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记者(下称记):您从《法兰克福书展》归来,此次书展主宾国是中国,您对其开幕式有何印象?莫妮卡·格鲁特斯(下称莫):《法兰克福书展》的气氛和效果比我的预期要好。首先,参展内容十分丰富;其次,书商们似乎并未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第三,那就是中国。此次《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是中国,几乎所有展台、所有展商,都有与中国相关的出版物,这一点的确超出了我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法兰克福书展被誉为世界出版业的奥运会,亦称国际出版业的奥斯卡,其对全球图书出版文化事业的影响可见一斑。首届现代意义的法兰克福书展系1949年举办,这个与新中国同龄的最大规模的国际书展,既是重要的图书版权贸易平台,也是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据统计。每年书展达成的版权交易份额约占世界全年总量的75%。  相似文献   

3.
<正>提起法兰克福,可能不少国人会有误解,认为它是法国的城市,甚至就是法国的别名。但其实,法兰克福是德国的第五大城市,虽然名气不如柏林、汉堡、慕尼黑大,人口也不多,只有区区七十多万,跟伦敦、巴黎、纽约难以相提并论,但它却是德国的金融心脏、交通枢纽与文化之都。在德国,“法兰克福”是常见地名,大大小小有好几个。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两个,一个在德国和波兰的交界处,属于勃兰登堡州,位于奥德河畔,另一个是德国黑森州(Hessian,该州首府为威斯巴登)的最大城市,处于美茵河畔。  相似文献   

4.
<正>每年三月的最后几天,从法兰克福,从伊斯坦布尔,从罗马,从米兰……每一趟转往意大利小城博洛尼亚的航班上,一定都有几位和童书出版相关的旅行者。他们也许是出版人、版权经理、编辑;也许是作家、插画家、译者;也许是电子出版商、印刷商、童书评奖机构……所有你能想到的,甚至未曾留意过的和童书出版相关的从业者,都被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巨大的磁力吸引而来。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图书涌出国门,向国际市场进军。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3年,中国出版的外文图书,出口达16000多种,4960万册;中文图书的出口品种达56万种,2300万册。近年来,在一些重要的国际书展上,如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莫斯科、日本、美国、吉隆坡、日内瓦、香  相似文献   

6.
李欧 《世界文化》2008,(11):12-13
提起法兰克福,在当代思想文化界,在学术界,人们首先会想到“法兰克福学派”。它的名气,盖过了它挂靠的团体——法兰克福大学;毕竟法兰克福大学只不过是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一所,而“法兰克福学派”则是独一无二。它为人类所增添的精神财富也是独特的,是没有其他学派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7.
应德国考古学家吴海博先生和王睦女士之邀,我和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塔拉副教授,于1996年3月访问了德国。回国之后,友人相问:“你在德国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深有感触地回答:“是德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向往。”仅从我们往返于北京和法兰克福的巨型飞机上看,每次都有500多位乘客,其中多半是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德国人,他们多是旅游者、留学生,以及商企界人士。仅此,即可略知中德交往之密切。在德国,我们与许多文物考古、博物馆界人士进行了交流,发现有不少德国学者能讲汉语,并且给自己起了一个有意思的中文名字。每当谈起中国…  相似文献   

8.
刘桂生 《中国文化》2014,(2):215-220
近年来,国际《孙子兵法》研究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孙子是当代国际上军事“威慑理论”的“鼻祖”。2006年11月9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一篇题为《失败者放弃时才有胜利者》的文章,作者安德列亚斯·赫贝格·罗特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细节     
冯雁军 《世界文化》2006,(10):33-33
在德国旅游,除了欣赏优美的风光,洁净的环境、古老的文化外,那些无处不在的点点滴滴的细节,处处留有人性的关爱和德意志民族特有的精神,令人回味无穷。法兰克福街头,放着一只旧啤酒桶,远远看去,以为它是精美店招的一部分,走近细看才发现,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垃圾桶,那种美观与洁净,谁也没有报之不屑,相反却不忍心弄脏它,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垃圾放进去。街头巷尾的公厕虽然不多,但在餐馆、酒楼、快餐部、咖啡厅里都有厕所,机场、车站、医院、大商店、加油站也少不了。厕所的房间均有内外之分,内室设有一排单间的坐式马桶;外室是一排有凉、热水的…  相似文献   

10.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1934年,他为逃离纳粹迫害而离开德国,移居美国。他一生著述很多,其代表作品有《逃避自由》、《爱的艺术》、《自为的人》、《超越幻想的锁链》、《健全的社会》、《人类的破坏性剖析》等。很多学者将弗洛姆归入法  相似文献   

11.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40-140
经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从2011年起,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由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承办,并纳入部市合作项目。这标志着上海书展经过7年精心打造升格为全国性书展。8月17~23日,为期7天的2011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2.
马剑 《世界文化》2012,(9):46-48
进入2012年,由于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总部设在法兰克福的德国最大券商——格哈林证券公司经营一度陷入困境,风雨飘摇。然而不久前,在瑞士苏黎世审结的该公司高管马库斯·格奥尔格的一桩家庭凶杀案,又如另一场强震,在人们原本不安的心中再度投下恐怖的阴影情爱偏差,夫妇俩相继出轨今年43岁的莱奥妮·阿登纳,1969年5月出生在德国萨克森州的德雷斯顿市,是位机械工程师的女儿。1991年9月,青春貌美的莱奥妮认识了刚从柏林洪堡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迈步“走出去” 在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总结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透露,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期间,中国展团输出版权1895项,引进版权1411项,大大超过预期目标,标志中国出版业在“走出去”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视野     
《中外文化交流》2012,(5):88-96
4月16日.中国以主宾国身份亮相伦敦书展。181家出版单位赴英参展,展示1万余种出版物,并在书展期间组织37场出版专业交流活动。中国出版集团首次设立独立展台参加伦敦书展,遴选图书470种、1015册,涵盖四大类对外推介和版权输出的重点品种:  相似文献   

15.
谈起德国的酒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德国的啤酒,慕尼黑的啤酒节。其实在德国的酒文化中,葡萄酒文化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在酒类消费中葡萄酒占第二位,仅次于啤酒;而在正规的宴席消费中,葡萄酒则占首位。在我出席过的德国总统或总理举办的国宴上,通常只用高级葡萄酒,而未见其他酒类。我驻德使馆宴会的餐桌上,除上中国特产茅台、五粮液外,也只用葡萄酒。平时我到朋友家做客,德国朋友也以葡萄酒相待,由此可见葡萄酒在德国社交中的地位。在德国的超级市场和食品商店中,货架上的  相似文献   

16.
柏林的倍倍尔广场原名叫剧院广场,位于德国著名的洪堡大学前面。这所大学的前身是柏林大学,具有200多年的办学历史,大学的各个院系都与柏林城市融为一体。它培养了2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德国人引以为豪的大学。在广场中央,有一座犹太雕塑家米夏.乌尔曼设计的"图书馆纪念碑"。它建在广场的地下,全白色的地下室面积近50平方米,深达5.3米。虽然里面摆放着水泥书架,但一本书也没有,  相似文献   

17.
贵妇人用品     
在德国的莱茵河畔,有一个名为威斯巴登的古老的温泉城。该城位于广袤的陶努斯山林地带的南端,与众所周知的活版印刷术的发明家古滕贝格的诞生地——古城美因兹隔河相望,离法兰克福也很近。这是一个风景优美、交通十分方便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是国内外绅士淑女们的云集之地。它是一个具有国际色彩的旅游、疗养胜地。街道两旁巴罗克式建筑和文艺复兴风格的典雅的饭店、西餐厅、商店鳞次栉比,还有许多历史悠久、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如豪华的宫殿,雄伟的市政府办公楼。在一个大公园里有一个赌场,相传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此沉施于赌博。在这个小城市中,我看到一样十分珍奇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在英国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举行的一场音乐会全场爆满,这次音乐会上演奏的是舒曼和莫扎特的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弦乐三重奏作品,赢得观众们狂热的喜爱。坦加·特茨拉夫女士演奏使用的是一把音色柔和的1776年制作的瓜达尼尼大提琴。她的哥哥克里斯琴·特茨拉夫演奏的小提琴则赋予音色更多的魅力。然而,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想到他这把小提琴的来源——它出自德国当代制琴师彼特·格雷纳之手。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2月,一座白色荷花形建筑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南部落成。从此,成千上万不同肤色的人们涌向这里拜谒。这座建筑就是大同教在世界上的第8座灵曦堂。前7座分别在以色列的海法城、巴拿马的巴拿马城、乌干达的坎帕拉、美国的威尔梅特、澳大利亚的悉尼、西萨摩亚的阿皮亚和德国的法兰克福。 大同教,宗教词典里名曰“巴哈教”,是目前最年轻的世界性宗教,19世纪中期创建于伊朗,创始人为巴布。后来,伊朗的贵族巴哈乌拉继承了巴布的圣道,并托“天启”之名,口授了130多卷经典。这些经典与后来由他的长子阿卜杜巴哈所口授的经典都被视为大同教  相似文献   

20.
德国大文豪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想每个人都不会对这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说法加以指责,但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形容而不是定义。当我们讨论建筑时,我们需讨论它的很多方面。比如说它具有或简单或复杂的使用功能;它反映着某一个地方或者时代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