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考作文在评分标准中增添了"发展等级","有真情实感"、"有个性特征"成为优秀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准。新课改也对写作教学提出了人性化、个性化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引导学生走写作个性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初中学生烦作文怕作文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使学生摆脱"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一、解读课标要求,把握中考方向新课标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四项改革要求:①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从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标对初中生的写作提出明确要求,即"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不仅如此,各地中考作文的要求中也大多会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言为心声,文贵情真。中考作文只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提高作文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作文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修养,我们倡导写作的“真性情、真生活、真体验”,“三真”就是真实、真切、真挚地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通过“三真”作文来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告诉学生,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像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转变学生作文观念,破除旧框框,让真情实感回归作文。我们总希望,在学生作文里能够看到阳光真实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作文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修养,我们倡导写作的“真性情、真生活、真体验”,“三真”就是真实、真切、真挚地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通过“三真”作文来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告诉学生,只有真实的、表达真情实感的、富有创造性和想像力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转变学生作文观念,破除旧框框,让真情实感回归作文。我们总希望,在学生作文里能够看到阳光真实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余秋雨先生在一次作文大赛的观后感中指出,中学生的作文应是用质朴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把自己的心情写出来,而不是堆砌词藻、东拼西凑、生搬硬套。历年来,河北省的中考说明中,也把写出"真情实感"作为对学生作文的一项基本要求。初中生的写作训练要强调真情实感,如何指导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写出真情实感呢,本文就此做了详解。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中要写出真情实感是现行语文新课标对中学生写作的要求。培养初中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首先要学生了解在作文中写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在作文课上采用种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并鼓励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放宽命题,让学生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真人,得从写真作文开始.但是,虚饰、矫情成了今天作文的通病,原因是我们把作文的底子打歪了.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应该在"真"字上下工夫.所谓"真",就是写出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是对写作的要求,也是儿童作文的特征.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说真言呢?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在长期作文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一、关注生活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真情实感从何而来?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因此,关注生活是写实感,抒真情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关注生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有鲜明的是非判断力,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伟大,从而获得“人人眼中皆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写作素材。关注生活首先应从…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3,(67):59-60
语文新课标对初中生的写作提出明确要求,即"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各地中考作文的要求几乎都有一条: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言为心声,文贵情真。中考作文只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感动阅卷老师,才能使作文上档次得高分。文章就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对写作教学有以下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但对于生活阅历浅的小学生来说,"难作文,作文难"的现状普遍存在。因此,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改变空话、套话连篇或是无话可写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多方面着手,采取有效性策略,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语文的必修课,是语文考试的“大头”,非写好不可。写作要成功,离不开平常的多读、善思、勤写,而写作本身的过程要做到三点:真、细、新。真。说真话,叙真事,抒真情。这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我们常说,文章要以情动人。这情,就是指真情实感。语文教育老前辈都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他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作…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新课程作文写作理念的创新处就在于特别强调关注写作的态度,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要求以负责的态度表达真情实感,培养一种责任意识等等。我们的高中作文写作教学必须以此为基点,进行以学生为本的转型,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人文价值。一、新课标下写作理念的创新要求(一)人本性:写作内容要求自由表达。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由表达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中学生的写作意识倾向从单纯的“依附”、“顺从”与“适应”中挣脱出来。一是先表达后认同。写作,就是要学生表达出真感觉,真体验,真性情。二…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从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来看,学生作文时时常出现写作时内容不够充实,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言之无物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有针对性地指导作文,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有内容可写,实实在在作文,不说空话套话至关重要,正所谓"言之有物",让学生的作文有灵魂、有情感、有个性、有活力,这样的习作才能"行而久远"。  相似文献   

15.
陈建峰 《快乐阅读》2011,(20):109-110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抒发真情实感既是新课程对写作要求的指导,简言之——我手写我心。回归自我,我写我心,真情实感,是作文训练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杨常青 《考试周刊》2012,(16):47-47
作文教学就是给学生多元化的空间,让学生写出真作文、吐露心声,融入真情实感,体现学生作文的独特性、体验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通过写作内容的多元化、训练方式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促进学生找到写作的共鸣点,激发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7.
考场作文常见这样的要求: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写作态度的基本要求。那什么是真情实感?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中语教研员朱芒芒老师是这样解读的:"真情实感"一是感情要是真实的,要说真话不要说假话;二是要有自己的感情,不要总说别人的话,说套话;三是感情要健康,要积极向上,要有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是作文教学。《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应要求学生精心观察生活,深入感悟生活,表达独特感受,凸显真切体验,洋溢真情实感。然而纵观当前初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题材陈旧、内容空泛、情感缺失、抒情单一的现象,导致作文空洞乏味,暮气沉沉,没有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必定与高分无缘。如何使记叙文洋溢着真情实感,真正能震撼读者,感动人心,关键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学会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灵感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是相对有限的,他们的生活圈子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难,几乎是很多同学的共识,学生在作文时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觉得写不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者,我以为非常有必要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消除紧张感。  相似文献   

20.
王国乾 《甘肃教育》2012,(11):92-9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写作的性质作了如下阐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言蔽之,就是要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反映自己的心灵世界。即写"我自己"的"真"作文。下面是两位教师分别执教题为《家乡的变化》的习作教学过程,让我们看看谁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学生写自己的"真"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