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饭桌上,奶奶把一只肥鸡腿夹进了成龙的饭碗里,爸爸把一大勺炒肉丝倒进了成龙的饭碗里,妈妈把一大块煎鱼肉拔光刺后送进了成龙的饭碗里。爷爷举起筷子:“你们这都是瞎夹,没见成龙已经胖成这样,我孙子要多吃蔬菜。”说完那青葱的小白菜便堆在了成龙的碗尖上。成龙一不看家人,二不看菜盘,吃着吃着笑出了声。他怕吓着家人,又收敛着笑,可吃着吃着又笑出了声。  相似文献   

2.
029班也疯狂     
029班虽得了个“尖子班”的美名,但依鄙人之愚见,不如名曰“又怪又狂班”。WHY?请诸位眼睛往下看。动物多多“吃了又睡,睡了又吃,这种动物是什么?”想必大家不用动脑袋里的一个细胞,便能道出答  相似文献   

3.
千与千寻     
10岁的女孩千寻和爸爸妈妈在搬家途中误入了一条林阴道。这条林阴道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奇怪的小镇上,那里到处是华丽的楼阁、琳琅的街巷,可是空无一人。店铺里飘出诱人的香味,千寻的父母发现了无数美食,便毫无忌惮地坐下大吃起来。吃着吃着,他们变成了两头又大又肥的,丧失了所有记忆的猪!  相似文献   

4.
当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阵阵寒风刮来。森林里开始忙碌起来,松鼠们都忙着采摘又大又亮的松果,藏入洞里,准备过冬。 “啦啦啦,我是快乐的小松鼠,采了松果去过冬!”小松鼠花花高兴地在松树间上蹿下跳,怀里抱着满满一堆松果。不一会儿,她便满载而归,回到了家——一个温暖的大树洞里。松鼠妈妈笑眯眯地接过松果,放进了她们的储物洞。她们累了一天,吃过晚餐便早早去睡了。  相似文献   

5.
一只鸡腿     
自从父亲两年前因病去世后,三姑似乎来我家更勤了。这一次,她带来了一只烧鸡。晚饭时,妈妈把鸡盛在盘子里。这只鸡又肥又大,焦黄的皮,肥大的腿,香味很快就在屋子里荡漾开来。“吃起来一定很美味。”我想。我正要把手伸向鸡腿,但又止住了,我想,好东西应让妈妈和奶奶先吃。可妈妈却说:“来,你和你奶奶一人一只鸡腿。”我推让着。奶奶推辞不过,便吃了一只。我说:“妈,这只鸡腿该你吃,我最爱吃鸡翅。”说完便扒下鸡翅吃了起来。妈妈见我态度坚决,也不再说了。但  相似文献   

6.
爱是分瓣的     
女儿喜欢吃橘子,每天去学校前总会叮嘱我往她书包里塞一只橘子。一天,我突然发现女儿将我塞在她书包里的橘子又带了回来,感到很纳闷,便细问缘由。女儿头一偏,淡然地告诉我:"没什么,只是因为今天不方便拿出来吃而已。"我忍不住又问:"那你平日里是什么时候吃的?"女儿回答:"下课的时候啊,等同学们都跑出教室玩儿去了,我再一个人剥着吃……"女儿的回答让我震惊:"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有同学在身边,你可以分几瓣出去  相似文献   

7.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企鹅听说有种水果叫西瓜,非常好吃,便想弄一个来尝尝。可是它又听姥姥说他们生活的南极因太冷而没有西瓜吃。企鹅下决心:不管西瓜在哪儿,我都要吃。于是它从口袋里掏出“神  相似文献   

8.
三亚印象     
第1天·初到三亚早晨,我们乘汽车来到武宿机场,登上了飞机。飞机开始起跑,速度越来越快,一下子飞了起来,高楼大厦一时变成了小火柴盒,远处的山也一目了然。在飞机里享用着回味无穷的咖啡,不知不觉便来到了凤凰机场。下午,我们穿上泳衣,到院子里的露天游泳池里游泳。四周葱茏的林木,明艳的花朵,蔚蓝的池水,洁白的云朵,令人心旷神怡。我跳进池里像一条小鱼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晚上,我们去吃了海鲜,回来的路上,买了几颗又大又圆的西瓜,吃起来真是又凉又甜。站在阳台上眺望大海,它宁静得像一个睡熟的婴儿。远处的灯,像一串串明珠,又像碧天…  相似文献   

9.
童年渐渐远去,但许多趣事儿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一想起八岁那年吃杨梅的故事,就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记得那天,姑姑来了,还买来了杨梅。那些杨梅又大又圆,红得发黑,让人看了直流口水。我顾不上吃饭,伸手抓了几个便吃了起来,一不留神,一个杨梅连核带肉滚进肚里了。  相似文献   

10.
鹈鹕     
鹈鹕是一种大型水鸟,翅膀很大。它会游泳,又能飞翔,主要生活在沿海湖沼、河川地带。鹈鹕有一个宽大而尖长的嘴,嘴下有一个皮质的“口袋”(学名“喉囊”)。它喜欢吃鱼虾,暂时吃不了的,便储存在“口袋”里。  相似文献   

11.
空壳的龙虾     
清明节,我们全家去扫墓。中午,大家在街上的小饭馆里吃饭,爸爸点了很多菜,其中就有我喜欢吃的龙虾。菜上桌了,一大盆又红又大的龙虾泛着油光,馋得我直流口水。我用手抓了一只龙虾,拽下头就吃,却被喷了满脸的汁水。我用纸把脸上的汤汁擦了擦,不敢再硬来,便耐着性子剥  相似文献   

12.
读则读极品,赏则赏神品。让我们来看如下“作品”。 便条 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 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 一看便知,这不是狭义文学(诗或散文),充……  相似文献   

13.
咸菜     
桌上仅有两样菜,一只碗里是又酸又咸的咸菜,旁边的盘子里是一条香气扑鼻的鱼,在这穷山村,咸菜与鱼的差距是很大的。桌前坐的是母子二人。满额皱纹的母亲用长着老茧的手操纵着筷子,香喷喷的鱼肉便被一块块地送到儿子的碗里,而母亲自己却吃着咸菜。可爱的儿子也回敬了母亲一片鱼肉,这可是他费了好大气力才挑到的最大的一块,然而母亲又把这块鱼还到了儿子碗里,她摸着儿  相似文献   

14.
羊城冬天的气温并不低,但潮湿阴冷的空气却直渗入体内。此时吃一碗牛杂,一块块热腾腾的牛杂在嘴里才转了一圈,便迫不及待地滑到肚子里去。顷刻间,浑身便又热乎乎的了,温热从体内源源不断地散开来。羊城的春天伴着纷纷扬扬的雨,连地板也是湿漉漉的,这时手里那碗香热的牛杂,为你带来一份暖洋洋的心情。羊城的夏天顶着火辣的太阳,在街上晃悠一圈,便已大汗淋漓。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5.
蚂蚱     
<正>童年时对蚂蚱可谓爱不释手、爱不释口,因为在我们的童年时代,贫穷困扰着千家万户,每天吃的是红芋稀饭,吃肉那是想都不用想的,不到过年是吃不到肉的。没有肉吃我们可以吃蚂蚱。每逢麦收季节,便有蚂蚱在田野里出现,这时候便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我和小伙伴们欢快地追逐蚂蚱,用草将逮住的蚂蚱串起来,有时候能逮两三串,一串有十几只。然后,我们便在田地里各自用手挖一个小洞,捡拾田地里的庄稼秆,燃起一堆火,烧烤蚂蚱,很快便将烤熟的蚂蚱送进自己的小瘦肚子里。那叫一个香啊。  相似文献   

16.
狼吞虎咽     
大兴安岭的狼喜欢吃狗熊的嫩肉、肥肉和骨髓,但它又不是狗熊的对手。狡猾的狼便成群结队来对付一只强壮的狗熊:从狼群里跳出3只狼摆成三角阵,挡在狗熊面前,反复戏  相似文献   

17.
小熊多多     
每日三餐是小熊多多最头疼的事,又要吃肉,又要吃鱼,还要吃蔬菜吃豆腐。嗯,这些东西多多一样也不爱吃,他呀,最喜欢吃糖了。一天早晨,爸爸妈妈急着去上班,为了方便,便给多多做了一碗糖泡饭,就是在白米饭里放一些糖,再拿开水一冲。多多一尝,咦!甜甜的,太好吃了。多多吃完一碗,又让妈妈盛了一碗,吃得小肚皮圆溜溜的,像个大西瓜。从这天开始,多多不再为吃饭头疼了。不过,他还是不爱吃鱼、肉、蔬菜。中午,妈妈叫他吃鱼,他说:“嗯,我要吃糖泡饭。”晚上,妈妈叫他吃蔬菜,他说:“我要吃糖泡饭。”妈妈说:“你光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故事     
别开生面的演讲陶行知注重“启发式”教育。有一次,他应邀到武汉大学作演讲。在学生的掌声中,他提着一个口袋走上讲台。未曾开口,他先从口袋里抓出一只欢蹦乱跳的大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他让鸡靠近米,按住鸡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他又掰开鸡嘴,把米粒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接着,他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自己后退几步,大公鸡便从容地低头吃过来了。正当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陶行知说话了“: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进它嘴里,它都不吃。但换一种方法,让它自由自在,它就会主动地自己去吃。我认为,教育就跟喂…  相似文献   

19.
腊八节     
腊八的由来:腊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正值冬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日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牢监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相似文献   

20.
罗嘉娟 《高中生》2014,(9):20-20
犹记得儿时对鱼的喜爱,那香浓的美味在口中流连,然而又时常经历鱼刺卡在喉咙的苦痛与折磨,于是对鱼有了一种又爱又恨的纠结。吃鱼之人剔掉鱼刺,正如喝茶之人留下茶叶。鱼刺,是鱼的骨架,是鱼生命的支撑,但一旦脱离了血肉,失去了温度,便连作为骨架的资格也不复存在。我们常将鱼刺遗忘在记忆的流沙里,但就算被遗忘,那温柔也不曾消散,那温柔里住着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