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兴趣是维系观众与新闻节目的纽带。从传播学角度讲,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传播者不可能将内容强加于人,而受众也不可能一味接受。他们会依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地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和取舍。如果某一新闻引不起受众的兴趣,那么它就发挥不出新闻价值,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而  相似文献   

2.
梅松武 《新闻界》2006,(1):24-25,27
笔者曾在《新闻界》2001年第五期《从新闻创新看新闻价值》一文中首次提出新闻价值“能量说”,引起学术界关注。当时,笔者主张对新闻价值定义应该回到新闻求“新”的本能上来——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激发出来的适应社会创新需要的能量。笔者认为,传播者和受众对新闻价值的追求正是新闻创新和新闻传播的“动力”所在、“能量”所在;传播者和受众的新闻价值观表现为一种知识力量,也可以通过新闻创新和新闻传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正是这种转化表现出一种巨大的“能量”。在这里,笔者想从新闻价值看记者的价值这一角度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当前,报纸文风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新闻战线》就如何改进文风进行讨论,很有必要。本文试从报纸的宣传意图与新闻价值的关系切入,探寻当前报纸文风问题的解决途径。报纸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大凡拥有者,使用目的莫过于传播自己的宣传意图。然而,传播与受传间相互存在客观规律,传播者的主观宣传意图,只能凭借接受者对传播内容的客观需求来实现传播,其间的客观需求就是新闻价值。受众主动从报纸上接受的是自己欲知而未知的新闻,而并非传播者的宣传意图。从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关系可以看出,传播者的宣传意图,犹如被承载的货物,新闻信息恰似承载的车…  相似文献   

4.
在价值论的视野中,新闻事实是传播者的价值客体而不是受众的价值客体,传播者要对事实负责,要对新闻失实承担责任。作为传播者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新闻事实是传播者手段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其他价值客体,更不可能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价值客体是新闻信息,而不是新闻事实。因此,新闻价值的高低,与新闻事实本身价值的正负没有对应关系。重大负面事实与重大正面事实一样,其信息都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5.
受众接受: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力  何卫东 《新闻界》2004,(2):32-33
新闻价值实现是新闻价值要素以及这种价值要素对社会需要的最终满足,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新闻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要素;其二,新闻信息的价值要素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其三,新闻信息对社会的满足,关键在必须获得新闻受众的价值认可,即受众接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总是把新闻价值实现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首要目标,并把这一目标的落实细化到各个传播环节。然而我们知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环节(包括记者采访、编辑制作、物媒传播等子环节),只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前流程”,继其后的还有一个以新闻信息的消费者为中心的“受众接受”环节,它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后流程”。传播环节和受众接受环节的合力作用共同为新闻价值的最大实现提供了可能。在今天.传播环节作为新闻价值实现的重要维度的作用已经受到传播者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受众接受环节,人们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受众接受,是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它贯穿于整个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受众接受程度在最大的意义上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实现及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6.
传播价值关系与新闻价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者与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主体,他们各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并在传播活动中生成不同的价值关系.但在新闻价值理论研究中,不少论者把传播者与受众视为同一主体,把传播者为主体的传播价值关系,混同以受众为主体的新闻价值关系.这种模糊认识既造成了新闻价值理论的混乱,也削弱了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正确认识传播者与受众形成的价值关系,不仅有利于澄清某些错误认识,也有利于深刻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矛盾产物,它作为一个新闻现象和心理现象,广泛而长久、渐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效果。它可使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值为零或负值,即产生零效果和负效果。作为传播者都在努力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克服这两种效果的产生,但还是避而难免。原因何在?本文试从新闻传播学、心理学和信息学角度予以分析,并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 受众逆反心理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逆反心理属于态度范畴,是个体对外界态度的一种持相反方向的反应,是受众在接触、接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与传播者…  相似文献   

8.
受众逆反心理,是一种逆传播者主观意图,与传播目的相悖的心理活动。其表现为不满、反感、怀疑、抵触乃至否定、排斥,致使传播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新闻界一些同志只是把它视为消极有害的心理活动,而很少从积极的方面来认识它的作用。当前,深化新闻改革的实践已将许多新的课题推到人们面前,诸如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变革,传播规律的探讨,表达形式的创新等,都需要我们重视受众心理研究。本文拟从受众逆反心理探因,考察逆反心理与新闻改革的关系问题。受众逆反心理的起因新闻产品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能否实现传播者的目的,取决于受众心理。当代受众对新闻报道有着强烈的自主选择意识。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的主打新闻栏目“中国新闻”从1992年10月1日开播以来,迄今已改版十次。 纵观“中国新闻”的十次改版,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一条贯穿其中的指导思想主线,这条主线就是“中国新闻”栏目日趋成熟的传播理念、编辑方针——以追求最佳传播效果为最终目的,实现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四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科学地把握对外传播与对内宣传的共性和差异,并从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两个方面着重体现这种个性差异,紧紧地抓住海外观众的需求、兴趣、文化观念、民族心理和收视习惯等方面的特点,不断地提高对外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接受新闻传播对绝大多数受众来说,不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自主的行为,有很大的选择性。如果受众对传播毫无兴趣,就可能不注意它,即使注意也不会持久。因此,符合受众的兴趣,对于新闻传播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受众的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新闻信息的特征所引起的,但也和受众自身的状态,如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的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外界刺激的影响下,由于受众自身的状态不同,无意注意的情况也就不同。因此,新闻传播引起受众的注意不仅取决于新闻信息的特征,而且也取决于传播内容和受众的关系。近年来,我国许多新…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是为着让受众接受而采写、而传播的。新闻报道的受关注度,是指它在面世后受到受众关心、重视的程度。有些新闻报道刊播后无人关注,这很难说收到了传播效果和实现了其价值。 新闻报道的受关注度,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如果新闻报道的内容符合受众的需要,那末,他们就会主动关注新闻事实和新闻信息,新闻报道的受关注度就比较高。相反,受众就不可能表现出对新闻报道关注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观众也是新闻传播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众是新闻节目生存发展的前提。没有了观众,新闻就不能完成其传播过程,新闻价值也无从实现。观众研究是事关新闻节目的定位,样式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传统的受众理论常常把观众和受众混为一谈,把观众研究等同于受众研究,把观众直接叫做受众。它强调要对受众进行  相似文献   

13.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门槛,往往是具有专业身份的传播者负责传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进入自媒体时代,受众与传播者角色不再固定,受众也可以与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一样,通过例如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介发布信息而成为新闻传播者,传播者角色不再垄断,新闻媒体的传播地位受到挑战,媒体发展的重点由"我要传播什么"改变为"受众想要接受什么",新闻传播格局由"传者天下"进入"受者天下",受众成为新闻的起点与归宿,民生新闻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王倩 《青年记者》2006,(9):62-63
新闻选择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它是指人们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传播内容进行的搜寻、比较和确认。按照主体和内容的不同,新闻选择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传播者在采写、编辑阶段对事实和稿件的选择,二是受众在新闻阅听阶段对作品的选择。其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趣味性是新闻的一个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价值的大小是与趣味性有关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传播的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增多,读者的视野也在不断地开阔、丰富。对一个读者来说,他的爱好和兴趣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报刊媒体的新闻的趣味性就越来越引起读者的重视,也就是说,受众不是毫无思...  相似文献   

16.
当前,经济新闻日益增多,受众口味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高,促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日益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更新经济报道的理念和方法。以受众为本位的经济报道理念新闻传播中涉及到的人可以概括地分为传播者、受众、被传播者和其他人,经济新闻传播亦如此。在经济报道中,传播者提供经济新闻,受众接受经济新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具有新的时代内容与传播内容,是能够对大众提供个性化的媒体。通过它,传播者与受众都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的交流,改善人们生活和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拥有更高的能力与素质。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工作者与受众,前者是新闻的传播者,后者是新闻的接受者。传者与受者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受众.接近受众,联系受众。如果不懂得受众心理.不了解受众的需要,传者就会脱离受者。新闻传播就会无的放矢。笔者就当前新闻文风中存在的脱离受众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闻编辑直接面向的是受众,受众的心理以及需求都影响着传播的效果。随着新闻受众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心态的变化,其心理接受也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受众的心理和眼光出发是新闻编辑创新的重要思路。本文在阐述受众与传播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受众心理的新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新闻编辑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遵循经济规律是实现财经新闻的社会价值的要求  新闻价值是新闻报道价值的简要表述 ,主要体现为新闻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从严格含义上看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与受众、社会之间的需求关系 ,表现为对受众和社会需要的满足。这一定义 ,揭示了新闻价值的真正含义 ,也揭示了新闻报道与传播的动力。显然 ,新闻价值不可能只由新闻报道者的意志体现出来 ,脱离接受者的权衡 ,单由记者判断 ,就无法真正认识新闻价值。既然新闻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 ,那么 ,研究新闻价值就得从剖析新闻与受众及社会关系入手 ,从新闻事实满足受众和社会需要的程度去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