的界限,将文化创意产业融八博物馆展示中。而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信息定位型展览不完全适合国内观众的欣赏习惯;而且,因为对信息系统的强调,所以限制了观众对展品的多种理解与想象。  相似文献   

14.
"长安丝路东西风"展览结合地域优势、发挥博物馆综合实力,同时超越地域性,在欧亚大陆的宏观视野下反映以汉唐长安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文明交流、互动的过程。策展过程中从选题、内容、风格方面探讨丝路主题展览的创新表达,突破以往展览以文物为重心的格局,注重表现文物所体现的人文、财富、工艺、信仰、文化方面丝路价值,表现丝路所传递的能量,以动态表现讲述长安丝路故事,让观众在参与互动中真正体会活起来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从历史渊源、馆藏资源、管理体制和服务理念等角度论证了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的可行性及基础,梳理了国内外图书馆与博物馆合作的典型案例,包括设施的共用与整合、数字资源的整合与服务及联合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等,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图书馆与博物馆开展合作的三点建议:统筹管理、数字化环境下的融合发展及联合办展。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组织进行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其重要成果之一便是文物资源数据库的形成。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除了要做好文物及相关数据的安全管理工作外,更应重视数据库的高效利用,让数据资源逐步走向透明与开放,实现"数据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逐步深化,将数据从单一的管理中解放出来,进一步转化为资源共享的知识社区。本文从陈列展览、文物鉴赏、馆际交流等三个方面阐释了知识共享社区,陈述了数据资源共享为博物馆带来的多种优势,让资源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从而提升博物馆的科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迎来“文博游”热潮,各类线上线下陈列展览的数量不断递增,展览质量日益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有力彰显了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然而,博物馆策展水平提升陷入困境,办展理念不突出、展陈体系不完善、阐释力度有待增强、数字技术运用不到位等问题逐渐暴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研究重点,剖析该馆陈列展览常见问题与内因,提出打造富有人民情怀的文博团队、加强展览项目库建设、增强文物学术研究、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和完善扶持政策措施的建议,着力推动博物馆加紧加快提升策展水平,更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合作是贯穿博物馆收藏、研究、展陈、教育、文创等各方面工作的一项重要机制。就合作对象而言,既有馆际合作,又有博物馆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文化组织、企业、学校、图书馆等非博物馆对象的合作,合作内容涉及藏品、展览、研究、教育等资源的共建共享,合作模式可跨界,包括跨行业、跨地域,合作作为博物馆有效运营的重要手段,能够最大可能地激发行业博物馆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合作对博物馆,尤其是社会价值亟待彰显的行业博物馆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建设"海洋强国"与"新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级顶层战略的提出,以及古往今来华侨华人与海洋的密切关系,建设共享平台,推进涉海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和传承成为文博业界的新课题。对此,华侨类博物馆与航海类博物馆探索以专委会牵头展开合作成为文博业界发展的新趋势,两者在首次合作成功的基础上,积极尝试拓宽和加深在藏品、研究、展览、教育、文创等方面的联系、交流与合作,且纳入自身发展规划,致力于形成伙伴关系下的常态化的长效合作机制,求得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带动行业博物馆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乃至整体实力的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与博物馆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休闲时代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休闲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作为社会公众休闲服务体系一部分的图书馆和博物馆,需要寻求新的立足点,实现资源和服务的最优化组合、在数字化、休闲环境改造等方面"跨馆际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精细化的服务以吸引用户。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1月4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三馆合作举办的"东方画艺—15至19世纪中韩日绘画"展览开幕。我馆馆长吕章申,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李荣勋,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馆长钱谷真美,韩国驻中国大使馆公使参赞韩在爀,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一等秘书菊池信太郎,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杨厚兰,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朱琦,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