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华兹华斯的诗歌,从乔叟的故事到简·奥斯汀的小说,每翻开英伦作家的作品,都能深刻地体味到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近些年来,随着《傲慢与偏见》和《唐顿庄园》的热播,越来越多的英伦乡村的生活场景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引起了国人极大的兴趣。那么,乡村在英国人的生命中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英国文学作品对乡村有着怎样的描写?英国人有着怎样的乡村情结?让我们一道去追寻那栖居乡村的英伦之魂!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汀(1775-1817)是世界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英国女作家,一生未婚。她的六部小说:《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庄园》,《劝导》,至今拥有众多的读者。这些作品大都描写作者熟悉的乡下绅士淑女的婚恋故事。她极擅长捕捉身边人物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展现微妙的人物性格。可是人们发现,几乎她所有的作品都是25岁之前写成的。25岁以后,仅仅对以往的作品做了一些补充,修改,基本上没有新作问世。为什么这样呢?对这个谜历来众说纷纭。1993年,英国突然传出简·奥斯汀…  相似文献   

3.
<正>《无法阻挡的High Kick》(中文译作《搞笑一家人》)是韩国MBC电视台于2006—2007年制作播出的167集情景喜剧,该作品不但于当时迎来一阵收视热潮,而且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仍被许多观众反复咀嚼品味。此剧以首尔黑石洞李顺才一家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每集采用双线并进的形式,对亲情、爱情、友情等进行了清新感人的描写,引发了观众对生活别开生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曾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有人形容她是一部“激情燃烧岁月中的一团红色火焰,是照亮了老年观众的一生,点燃了中年观众的童年,染红了年轻观众的视野”的“红色经典”……;而由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现代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讲述的是上世纪20年代一所封建大宅院中的男主人及其3个妻妾以及妻妾与其情人之间的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正是这红色的背景,红色的基调,红色的内容,红色的故事……还有一台《芭蕾精品晚会》,色彩斑斓地共同构成了中国芭蕾2003年金秋欧洲巡演的强大阵容。10月6日至11月30日,参与“…  相似文献   

5.
2010年,韩国SBS电视台拍摄的重头大戏《新妓生传》一经播出,便获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并引发韩国观众的热烈讨论。《新妓生传》讲述的是现代韩国年轻知性艺女的生活状态及其爱恨悲欢的故事,此剧于中国网络播出后,同样受到国内韩剧迷的关注和热捧;不仅因其曲折的剧情、精彩的音乐、华美的造型,更为关键的是这部电视剧为观众展示一个之前人们相对陌生的韩国女性职业——妓生。  相似文献   

6.
7月5日晚,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一群平均年龄20岁的应届毕业生首演了维克多&;#183;雨果的自由戏剧《千元赏金》。故事围绕格拉比欧为帮助热杜瓦一家,展开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舞台上精彩的道白、幽默细腻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7.
7月5日晚,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一群平均年龄20岁的应届毕业生首演了维克多·雨果的自由戏剧《千元赏金》。故事围绕格拉比欧为帮助热杜瓦一家,展开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舞台上精彩的道白、幽默细腻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一群应届大学生把雨果的戏剧演得那样纯朴,那样真实,那样有滋有味,那样生动活泼……,竟将观众感动得落泪,就连孩子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不过瘾,这不能不说演出相当地成功。 看完这出由大学生饰演的《千元赏金》后,我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乐队“绿洲”的兴衰迟春编译1994年以首部唱片集《希望之声》而走红的英国乐队“绿洲”于1996年再次轰动歌坛,创下了观众人数和唱片发行量双项最高纪录。这支乐队在克内沃斯演出的第一天,就博得了25万歌迷的喝彩和掌声。当时全城万人空巷,观众不顾8...  相似文献   

9.
鲍姝伶 《世界文化》2013,(10):25-27
近来从新闻中我们得知一则消息,英国新版10英镑的钞票将使用19世纪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头像,可见她在本土颇具盛名。简·奥斯汀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六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分别是《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与《劝导》。她的第七部小说《沙地屯》只创作了两个月便因作者的疾病而中断。但这六部小说足以奠定简·奥斯汀在文学长河中的地位,它们经过岁月的流逝却依然焕发魅力,被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0.
正《住货车的女士》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艾伦·本奈特的经典之作,20年间曾无数次被搬上英国戏剧舞台。为了永存这一经典剧目,让世界观众一睹英式喜剧的魅力,导演尼古拉斯·希特纳携舞台剧《货车女士》原班人马重新打造了电影版《住货车的女士》。当年在《历史系男生》(2006)中参与演出的青涩少年们更是一呼即应,悉数前来,扮演了医生、小贩、社区居民等角色;加上英国瑰宝级演员玛吉·史密斯女爵的参演,使得该片大热,自2015年上映以来斩获  相似文献   

11.
张颖 《世界文化》2002,(2):31-32
曾几何时,在英国男性观众面前,法国女演员们很容易维持一种神秘的异域风情。操着法语的她们倾向于拍摄艺术影片,譬如“左岸派”电影。然而自从90年代初法国电影业开始走下坡路以来,你会有更多的机会在好莱坞大片中发现诸如苏非·玛索和艾玛努埃尔·贝阿尔之类的法国女影星的倩影。朱丽叶特·比诺什当然也没有固守法国影坛。早在1991年她便离开家乡巴黎,前往英国拍摄《呼啸山庄》和《毁灭》,为此在英格兰呆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那时,英国观众可没有张开双臂欢迎她。《呼啸山庄》里浓重的法国腔英语曾遭到猛烈抨击,而其在《毁灭》…  相似文献   

12.
正熟悉梅尔·吉普森的观众自然不会忘记《勇敢的心》《耶稣受难记》和《启示录》这些电影,硬汉形象、暴力美学和文化历史记忆是他电影的标配。在经历后两部电影给他的诸多非议后,这次的新作《血战钢锯岭》显然带有重振威风的意味,毋庸置疑,这次的挑战增大了,在表现人物方面几乎完成了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而说服观众的难度自然陡增。“二战”期间,一个叫戴斯蒙德·道斯的美国医疗兵,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66-167
10月10日,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在《东方夜新闻》推出1小时特别报道《百年辛亥》。除了对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纪念活动进行报道外,还穿越历史风云,引领观众一起回溯那段峥嵘岁月中惊心动魄的事件、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感人至深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方兴未艾的科幻影片曾耀农1902年,电影诞生之初,法国著名导演梅里爱就根据科幻小说家威尔斯的小说《最初的月球》,改编拍摄了《月球旅行记》这部科幻影片。早期科幻影片十分幼稚,制作粗劣简陋,用奇形怪状的布景和人物来吸引观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美国科幻片...  相似文献   

15.
4月23日,是英国伟大画家约瑟·马洛德·威廉·透纳234岁生日,而《透纳绘画珍品展》在中国美术馆的举办,借用英国文化协会总裁戴维信先生的话说,“当是献给透纳最好的生日礼物”。来自泰特英国美术馆珍藏的112幅油画和水彩作品,将透纳不同时期和特色的绘画完整地呈现给中国观众。该展由英国文化协会、泰特英国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合作,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16.
1933年,伊凡·亚历克赛耶维奇·布宁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家,他擅长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写得也很出色。他的作品以描写帝俄时代贵族庄园的衰败,农村艰困的生活而广为人知。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冬苹果》、《兄弟》、《旧金山来的绅士》,中篇小说《乡村》、《苏霍多尔》等。1870年10月,布宁诞生于俄罗斯南部沃罗涅什的贵族家庭。作为一位知名作家,特别是193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仅在他侨居的西方,而且在前苏联他都是名闻遐迩的顶级人物,但是他鲜为人知的私生活,却坎坷、浪漫而颇有传奇色彩。布宁15岁时狂热地爱上了…  相似文献   

17.
正乔治·奥威尔(1903—1950)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其创作的《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两部小说可谓是20世纪最有名的政治寓言小说。正是凭着这两部作品,奥威尔的名字享誉世界。但从纯粹的文学意义上来评论,奥威尔还是无法与同时期的乔伊斯、劳伦斯、伍尔芙、毛姆等人相提并论。他的影响力更偏向于社会性和政治性。奥威尔以其作品的独特专长跻身于一流作家的行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诞生在距莫斯科195公里的图拉州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镇。这里有占地338公顷的托尔斯泰庄园,他在庄园居住约60年,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优秀作品。由于这些宏伟巨作,使托翁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文豪地位。然而,他在教育上的贡献,可以说并不亚于文学。19世纪50年代,作家致力于普及教育,他在庄园里创办了贫民学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学校。托尔斯泰在给姨母的信中曾这样写道:“现在我有一桩不能放弃的诗一般的美…  相似文献   

19.
<正>杜拉斯本人在谈到影片《印度之歌》(1975)时如此评价:"一切都建立在演员与人物的分裂以及声音和画面的距离上,造成了一种存在的微颤,一种妙不可言的不适,一种爱情燃烧的忧思。"两个小时的电影里,渲染了一种炎热、压抑、倦怠、迟滞的环境,塑造了在其中的疯狂、麻木、绝望的人,使得观众沉浸其中,仿佛是故事的参与者或近距离的旁观者。为了营造出这样的气氛,《印度之歌》采用了大量音画技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音画分离,即电影中的人物并不开口说话,但又不是"默片",于是影片的音画功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画面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窥视故  相似文献   

20.
英国乡村舞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奥斯丁的经典名著《傲慢与偏见》一再被搬上荧幕,观众对影片中的舞会场景都会记忆犹新:小提琴即兴伴奏,男女面对面各成一列微笑注视着对方,随着音乐移动换位,整队舞步一致,相当壮观。这种舞蹈音乐活泼轻快,节奏鲜明,舞步相对简单,没有现代交际舞的暧昧,多了一份理智,充满了纯真和浪漫的气息。这就是极具英国特色的民间舞蹈:英国乡村舞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