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剧名角     
《滇中文化》2007,(4):52-53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被誉为“四大名旦”。  相似文献   

2.
京剧旦角,著名表演艺术家。原名焦淑贞,又名李雪莹,满族。出生北京。1933年考入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师从王瑶卿、吴富琴、律佩芳、尚小云等学戏,工旦角。与侯玉兰、白玉薇、李玉芝并誉为“四块玉”。1940年毕业后组织“如意社”,自任社长并担任主要演员。1941年春节首次来沪演出,连演36天,场场爆满。此后拜赵桐珊、梅兰芳、苟慧生、于连泉等为师。1942年起,先后参加马连良的“扶风社”、李少春的“起社”和周信芳的“移风社”,  相似文献   

3.
梅兰芳是中国杰出的京昆旦角表演艺术家,享有国际盛誉的戏剧大师.他在5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勇于革新,精心塑造了众多优美的妇女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他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他还是最早将京昆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先行者.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中占有承前启后的显著位置,成为中国戏曲艺术体系的代表和标志.  相似文献   

4.
“梅兰芳金奖大赛”是当前中国艺坛一次高水平的大赛,是继两年前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之后,中国京剧界又一次盛大的活动,是当代京剧艺术家和数以千万计的热爱京剧艺术的观众共同创造的一幅杰作.它将在中国京剧艺术发展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5000年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舞台上的缩影和结晶.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京剧艺术家,不倦地吮吸着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不懈地吸收着中国戏曲艺术800多年积累的精华,经过几代人的艰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4年12月27日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时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倡导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江泽民说,京剧是我们民族艺术的瑰宝。新中国成立以后,梅兰芳、周信芳等一代京剧艺术家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使  相似文献   

6.
72岁的张君秋是我国京剧艺术界硕果累累的老艺术家.他工青衣(京剧中的女角色),男演女.在1990年,年已古稀的张君秋竟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年演出的开幕式上,扮演了一位三国时期(公元220—280)新婚燕尔的年轻郡主孙尚香,被中国观众当作一件隆重的盛典来对待.早在1919年,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首次出访日本,继而访美、访苏,已经把京剧男旦特有的婀娜身段、俊美的扮相、美妙的歌  相似文献   

7.
梅兰芳(1894-1961)这个名字与中国京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报刊上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20世纪没有梅兰芳,中国京剧会是什么样了?梅兰芳一生致力于京剧艺术并同其他京剧老一辈艺术家合作编演了《霸王别姬》、《西施》、《洛神》、《宇宙锋》、《太真外传》、《凤还巢》等十余出精彩纷呈、流传至今的梅派名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梅兰芳表演体系。梅兰芳作为京剧艺术的一代宗师,他的表演和艺术创作反映了中国传统古典艺术的思想原则,其辉煌的艺术成就不仅影响和培育了几代戏曲表演艺术家,而且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京剧院成立于1960年,曾排演过田汉先生创作改编的《白蛇传》、《谢瑶环》和本院改编的《通天犀》、《盗御马》、《战洪州》、《盗库银》等优秀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还创作、改编和演出了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孔雀四、(多沙阿波》、(黛诺)等剧。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演出剧目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戏剧界誉为“全国京剧界的一支劲旅”。新时期以来,该院在艺术上又有新的建树。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主演、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京剧艺术片(铁弓缘),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该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  相似文献   

9.
最负盛名的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1894-1961),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从艺术到为人等各个方面,都让戏曲界内外的人敬服。总括他的德艺双馨,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艺术上真知灼见艺术家,多是精心于改进革新,从不保守的;否则成不了艺术家,更难成为一个艺术流派的创始人。梅兰芳先生不仅具有艺术家这样的共性,而且在艺术见解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在改革创新方面先人一步。所以梅先生的艺术,可以代表中国的京剧艺术乃至整个戏曲艺术,可以形成体系。早年,京剧没有时装戏,梅先生于1913年起便相继演出了根据北京实事编写的时装戏《…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戏曲学校优秀的京剧梅派青衣教师。生于安徽桐城,少年时期就酷爱京剧,初学老生,入复旦大学就学后改学青衣,担任复旦大学京剧社的总干事,礼聘了当时富连成科班老前辈梁喜芳、律喜云来社任教。1928年他在学校体育馆初演“玉堂春”,因嗓音酷似梅兰芳,响堂和力度胜似尚小云,使内外行大为震惊。1930年毕业后,在南京盐务署任文职,1932年秋天与著名国画家谢稚柳联袂北上访梅,由同学引见,到北京梅宅拜访,梅兰芳与他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2008北京奥运会,体现“人文奥运”精神,营造和谐欢乐的社会氛围,文化部于3~10月,在北京、青岛、上海、香港等6地组织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上海《中华鼓舞·龙之声》、芭蕾舞剧《花样年华》、话剧《商鞅》、越剧《红楼梦》、儿童剧《田螺姑娘》、昆剧《班昭》、京剧《孙悟空大战盘丝洞》7台剧目受文化部邀请分别在北京天桥剧场、梅兰芳大戏院等剧场演出。  相似文献   

12.
我采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老先生时,适逢他在家中与《火烧赤壁》音配像剧组的两位导演讨论剧本。年逾古稀的袁老身体健朗、精神里拣、思路敏捷。我们是从振兴京剧的话题谈起的。袁老满怀深情地回忆起他自幼学戏及其后来登台演唱的情形。他告诉我,五十年代初,他的老师曾十分羡慕地说他“赶上了好时代”!那时,在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他和京剧界同仁排演了《将相和》、《野猪林》、《夜奔梁山》等一批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编历史剧。那是京剧创作和演出的一个鼎盛时期!袁老十分感叹地说。今天,为了振兴京剧事业,倡导高雅…  相似文献   

13.
京剧在中国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是最为完整、最具影响的中国戏曲剧种,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的传统舞台表演艺术_京剧的内容多以演绎中国历史故事为主,如《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三岔口》等,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近年来,京剧在移植国外题材内容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如根据意大利著名歌剧改编的京剧《中国公主杜兰朵》,在中国和意大利演出均获得很大的成功。如今,被称为“北京歌剧”的京剧受到愈来愈多国外观众的喜爱,许多外国朋友前来中国学习京剧。京剧有哪些特点,成为一名京剧演员需要哪些条件,在中国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14.
我虽然住在东京,但至少每年来一次中国,其动力主要来自于我对京剧的喜爱,今年初,我高兴地接到我的朋友──南京市京剧团张建强和王善平的邀请,参加江苏省第二届戏剧节。我想在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一星期的假期是再好不过的了。京剧,始终是我最喜爱的。我很遗憾这届戏剧节没有京剧演出的安排。但当我了解到这届戏剧节将以各种风格的现代地方戏为特色后,我的遗憾很快就消失了。我读过有关这些剧种的介绍文章,但从未看过表演。它们是否对我有和京剧一样的影响?对我来说,传统戏剧所具有的魅力主要是它能用高度程式化的表演来表达深刻…  相似文献   

15.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文化部戏曲艺术服务中心协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长庚诞辰185周年纪念演出活动于1996年11月18日至对日在北京举行。程长庚先生素有“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之称,是京剧形成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继承了徽班兼容并蓄的传统,将徽调、叹调和昆腔等多种声腔融于一体,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举办这次纪念演出活动,旨在借鉴历史经验,回顾和总结京剧艺术发展的道路;开拓京剧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不断促进优秀剧目和优秀人才的涌现,并以此推动整个戏曲事业的更大发展,宏扬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一对儿真人般大小、神采熠熠、栩栩如生的京剧人形——项羽和虞姬,作为京剧大师梅兰芳代表剧目《霸王别姬》中的主要人物,由天津钟鸣京剧人形创作室制作完毕并被运往德国第二大海港——不来梅市,于中国“狗年”春节之后在其修葺一新的“海外博物馆”进行展示。其实,此番并非京剧人形首次踏出国门。自这一艺术品种面世以来,便先后在波兰、巴西、捷克、德国、日本等国家轮番展示.所到之处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所不同的是.这次赴德国的展示属于永久性“定居”。  相似文献   

17.
一个德国小伙子的梦您知道吗?京剧《夜莺》,这出中国戏曲学院不久前演出的新戏,曾是卡斯股·贡德曼——一个德国小伙子的梦。这出由卡斯腾·贡德曼编剧及作曲的京剧一经在北京上演,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时间,记者的追踪采访,报纸、电台的宣传报道,使这出不为人所知的戏一下子升温,产生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在民族文化宫每天演出结束后,台下的观众都久久不肯离去,热烈的掌声饱含着观众对演出成功的由衷祝贺。“编剧及作曲是一位德国小伙子卡斯膝·贡德曼。”“还真不错。”“不容易。”观众一面以热烈的掌声回应谢幕,一面高兴地交…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戏曲学校是一所培养中国戏曲艺术人才的专科学校,于1952年在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人积极倡导和扶植下建立.40年来,它继承了戏曲“科班”的训练传统,并积极吸收现代教育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管理体制和训练模式,在培养戏曲艺术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50年代起,该校先后开设了京剧、昆曲、评剧、曲剧、杂技、木偶、歌舞以及舞台美术设计等专业,为社会输送了1700余名各类舞台艺术人才;其中重点学科的京剧表演专业,就培养了500余名毕  相似文献   

19.
梨园剧场     
在北京,来观光的外国游客都知道有个梨园剧场,都要来这里看京剧。梨园剧场“一年四季,每晚有戏,专演京剧”,在京城可谓独此一家,满足了来京外宾的“登长城,吃烤鸭,看京剧”的三大愿望,深受游客欢迎,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也慕名前来。梨园剧场位于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和前门饭店共同创建于1990年,内设京剧茶座,有千余座位。梨园剧场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为宗旨,6年来演出2200余场,平均上座率达70%以上。来梨园剧场看戏的多为外国游客,为了让他们领略京剧艺术的魅力,北京京剧院精心挑选了50多出剧目,以节奏快…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初冬,海河之滨的天津城笼罩着浓郁的京剧艺术氛围,街头悬挂的形形色色京剧脸谱展现出国粹风采,6家剧院连台好戏锣鼓喧天,海河两岸沿线搭台的票友清唱、彩唱引来戏迷云集,与京剧相关的展览与联欢热闹非凡,构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京剧风景线。这座古时“天子之津”的华北名城迎来了中国京剧史上空前的盛大节日——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这是200年前徽班进京孕育出京剧以来的一次展现京剧艺术风采的盛会,是继1990年举行的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活动、1994年底到1995年初举行的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之后的又~次振兴京剧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