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法国的面包     
人们对法国大餐印象深刻不仅限于法国菜,还有法国面包。法国人对面包如同中国人对米饭一样,食者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但有一点不同的是,中国人不是一天吃三餐米饭,只午餐和晚餐吃,西方的面包可是从早吃到晚,顿顿都有。中餐讲究什么菜配什么饭西餐则什么菜都能配面包。面包涂黄油加咖啡是典型的法式早餐,午餐和晚餐不用说了,连喝汤吃面都有面包配餐。我们在中国餐厅吃饭,米饭是单叫的要付费,不叫没有。西餐中面包不用叫,待者自动端上面包,而且不要钱,多吃也设关系。 连没到过法国的人都知道,棍子面包起源于花都巴黎。…  相似文献   

2.
古人曾沐浴而朝,斋戒沐浴以祀上帝,这是一种隆重的礼仪;在古希腊人的生活中,人们交替感受运动的紧张和洗澡的松弛,并从中发现了人体无以伦比的美妙。在古罗马的豪华浴场,洗澡是古罗马人欢宴人生的一种方式。人们以沐浴为礼仪,以沐浴为生活,甚至还曾以沐浴为禁忌。当过去的历史随岁月远去,我们在遗存的图像中盘桓,那曾经的洗澡已演绎成为一个悠长的故事,关于生活,也关于艺术。  相似文献   

3.
古往今来的专业厨师们总是刻意追求食品的外观,他们往往更注重于以中看的形式、精巧的制作以及艳美的装饰来吸引客人,而对自己所烹调的菜肴的味道却常常不甚重视。已经步入文明时代的古罗马人的宴会,完全是一种财富、时尚和礼仪的展示。他们的餐室三面围以墙,中央是一张矮桌,矮桌的三侧各摆一张躺椅,九名用餐者斜倚在三张躺椅上,每张躺椅坐三个人。另有一面墙是通道,因此餐室的形状和阳台相似。花环被认为是可以防止醉酒的东西,因此客人的脖颈上都套着花环,桌子和躺椅上也铺满花环,到处都洒着香水。古罗马人的用餐习惯  相似文献   

4.
郝彤 《世界文化》2007,(12):46-47
公元前202年,在今天非洲北部突尼斯与阿尔及利亚交界处附近一个名叫纳拉加拉的平原上,战争的阴霾笼罩着天空,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虽然当代史学家一直无从确定这一战场的确切位置,但我们今天沿袭了古罗马人的说法,称之为扎玛战役。这是一场决定性的生死之战,交战的双方是当时西地中海两个最强大的国家——罗马和迦太基,而双方军队的主将则是罗马战争史上两位声名显赫的人物——汉尼拔和西庇阿。  相似文献   

5.
正古罗马人喜爱的娱乐用马拉战车的赛车是古罗马人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罗马建城时期,据说在罗马城刚建成不久就举行过长达一天的马车比赛。到公元3世纪,仅在首都罗马城一地就有8座赛车场。其中由皇帝屋大维建的马克西姆赛车场最大,它的车道长约600米,宽80米,赛车场中间有堵340米的分隔墙,组成一个两边椭圆的长方  相似文献   

6.
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欧洲大陆的这三大半岛由东向西依次排列。巴尔千半岛上的古希腊人和亚平宁半岛上的古罗马人,在古典时代曾经创造出艳丽无比的文明之花。而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在近代开辟大航海时代,  相似文献   

7.
张献军  孙霞 《世界文化》2007,(11):42-43,50
古罗马人自称是战神马尔斯的后代,是一个以英勇善战而闻名的好战民族。他们对获得重大胜利、开疆拓土的将领尊崇备至,为其举行祭献仪式感谢神明,组织规模宏大的游行,展示各种战利品。这就是罗马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凯旋式。  相似文献   

8.
不同凡响的英式早餐刘国强编译当新的一天开始时,你吃些什么?法国人的早餐吃羊角面包,美国人早上吃沾有槭糖汁的煎饼和蛋奶烘饼,日本人传统的早餐则是米饭、鱼和泡菜。而英国人则很为自己的传统早餐感到自豪。在很多来英国的外国人看来,每天早餐吃火腿、鸡蛋,是在领...  相似文献   

9.
王烁 《世界文化》2014,(10):54-55
吃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像天气一样,谈到食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中国是这样,世界亦是如此。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对于食物我们有着最原始的喜爱,尤其对于身处国外的异乡人来说,自身的勤劳智慧慢慢地渗入到我们所做的食物之中。在各国留学生宿舍中你常常能够看到,采购了大包小包食材的中国青年,兴致勃勃地拿起锅碗瓢盆,制作并品尝着自己心仪已久的美食。  相似文献   

10.
圣乔治是一位尽人皆知的圣者,死于公元303年。英王爱德华三世时被尊为英格兰的守护神。有关他的故事,我们可以在一些雕塑和绘画作品中见到。传说他是古罗马军队中的一名长官,在古罗马  相似文献   

11.
荣世敏 《世界文化》2009,(12):33-34
记得刚刚到英国也就半年的时间,我的胃口中还保持着对祖国美食的记忆,天天自己做中餐,和女儿一同享受“中国式的小家”的感觉。一天,我从超市买回了两条鱼,回到租住的“家”之后,一通忙活,女儿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煎鱼,炖鱼,煮饭。诱人的饭香在我们几家房客共用的饭厅里飘浮,  相似文献   

12.
文米利亚──罗马涅是意大利中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它包括博洛尼亚、非拉拉、福利、摩德纳、帕尔马、帕辰察、拉分那、雷佐那雷米拉等省。古罗马人在这里修筑了艾米利亚大道。尤里乌斯·凯撒、狄奥德里克、巴尔巴罗萨卡尔五世、拿破伦都成长在这个地区。该地区除了特有的文化艺术外,居民的烹任技术也别具特色,风味食品,令人垂涎欲滴。首府博洛尼亚是艾米利亚——罗马涅的核心,堪称意大利的美食中心。作家贾科莫·卡萨诺瓦曾在1756年写道:人们虽然可在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中找到各种美食,但唯有在博洛尼亚才能真正得到这些享受:这里物美…  相似文献   

13.
袁波 《世界文化》2010,(3):42-43
古罗马经过三个多世纪的武力扩张,终于在公元前2世纪中期以一个小国寡民的城邦统一了整个地中海区域。罗马对希腊及东方各地区的征服,使得各种文明成果涌入罗马,大大地促进了罗马文明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早期罗马人那种淳朴务实的作风逐渐为奢靡之风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14.
衣扣史话     
最早的衣扣是由原始人发明的。他们用木棍或兽骨的碎片穿透兽皮,把皮子联结起来。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使用带有穿孔的石块或木片,并在其上也采用了饰针,实际就是金属钩扣.金属钩扣重叠起来就成为装饰品,男人在一边肩上,妇女在双肩上系扣。在饰针中,别针是最古老的。是由罗马人发明的。众所周知,钮扣是在12世纪问世的,由金属制成。而由皮子及兽骨制成的钮扣开始只是贵族才有资格使用。有趣的是,钮扣是最先被男人们使用的,他们的衣服和妇女的服饰一样鲜艳夺目、雍容富丽。  相似文献   

15.
拜占庭帝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受罗马统治的西部,到五世纪落入蛮族之手;东罗马帝国,后称拜占庭帝国,延续了整个中世纪。罗马帝国的分裂,始于首先信奉基督教的皇帝君士坦丁决定将首都从罗马迁至古希腊殖民城市拜占庭之际。该城由此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君士坦丁堡。位于达达尼尔海峡最狭窄一带的诸要塞非常坚固,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尽管拜占庭人变得越来越游手好闲和放荡不羁,但是拜占庭有其坚固的城市,使之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长期得以幸存。在拜占庭帝国,虽然希腊语很快取代了拉丁语而成为通用语言,同时在生活和艺术格调上也更加东方化,但拜占庭帝国却继承了许多古罗马传统。  相似文献   

16.
在罗马市中心的东南,有一座号称世界第八奇观的古罗马角斗场。尽管从小到大我们多次看到过它的照片,但当我们穿街过巷走近它的时候,还是禁不住为这座历经2000年风雨依然昂首挺立的世界最古老的竞技场拍手叫绝。记得歌德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古罗马斗兽场这个庞然大物,虽然仅剩大半个骨架,但它磅礴的气势,刚健、雄浑的造型,宛若一部残缺的生命与历史的悲壮乐章。它的外观呈椭圆形,圆润而古雅,外墙的最高处有十几层楼(48.5米)那么高,4层结构,外部全用大理石包裹。  相似文献   

17.
这又是一个晚上,一个美国家庭里。时针正好指向五点半,门开了。“喂,亲爱的,我回来了!”走进家的亲爱的老父亲,他上了一天的班,感觉十分疲倦。爸爸回到了家,妈妈戴着围裙向他问好。他们有三个孩子,幸福而快乐。妈妈已经做好了饭,是一锅炖肉,那香喷喷的味道扑面而来。一家人悠闲地吃完晚餐后,妈妈就去刷锅洗碗了。毕竟,那是她工作的一部分。然后,全家就来到了客厅。一家人在这里或是玩拼字游戏,或是看电视。然后,大家就去睡觉了。第二天早晨,爸爸和孩子们被妈妈做饭的声音吵醒了。妈妈正在准备早餐,什么烙饼啦,香肠啦,那香喷喷的味道使你不得…  相似文献   

18.
仇红 《世界文化》2012,(9):52-54
2012年,中国文化年"丝路之源,魅力中国"在土耳其拉开帷幕,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将首次登上安塔利亚国际阿斯潘多斯歌剧芭蕾艺术节的舞台,在充满历史感的古罗马剧场演绎中国的歌剧经典。在古希腊、古罗马留下的众多圆形剧场遗迹中,阿斯潘多斯剧场(Aspendos)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虽历经两千年的历史沧桑,不仅仍巍然屹立,而且每年还组织承办各种音乐会、芭蕾舞、歌剧表演。古希腊、古罗马剧场的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9.
约克城门上的不祥饰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驾驶了一天汽车,来到约克城;从那里又到位于埃斯克河口的惠特比。约克是英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仍留有古罗马统治时代为抵御敌箭的城墙残垣。当亨利·潘西爵士,即莎士比亚《亨利四世》一剧中的霍茨波,于1403年在施鲁斯伯里被斩首后,他的首级被送往约克城,挂在米克尔门的护栏上示众。爱德华的父亲约克公爵,于1460年在威克菲尔德阵亡后,在他的首级上冠以一个仿造的王冠,被带到约克城,也挂在这个城门上的一根杆子上,面向城内。在《亨利四世》中,马格丽特王后喊道:  相似文献   

20.
正寿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一个小饭团顶着一层配料,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专业厨师的精细技巧。最著名的寿司种类是握寿司,白饭被捏成小团,然后将海鲜铺在上面,每个握寿司的尺寸都小巧得让人能够一口吃下,浸过醋的米饭和新鲜的鱼肉在味蕾上结合,碰撞出美妙的味道。五颜六色的寿司不仅外形漂亮,味道也极鲜美,是美食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寿司起源于2000多年前,在稻谷种植从东南亚经中国传入日本的同时,也催生出了寿司。那时,人们将盐腌制过的生鱼包裹在米饭中发酵,乳酸发酵能防止鱼腐败,并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