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师要充分认识情感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关键;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为人师表,赋予教学过程丰富的真情实感;教学要"以人为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要采用合情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课堂教学一般会按照教案中教学设计进行,但是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节外生枝"的突发事件,特别是那些既喧宾夺主、冲淡主题但又无法回避、合情合理的突发事件.如果碰到此类事件,我认为不应回避而应适时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若处理的好,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有效教学决策是教师情感与教师理性协调互动的过程.情感作为教师有效教学决策的基础,对决策目标、决策动机、决策思维、决策沟通和决策评价等决策要素具有重要影响.教师掌握并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提升自身情感修养,是确保教学决策合情合理、实现决策有效性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现德育的目标控制,教学中紧扣教材实际,做到德育渗透合情合理而又避免生硬教条,使德育看似"无意"却又"有意".笔者从以下四个切入点介绍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5.
桂莉萍 《辅导员》2013,(9):33-34
面对新课程,老教师也是新教师教师的新与旧不在年龄、学历和职称,而在于他们有怎样的教育思想,是"师中心"还是"学中心",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屈从于教"。"新"教师,一定是敢于"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人,这样的教师知道课堂不是自己的舞台,是属于学生的学习场。合情合理的预设,机制巧妙地处理生成问题.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必要条件。何谓预设?预设即备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它不是对课堂情景和教学行为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空间。何谓生成?生是一种教学。课堂生成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生成追求的是本真本色。精彩生成是学生全身心的投  相似文献   

6.
桂莉萍 《辅导员》2013,(6):33-34
<正>面对新课程,老教师也是新教师教师的新与旧不在年龄、学历和职称,而在于他们有怎样的教育思想,是"师中心"还是"学中心",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屈从于教"。"新"教师,一定是敢于"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人,这样的教师知道课堂不是自己的舞台,是属于学生的学习场。合情合理的预设,机制巧妙地处理生成问题.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必要条件。何谓预设?预设即备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它不是对课堂情景和教学行为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给各种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空间。何谓生成?生是一种教学。课堂生成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生成追求的是本真本色。精彩生成是学生全身心的投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的课堂教学一般会按照教案中的教学设计进行,但是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节外生枝”的突发事件,特别是那些既喧宾夺主又冲淡主题、既无法躲避又合情合理的突发事件.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吧,原来的教学计划就会受到影响;不处理吧,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我认为,既然问题合情合理,教师就应该适时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运用好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同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节外生枝”一例的处理,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决策是合理性与合情性相统一的活动。教师教学决策的过度理性化背离了教学的人文关怀精神,脱离了教学的现实性与真实性。情感作为教师教学决策的核心要素之一,对决策目标和内容、决策动机、决策思维等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充分发挥情感机制的积极作用,是教学决策合情合理、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变得个性张扬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插嘴"现象。"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厚非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奇景,但又不能没有遮拦。其实,只要处理得好,运用得恰当,"插嘴"也可以促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追本溯源——探究"插嘴"原因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合情合理使用问题式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数学问题教学为切入点,逐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导入—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构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方式,融合自身对教材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这本身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教学行为. 物理课堂的成功导入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融合,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它是基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深刻认识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综合考虑,同时融入了自身生活经验、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各个导入环节间要做到合情合理,实现导入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孟子>有一句教育名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就启示我们,要提高高中历史课教学有效性,必须在"情理"二字上做文章,做到合情合理. 一、情--情感目标生活化 情感教育既是使历史学科教育达到社会期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中历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正>一、凸显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一个完美的数学概念的定义是数学界长期自然、合理"进化"的结果."如果有人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你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人教A版"主编寄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  相似文献   

14.
余捧英 《教师》2010,(11):46-4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师要充分认识情感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关键: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为人师表,赋予教学过程丰富的真情实感;教学要“以人为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要采用合情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梁莉萍 《成才之路》2014,(15):65-66
正数学语言作为一种包含特定含义的特殊语言,在课堂上起着传授知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沟通师生情感等作用。因此,教师教学中数学语言的运用是否规范科学、合情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或发展。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好教学语言,以培养合格人才呢?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简洁教师是一本"活教材",其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能不能规范使用教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能否规范使用数学语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透彻  相似文献   

16.
陈蓬 《广西教育》2014,(38):86-86
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思维有一定的正向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应注意"问"的重点、"问"得合情合理、"问"得有层次性,注重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国人的创新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创新教学,首先必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将从这两方面探讨一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1.注重创新教学方法(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段特征,使得他们很难长时间地专注于做一件事情,如果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那么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创设一个合情合理合时宜的教学情境,可  相似文献   

18.
林静 《时代教育》2009,(9):252-253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具有提高教学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等优点.但是有些教师却没有能根据课程的特点和需求合情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这样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疲惫的感觉.因此,只有掌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尺度,才能充分的发挥其辅助作用,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人非圣人,犯点"错"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脚步;犯点"小错"则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调味剂"。所以允许个人"犯错",尤其是在学习领域。但,俗话说得好:"知错要改"!故犯错的真正意义:有错必思、有错必纠!我们教师深知其理,也广而教之。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要求教师们去引导、教育和关心。那错后"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们"引"和"教"的过程。所以学生们犯错合情合理,重要的是我们对孩子们所犯的错误要重视,即使是小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感受特深,受其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的课堂教学一般会按照教案中的教学设计进行,但是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节外生枝”的突发事件,特别是那些既喧宾夺主又冲淡主题、既无法躲避又合情合理的突发事件.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吧,原来的教学计划就会受到影响;不处理吧,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我认为,既然问题合情合理,教师就应该适时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运用好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同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节外生枝”一例的处理,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