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芳 《考试周刊》2014,(94):105-105
关注智障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首先要了解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及问题;其次要关注如何让智障儿童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再次要关注智障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兴趣培养。  相似文献   

2.
一、明晰概念,确立课程目标 根据《培智学校新课程实验方案》的指导思想,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了生活而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不可脱离生活。因此,我们认为,为中重度智障儿童开设的数学课程应该是生活化的课程。从认知上看,中重度智障儿童的终身智力发展不会超过前运算直觉思维阶段。  相似文献   

3.
江燕 《天津教育》2022,(16):37-38
<正>培智教育是针对智障儿童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智障儿童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并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培智学校教育课程标准。步入新时代以来,培智学校在义务教育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也是培智学校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特殊教育事业正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然而,培智学校在教育领域的劣势也十分明显,智障学生与普通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拓宽自身视野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定位是“生活语文”,面对智力水平参差不齐的智障学生,  相似文献   

4.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障碍(以下简称智障)儿童少年作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践与研究很少,学校、教师、家长都有忽视智障儿童少年心理教康教育的倾向。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帮助智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校从2001年起,开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智障儿童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和探索。我们对全校智障学生进行了心理状况的摸查,  相似文献   

5.
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智障儿童。培智学校的教育应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及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从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入手,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6.
对广东省的19所特殊学校、210名从事培智教育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广东省特殊学校培智教育康复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及教师对智障学生康复的理解、困惑等问题,探讨在现有条件下特殊学校应怎样满足智障学生的康复需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我校是全省唯一一所进行智障儿童专门教育的特教学校,在多年抓学生艺术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智障学生作为少年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艺术教育存在着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要想在艺术教育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加强艺术教育的力度,重视平时的训练,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近年来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紧密配合,学校从上好艺术课、组建艺术兴趣小组、参加艺术比赛等方面入手,培养了智障学生较好的表演、合唱、舞蹈、绘画、手工制作等能力,激发了智障学生的艺术兴趣爱好,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较好地促进提高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特教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学校承担着教育和培养各类智障学生的教育工作。智障学生的心智发育和成长特征决定了教育的特殊性和创新性。美术、音乐等学科的内容和特点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比较适应智障学生的心智特征和要求,在对特殊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学校是一所面向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共29位老师,平均年龄42岁,50岁以上的教师9位,占31%,35岁以下青年教师5位,占17.2%。在这样的教师结构下,学校虽小,但"五脏俱全",而且学校作为省智障教育资源中心、全市唯一一所智障儿童特殊学校,承担着全省智障教育科研引领、示范的任务,是区、市、省级特殊教育的窗口。这样的教师结构,可以说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发  相似文献   

10.
小升初转衔教育不仅对普通学生十分重要,对智障随班就读学生同样不可忽视.在智障随班就读学生小升初转衔教育中存在着学校教育管理不完善、普校教师及学生对智障学生接纳态度低、教师特教理论知识匮乏、对智障学生指导随意性大、智障学生学习态度消极、不能掌握学习方法等问题.对此,应做好教育管理、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四方面的衔接,从而让智障随班就读学生顺利转衔,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1.
夏峰  徐玉珍 《上海教育》2012,(26):62-63
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沿海,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工业化程度最高、农牧业生产最为发达的一个州。维多利亚州的特殊教育学校有4类:聋哑学校(Deaf Specific)、自闭症学校(Autism Specific)、智障教育学校(Schoolfor Intellectual Disability)和肢体残疾学校(Physical Disability)。其中智障教育学校又分为3种:特殊学校(Special Schools),服务于轻度  相似文献   

12.
智障学校的教育课程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来开展,学校对智障学生开展的各种教育都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能够独立生活作准备,而社会实践课是智障学生走向社会开始独自之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能最直接零距离的和教学内容接触,因此加强社会实践课的管理和研究能大大提高智障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龄智障学生初职教育支持式课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支持式课程是一套帮助大龄智障学生从学校生活有效地过渡到成人工作生活、社会生活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我校在由上海市聋人中学转为初职校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全国没有大龄智障学生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材背景下,我校努力为全国同类学校开发课程与教材。为此,我校开展了大龄智障学生初职教育支持式课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闲暇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智障人这一特殊群体有较为宽裕的闲暇时间。为此,我们对本校智障生闲暇时间是如何度过的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智障生闲暇时间的生活质量较差,同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开展闲暇教育的意义,论述了从学校、家庭、社区三个方面对智障生开展闲暇教育,以便让智障生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我校从2000年开始招收智障学生,目前在校智障学生共72名,其中中度智障学生的比例达82%。对于这些中度智障学生,我们在诸如特教学校的教育应该怎样定位,要求他们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学校教育学生能学到些什么等问题,以及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存在不少困惑。  相似文献   

16.
在贯彻"全纳教育"的今天,特殊教育学校应遵循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思考、实践,突出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对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和研究,不断探索智障儿童自我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适应能力培养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为智障儿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智力落后所造成的种种缺陷,使得智障人士社会教育的渠道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他们的教育就更加依赖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但在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智障儿童家长面对智障孩子往往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智障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不足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家校合作、共同教育。社区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教育厅2008年5月发布的文件《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布局调整和建设步伐》中,提出了"盲教育以省为主,聋教育以市为主,智障教育以县为主"的特殊教育布局调整原则。根据此文件精神,宁波市要求各县市特殊教育学校自然削减聋教育班,逐步转型为全智障教育学校。此次布局调整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占我校绝大多数的、从事聋教育专业的教师要实现专业的大转型。  相似文献   

19.
正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是海口市唯一的一所以培养听障、视障、智障(含脑瘫、自闭症)学生为主,集盲童学前康复、九年义务教育、听障和智障职业高中教育为一体的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有5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600人,在全国特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长宁区辅读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个智障儿童教育机构。以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并招收自闭症、脑瘫和情绪障碍等多重残疾学生。学校开设了脑瘫康复班、亲子康复班。采取集体授课、个别化教育、康复训练、家长陪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教育模式,实现了智障儿童教育的"零拒绝"。学校被评为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集体、上海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长宁区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