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艳 《世界文化》2023,(2):23-27
<正>2009年,德国作家欧根·鲁格(Eugen Ruge,1954—)凭借小说处女作《光芒渐逝的年代》(In Zeiten des abnehmenden Lichts)荣膺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奖(该奖项授予尚未出版的新作),2011年小说出版后连续数周荣登德国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当年10月即获德语文坛的重要奖项——德国图书奖。德国图书奖评委对鲁格的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欧根·鲁格在一部家庭小说里反映了民主德国的社会历史变迁。他成功地在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精妙绝伦的结构中,  相似文献   

2.
中短篇小说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3-74
2011年上海本地作家(注:上海籍作家与在上海生活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总体态势是平稳中有突破。上海中短篇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创作态势,是因为上海有一批作家一直执著于中短篇小说创作。像滕肖澜、薛舒、朱晓琳、王小鹰等作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一直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创作力,如滕肖澜2011年创作了4篇中短篇小说,分别是中篇《拈花一剑》(《上海文学》第4期)、中篇《大城小恋》(《收获》第3期)、短篇《正在害喜》(《江南》第5期)、短篇《天堂再见》(《作品》第4期);  相似文献   

3.
李声权 《世界文化》2008,(10):12-13
基尔·布雷乔夫(1934—2003),本名伊戈尔·弗谢沃洛多维奇·莫热伊科。俄罗斯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电影剧作家、历史学家。生前曾任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科幻作家联合会主席、俄罗斯国家奖励委员会成员、地理协会会员、电影工作者协会会员,先后当过《小技术员》、《化学与生活》和《如果》杂志编辑,以及高尔基电影制片厂的编辑。1982年获苏联国家奖,1997年、2002年获俄罗斯阿埃莉塔科幻奖。2004年被迫授第六届国际科幻文学奖(斯特鲁加茨基兄弟奖)。  相似文献   

4.
付文中 《世界文化》2022,(10):16-20
<正>美国杰出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科普作家、思想家及环保人士E.O.威尔逊(Edward Osborne Wilson,1929—2021)于2021年12月26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伯灵顿市逝世,享年92岁。威尔逊一生创作数量惊人,出版了30多部作品,如《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1967)《、社会生物学》(1975)《、论人的本性》(1978)《、亲生命性》(1984)、《生命多样性》(1992)、《生命的未来》(2002)、《半个地球》(2016)等;荣获了诸多奖励和荣誉,如196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7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1979年获普利策奖,1990年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  相似文献   

5.
张丽红 《世界文化》2014,(10):13-16
一些学者认为,在描写中国题材而产生巨大影响的西方作家中,第一是马可.波罗,第二便是赛珍珠。 赛珍珠(1892—1973),本名Pearl Sydenstricker Buck,美国作家。1932年以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6.
京特·格拉斯是20世纪德国最杰出的作家,因为对政治兴趣浓厚,也是遭到最多批评的作家。他的小说《铁皮鼓》被评论界认为是战后欧洲最佳小说,从而被授予1999年度诺贝尔学奖。  相似文献   

7.
赵强 《世界文化》2001,(4):20-21
英国著名导演大卫·利恩(DavidLean,1908—)擅长改编名著,如狄更斯的《孤星血泪》(GreatExpectations,1946),曾获最佳黑白摄影和最佳黑白艺术指导两项奥斯卡金像奖。他导演的《雾都孤儿》(OliverTwist,1948)也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电影奖。大卫·利恩影响最大的改编作品是改编自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的诺贝尔文学奖同名小说《日瓦戈医生》(DoctorZhivago,1965),这部史诗般的巨片描写了博学多才的医生日瓦戈和热情奔放的护士拉娜之间的爱情故事,曲折的剧情,壮丽的北国风光…  相似文献   

8.
欢涧 《世界文化》2023,(2):17-22
<正>2023年,对于伏契克(1903—1943)的读者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2月23日,是伏契克诞辰120周年纪念日;9月8日,是伏契克被德国纳粹杀害80周年纪念日。尤利乌斯·伏契克,捷克作家、文艺评论家、新闻记者,其代表作《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自1945年在捷克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9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成为捷克文学史上译成外文最多的作品(外文版本多达200多种)。《报告》的第一个中文译本于1948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此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20多个版本的《报告》中文译本,  相似文献   

9.
西班牙当代小说家曼努埃尔·比森特所著小说《海之声》已面世。凭此作品 ,这位作家(1936年3月10日生于西班牙的巴巴伦西亚)荣获阿尔法瓜拉小说奖 ,获得17 5万美元的奖金。这位作家声言 ,他去那里不是看重该奖金 ,而是为了探讨在整个拉美地区出版其小说的可能性 ,那里将有4亿潜在的读者。之后 ,他接受了记者采访。问 :您是否可以靠这部小说安度后半生 ?答 :并非如此。假如我一年写一部小说 ,也许能勉强维持生活。问 :《海之声》这部小说让您得到了17 5万美元的奖金。请问 :这部作品是否耗费您许多精力?答 :我是一个对工作十…  相似文献   

10.
德国图书文化奖是西德著名的文化奖,每年颁奖一次,奖励那些为和平而勇于奋斗、坚强不屈的文化名人。第一位获奖者是作家马克斯·陶。他曾和许多作家一起,受纳粹的迫害而流亡国外,和其他人不同的,马克思·陶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他坚定不移地用挪威语继续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而著述。他的大量著作充满了对人道主义的信仰。1950年马克斯·陶荣获德国书籍业和平奖。1986年度的获奖者,同样是一位勇敢的强者——波兰史学家兼新闻工作者弗拉迪斯拉夫·巴尔托谢夫斯基,他是波兰克拉科夫天主教报刊《普世周刊》的编辑。他的著作《华沙犹太人居住区纪实》是一部畅  相似文献   

11.
<正>"大书奖"是俄罗斯最大型的文学奖项之一,其高额奖金在全球文学奖项中仅次于诺贝尔奖。"大书奖"是2005年由文化部、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俄通社、塔斯社等部门联合设立的国家文学奖,旨在鼓励作家为俄罗斯艺术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并提高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2015年的"大书奖"授予了俄罗斯当代女作家古泽莉·雅辛娜,颁奖典礼在莫斯科国立图书馆的帕什科夫之家举行。雅辛娜的处女作长篇小说《祖列依哈睁开双眼》(2015)一经面世便进入了"大书奖"的最终评选名单,更因其集中营文学的主题和对  相似文献   

12.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1924-)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以中篇小说越里的黎明静悄悄……》饮誉文坛,随后又发表了长篇小说《未列入名册》和中篇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等战争题材的小说,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为期一年的中国文化年在澳大利亚悉尼隆重开幕。由中国美术馆和澳大利亚吉朗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心灵的景象——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展》作为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重要的视觉艺术展览,于7月15日在吉朗美术馆盛大开幕,该展亦系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澳大利亚的首次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14.
《日用家当》是美国20世纪中叶黑人女作家艾丽期·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品之一。作家曾因长篇小说《紫色》荣获美国图书界三项大奖——普利策文学图书奖、国家优秀图书奖、全国图书评论奖。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堪萨斯城举行,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斩获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殊荣。这是继2015年刘慈欣《三体》获奖之后,中国作家再次摘得科幻界最高奖项。折叠:跨越国界的痛文任冬梅《北京折叠》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科幻小说。作品的时间设置在近未来的某个时段,北京城进行了大面积工程改造,六环以内被人为打造成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物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杂技团成立于1957年,共有演职员100人,平均年龄26岁。在建团37年中,涌现出一批驰名杂技界的优秀演员,创作演出了一台台具有一流水平的杂技节目。其中,《皮条》节目于1988年获首届全国杂技新苗杯比赛金奖,1990年获首届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奖;(顶碗》节目于1988年获首届全国杂技新苗杯比赛金奖,1989年获在法国巴黎第十一届国际明日杂技节的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1990年获首届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学艺术奖;(转碟)节目于1991年获第三届全国杂技比赛银狮奖,1993年获第四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1994年获第…  相似文献   

17.
孙国男 《世界文化》2022,(11):27-30
<正>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 1948—)是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1972年他以短篇小说《家庭制造》(Homemade)步入文坛,从此笔耕不辍,至今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以及5部影视、音乐剧本。1998年麦克尤恩获得布克奖,从此奠定了他世界知名作家的地位,而为他摘得布克奖的作品正是他的著名长篇小说《阿姆斯特丹》。小说《阿姆斯特丹》的故事发生在千禧年之前,作曲家克利夫与报社主编弗农这对昔日好友,  相似文献   

18.
李见心的诗     
李见心 《大理文化》2012,(10):53-55
李见心,1968年11月生于抚顺,现居锦州。中国作协会员。1987年起先后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人民文学》等刊发表诗作。作品曾被收入2003——2011年度《中国最佳诗歌》等多种选本。诗作曾多次获得全国诗歌大赛大奖及全国十佳诗人奖等。著有诗集《初吻献给谁》《比火焰更高》《李见心诗歌》《重新羞涩》《五瓣丁香》,长篇小说《心灵捕手》《有字天书》。现供职于锦州市文联。  相似文献   

19.
周凌枫 《世界文化》2012,(10):39-40
《端方淑女》(Memoirs of a Dutiful Daughter)(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国内另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译名为《闺中淑女》)是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 Beauvoir,19D8—1986)自传回忆录的第一部,创作于1958年,叙述内容始于1908年作者出生,终于1929年波伏娃大学毕业后与萨特结识,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迈向独立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常耀信 《世界文化》2014,(10):27-29
冯纳古特(Kurt Vonnegut,Jr.,1922—2007),美国当代小说家。由于他的作品中多有科幻成分,世人多把他视为科幻作家,他对此很不以为然。后来他的传世作品《第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Five)问世,评论界便开始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