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具有相辅相成的功能。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读与写的有机融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才能同时提升学生读与写两种能力。鉴于此,我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过程中做出了创新尝试,立足于多视角,充分发掘教材中的"读"与"写",并紧扣二者的最佳契合点,组织学生展开读与写的双重训练,以确保两种能力的同时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杨文花 《学周刊C版》2019,(20):134-134
读写能力是小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内容。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举措。具体教学中,要由读到仿,以读促写;读前先写,以读代写;以仿带写,以仿促写;以练促写,练中求新。从而实现小学阅读教学中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读写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重要的语文能力。读是积累,写是表达;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读写一体化"训练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游美兰 《教师》2021,(8):13-14
文章作者在单元教学中,尝试建构阅读指引写作序列,即学生读"回忆"写怀念之美,读"突然"写动态之美,读"走走"写清新之美;建构写作提升阅读序列,即学生批注"风雨"读懂了依恋之情,批注"绿的"读明了希望之志,批注动词读好了轻快之意;建构"读"与"写"共生共长序列,即学生读前写词画下了印象,边读边写品析了形象,读后仿写优化了习作。三个训练序列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正式系统接受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作为基础阶段的教育是学生各科学习奠定基础的阶段。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读与写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书面展示等都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强调学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但是读写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分离展开,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写"能力的培养或者是通过"写"能力的培养促进"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不能分离展开,应该巧妙地结合起来。本文围绕学生读与写能力的培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首先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特征,然后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能力培养结合的必要性,明确了两者结合培养存在的不足,最后探讨了如何巧妙地将读与写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三维六式"是重庆七中唐小洁老师总结出的一种读写结合模式。其中,三维,是指仿写、改写、创意写作的三维视角;六式,是指语句仿写、语段仿写、全文仿写、对比写作、课文改写、创意写作等六种提升语文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三维六式"模式较好实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标,将"读"与"写"有效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教学提倡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读写训练已经成为作文教学的共识。很多教师都这样想,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效果体现。读与写相辅相成,读写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因此,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加强读写练习,也成为大多数作文教学的固有认识。读写结合非常有必要,也符合教学规律,但对小学生来说,只靠读来提升写作水平,还存在一些困难,因为读与写很难有机融合,自然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妨在读与写之间加上一个教学环节——“思”。让“思”成为连接读与写的纽带,这样读与写才能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8.
杨振旺 《亚太教育》2019,(11):176-176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实现以读引写,这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读与写的有效结合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及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提升“以读引写”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重点探究“以读引写”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读与写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目的。所以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建立一个"读写一体化"的阅读模式,让学生在读中汲取写的材料,在写中实践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究“读·品·写·说”的关联与融合,在理论内涵层面,构建“读·品·写·说”四维耦合推动高中生审辩性思维提升的研究框架,构建“读·品·写·说”四维耦合推动高中生审辩性思维提升的课堂训练体系,构建“读·品·写·说”四维耦合推动高中生审辩性思维提升的教学实践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构建“读·品·写·说”四维耦合推动高中生审辩性思维提升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通过理解、质疑、明辨等“审辩式思维”过程,对文本内容做出理性判断,实现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目标,而阅读和写作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主要途径。如何借助阅读和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二点:一.挖掘阅读材料中的写作资源,以读促写;二.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研究性写作,以写促读。这样,通过读写双向沟通,可以实现读和写的和谐发展,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读是基础,写是提高。教学《牧童与画家》一文,要打通"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做到教前找点、读中学法、迁移运用,让学生沉入文本,真正理解文本的言语内涵和表达秘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读写结合的效能,让学生读得到位、写得精彩。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通过从六要素入手,引导学生明确写具体的要领;抓异同点辨析,训练学生写具体的本领;抓想象力发展,让学生插上写具体的翅膀;抓观察力训练,提升学生写具体的能力等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从读知写,从读学写,从读练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14.
林碧蓉 《教育》2014,(9):22-23
正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读",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读中知道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这又是通过"写"来实现的。"读"与"写"是阅读教学两个不变的主题。教师应根据本学段的读写目标,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综合学生与教材、读与写、教与学的关系寻找最佳的读写结合点,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教学中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随机课堂练笔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读与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读写融合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自主仿写、合作补写、趣味改写、体验扩写,让读与写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就精彩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李得芳 《甘肃教育》2021,(5):142-143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困扰教师的教学难点。以读促写是一种切实有效的习作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对学生习作水平提升有着促进作用。为了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成效,本文从以读促写的内涵和价值入手,基于教学经验,提出了以读促写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作文教学提倡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读写训练已经成为作文教学的共识。很多教师都这样想,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效果体现。读与写相辅相成,读写结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因此,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加强读写练习,也成为大多数作文教学的固有认识。读写结合非常有必要,也符合教学规律,但对小学生来说,只靠读来提升写作水平,还存在一些困难,因为读与写很难有机融合,自然就不能发生"化学反  相似文献   

18.
为写而读     
<正>听、说、读、写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方面,其中读和写的关系尤为紧密。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换言之,教师可以建构指向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阅读教学,让学生为写而读。写作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研究表明,不成功的习作者很少监控自己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他们的元认知能力较差,对写作过程的监测、管控和反思能力较弱;与之相比,成功习作者的过程管理能力较强,在写作目的与读  相似文献   

19.
读与写的关系,是语文教与学中的老话题,也是大家争议了好长时间的话题。读是写的基础,以读为主;读是为写服务的,写来引领读;读是吸收,写是输出等是其要论。中国古代科举取仕,一文定终身,延续了大半个封建社会,后来被一场空前的文化运动给颠覆了。于是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写从此成了读的附庸,写从此也就因失宠而容颜憔悴。当人们从这场无意与无知造成的噩梦中醒来时,读与写谁是老大的争吵,引得语文界热热闹闹,读有读的道理,写有写的实力。有事实为证:读独领风骚了几十年后,终于在教材中给写留出了不少的空间,但从外在的篇幅上看,似乎读还是略占上风。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个争论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也就是说这个争论是输在起跑线上的。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弄清楚阅读与写作各自的内涵与作用是什么,而把两个互为你我的问题,当做一对矛盾来讨论。用一个可能不太确切的比喻,讨论读与写孰轻孰重就好像是讨论丈夫与妻子孰轻孰重般地初级。也许林世程老师并不是什么学术权威,但林老师以他的教学实践感知了这个问题,以"两个来回"这样朴素的表述,一语点破了读与写的关系,这"两个来回"走好了,可能就会撑起一个由读与写共同构筑的充实的言语人生。(妮子)  相似文献   

20.
在现阶段高考英语考试题型当中,融入了“读后续写”新题型,要求将阅读文章的后半部分去掉之后,通过加强学生对前半部分文章的通读与理解,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后文部分进行续写。为了深入研究“读后续写”高中英语教学解题思路,需要分析“读后续写”题型的基本要求,并找出提升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