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什么大城市那么累,很多人还是选择留在那里?""我的野心那么大,只有最繁华的都市才能装得下。世界上只有这一个地方,大到足以容纳如此之多肆无忌惮、漫无边际的欲望。"写出上面这段话的,是一个叫斯蒂芬妮·丹勒的美国女孩儿。这个问题是很多追逐梦想的年轻人都曾有过的困惑,有的人没有去深究,有的人苦寻无果,丹勒却用近10年的经历,把这个问题的答案写成了一本书——《你要像喜欢甜一样喜欢苦》。丹勒出生于南加州一个普通的家庭。母亲常年酗酒,父亲是个瘾君子,父母两人天天吵闹,根本无暇顾及她。  相似文献   

2.
我从山中来     
在一个幸福家庭中,有一个自称"没有一天不快乐"的女孩,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一个农村女孩.   我上了初中,不得不离开父母来到城里上学,我舍不得,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舍难分,因为我知道,这样一来父母给予我的爱就会随之疏远.……  相似文献   

3.
不要以为这是只有几岁的稚童才这样发问的问题。其实,每个人在内心中都不自觉地在这样发问,或者你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只不过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比如说填表。你在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同时,你就在给自己确认了一个认同:我是一个律师——这是职业的认同;我是我父亲的儿子,是我儿子的父亲——这是家庭角色的认同;我是中国人——这既是政治认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文化认同,因为文化认同涵盖了多种认同。上小学的时候,放寒暑假回来后,很多同学都会述说“回老家”的经历。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没有老家可回。我的父亲是…  相似文献   

4.
妈妈,放心 世界广阔,人应该出国走走. 临行时.我家的人给我准备了许多东西,因为他们怕我受苦.10月14日早,到了飞机场时,我真的舍不得出国.特别是当我看见妈妈为我而掉下了眼泪,我也难过.这时我才明白父母对我的这份爱,觉得父母为儿子付出心血.  相似文献   

5.
我与《世界文化》的情缘我认为一个家庭应该订阅几种杂志,这是家庭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读物。《十月》、《散文》、《读者》、《世界文化》、《哲学研究》、《美术》、《大众健康》、《诗刊》等优秀期刊是我每年都要订阅的,但大都有过中断,只有《世界文化》一直订阅至今...  相似文献   

6.
2009年以来,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加德(1968—)以一部名为"我的奋斗"的自传体小说在西方文坛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争议。究其原因,一是作者有意借纳粹元凶希特勒的同名自传宣传自我;二是作者毫不吝惜笔墨地披露自己及其家人的不堪往事。如今,克瑙斯加德虽已名利双收,但也为其"出卖灵魂"的行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对他来说,可贵的亲情、浪漫的爱情都已不复存在,余下的或许只有无尽的愧疚。克瑙斯加德出生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由于父母常年感情不睦,  相似文献   

7.
正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随父母走南闯北,我对家乡的概念很是模糊。对我来说,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故乡只不过是一个符号。位于河北省房山县(今北京房山区)的老家,我十几岁的时候跟随父母去过一次。记得我们几个孩子和父母从京城坐汽车出发,途中还专门参观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去过周口店,方知我的老家房山县镇江营  相似文献   

8.
根据一份文件,我确定了家庭农场这个称呼将属于我,属于我正在耕耘着的这块山地。因为向往,我很早就对自己拥有一个农场或者牧场作过假想。在没有可能的过去的日子里,假想只是城市的茶余饭后偶尔的闲谈。那些闲谈也许为今天的农场做了奠基式的心理准备,以致让今天我眼前的这块山地,近千亩的果园,真的成了属于我的家庭农场的时候,让我觉得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农场或者牧场,都能让人产生美好的想象。这是一种最贴近自然界的生活,它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文明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正2002年,我18岁,踏上诺邓村的石板路,开始乡村教学生涯。一晃十年,而刚来时的情景依旧清晰———那么倾斜的漏雨的宿舍,那么多在枕边玩耍的小老鼠,那么昏暗的白炽灯,那么安静的只有猫头鹰啼唱的夜晚,还有孩子们那纯净的笑,乡亲们那期盼的眼神。还记得那一天起得很早,很兴奋,毕竟是去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坐了半个小时的车到村脚,然后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坡到山顶的学校,刚踏进那个标志着到学校又到寺庙的木牌坊,心就凉了半截。一个在寺庙里的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是新建的  相似文献   

10.
我爱读书     
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有种感觉,我应该去别处。我清楚地记得我曾注视着火车从远处隆隆驶过的情景:一个模模糊糊的庞然大物,玻璃窗上反射着太阳钻石般的光芒。我一边看着,一边心里暗暗渴慕:要是我坐在车上该多好?我还记得13岁那年,跟着父母一起去飞机场,我踮起脚,读着高高的布告牌上所有我向往的地方:圣胡安,辛辛那提,洛杉矶,伦敦。 但火车疾奔而去,飞机轰鸣地消逝在蓝天,里面却没有我,我只有在书中翱游世界。顺着《米德尔马奇》和《小公主》的书页,我去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携同《安娜·卡列尼娜》一起到沙皇倒台前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妇女卡玛·辛顿及其丈夫有一个自己的小电影公司,叫Long Bow,中文名字是长弓。卡玛的丈夫Richard Gor-don(理查德·戈登)是公司的老板兼摄影师。此外,还有几个实习的哈佛大学生。在哈佛东亚系文学研究专业毕业的上海姑娘小兰在此实习两年了,她帮助做翻译、剪辑和查找资料。她说:“我看了卡玛做的片子,觉得非常了不起。她在MIT(麻省理工学院)教一门叫‘在中国拍电影’的课。”正在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的小秦也说:“卡玛的影片是吸引我想来这儿的原因。做电影能做到这样,很了不起。”卡玛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她父母都是美国人,但…  相似文献   

12.
和其它国家一样,在美国,家庭生活是社会得以延续、个人得以安身的基础,但它却又有其某些自己的特色。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一般由父母和他们未婚的孩子组成。若不是为疾病或贫困所迫,孩子结婚后是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一般是密切的。遇到节假日,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包括祖父母、叔叔、嫂嫂等都聚到一块进餐。美国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在美国每年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迁居,这就破坏了原有的家庭纽带关系,也直接影响着美国人的婚姻。美国青年到一定年龄往往离开家乡,要么去上学,要么去当兵,或到大城市去找个谋生的职业,这就给他们的婚姻自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美国,父母不为  相似文献   

13.
一段经历     
赵宇 《大理文化》2004,(4):20-21
二十九岁那年,我离开双江,离开妻儿,离开熟识的人们,离开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一方热土,去一个半生不熟的地方--大理.原因很简单,父母的根在大理,退休回大理祖籍.叶落归根.我是长子,得紧跟父母,自然想办法调动.大理虽然是父母的故乡,于我却遥远而朦胧,毕竟在过去随父母回老家探亲,都是匆匆一瞥.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屠格涅夫,闪过脑际的就是《初恋》、《父与子》和《罗亭》。回想起来,当时虽然一看到这几本书上的那些生疏的地名和人名就感到困惑,但为了升学和自身的修养而不得不鞭策自己去硬啃它们。托尔斯泰也好,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也好,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他们大概都是帝俄时代的大文豪,与我理应不会有什么关系的。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住在巴黎,有一天,偶然结识了一位住在附近的中年妇女。她虽然是法国人,可是生得娇小玲珑,金发碧眼,艳丽照人。当时正是寒冬时节,我在巴黎既言语不通,又举目无亲,使我心情忧郁,只是塞纳河水一下子使我着了迷,我就在这时和她相识了。这位妇人亲切地接待我,请我喝咖啡,又请我吃饭。从此我经常到她家去作客,甚至呆在她家的时间比呆在自己公寓的时间还长。她的家很简单朴素,很难使人相信是法国上流社会的家庭,房内的墙上挂满了肖像画和照片,书  相似文献   

15.
我的心愿     
经过非凡的努力,我终于被选为普林斯顿市市长。刚上任不几天,我便于没事可干的无聊中想出一个极有趣的主意来。我需要给自己选一个副手,而他必须非常善良,而且必须很穷。我希望能有一个穷人跟我享福。过去,我曾是一个流浪汉,也曾向人讨过东西,但现在,我已经成为一个市长,一个显贵。这真使我高兴。我化了装,穿得破破烂烂,走上了大街。街上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小姐、太太们都穿得很阔绰,摇摇摆摆地走着,还有那些高贵的绅士们,他们挺着胸,昂着头。这使我感到讨厌,我对他们一点也不感兴趣。终于物色到一个人选,他是  相似文献   

16.
张献军 《世界文化》2006,(12):28-29
“我爱你,鲍勃。”“我也爱你,南希。”这是在凌晨两点钟的时候,隔着我和父母的卧室之间的薄墙,我听到了他们的交谈。他们表示爱意的保证既甜蜜又感人——当然也令人惊讶。我的父母在经历短暂恋爱之后,于1940年9月14日迈入婚姻的殿堂。母亲当时年近30岁,知道到了该建立家庭的时候。当那位英俊、受过良好教育的男子经过她的办公室时,她想这个人看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他则为她的外貌和蓝色的眼睛着迷。这段浪漫史并没有持续多久。战争几乎随即就爆发了。母亲酷爱旅行,父亲则讨厌这种做法。父亲热衷打高尔夫球,可母亲并不喜欢。父亲是共和党…  相似文献   

17.
孝道与现代青少年教育钱焕琦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在任何社会形态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互为依靠的关系,都是决定家庭稳定和延续的重要因素。在中国,相当一段时期内,家庭是一个经济实体,直接担负着物质与人口两种再生产的任务。由此,决定了人们对亲子关系的备加重...  相似文献   

18.
林肯自传     
我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肯塔基州的哈丁县。我父母是弗吉尼亚州人,双方都是普通老百姓——也许应该说门第低贱。在我十岁时,母亲就离开了人间。她出身于一个叫汉克斯的家族,她家有些人如今住在亚当斯县,有的在伊里诺伊州的梅肯县落户。我祖父亚伯拉罕·林肯大约在1781或1782年从弗吉尼亚州移居肯塔基州,一两年后在那儿死于印第安人之手,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森林中开辟农场时被杀害的。我父亲在祖父去世那年只有六岁,长大后可以  相似文献   

19.
水山 《大理文化》2011,(7):37-41
爹说,人活着其实比牛还不容易。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题记一我5岁那年,体弱多病的母亲在一场大病中离开了人世。也就是那一年,家乡平川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的牛也作价让各家各户认购。爹过去在大集体里一直是养牛、犁田耙地的好手,但因为母亲治病、丧葬开支欠下不少外债,实在拿不出一个钢来,只得眼巴巴地看着那些成天与他打交道的牛儿从他眼皮下被人牵走。  相似文献   

20.
我十三岁时是个很机灵的孩子——一个异常机灵的孩子,我那时这样想。正是那个时候,我第一次为报刊写了点拙劣的东西,然而使我十分意想不到的是这竟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反应很好。事情确实是这样,我也为此感到很自豪。我是一个印刷厂的学徒,并且是个进步的有抱负的学徒。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